诗经.《木瓜》课件(原创)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367778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经.《木瓜》课件(原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经.《木瓜》课件(原创)(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国学经典,诗经,1.性质: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名称和篇目: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存目311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故实有305篇。,这 6篇笙诗为: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1.性质: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 6篇笙诗为: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一、走进诗经,3.诗经的时代: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4.诗经产生的地域: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即黄河、长江、汉水、渭水流域。,5.诗经的作者: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绝大部分已不可考。,

2、一、走进诗经,1.风:即音乐曲调,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带有地方特色的民歌。15国风共160篇。,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用于典礼。按音乐不同,分为大雅(31)、小雅(74),共105篇。,3.颂:是宗庙祭祀时唱的赞歌,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共40篇。,5.诗经的分类,“诗”最初都是乐歌,只是由于古乐失传,后人已无法了解风、雅、颂各自在音乐上的特色了。,一、走进诗经,(1)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是一组周民族的史诗。 (2)农事诗 :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诗篇。 (3)征役诗 :颂记战功、叙写军

3、威、征夫厌战等。 (4)婚恋诗 :相恋与欢会、相思、相爱受阻。 (5)怨刺诗 :刺贪刺虐 刺昏刺暴,怨苦怨劳,怨不公不均。 (6)燕飨诗:宴饮之诗,6.思想内容,一、走进诗经,关于诗经,你知道多少呢?,诗经是我国 诗歌总集,原名 ,或称 ,实有篇目 篇,内容上分为 、 、 三类。,考考你,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吟诵木瓜,1.听读范文 2.自由朗读 3.全班齐读 4.配乐朗读 5.分小组读,本诗的意思你都理解了吗?,二、诵读经典,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投我以 ,报之以 。

4、 匪报也, ! 投我以 ,报之以 。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 ,报之以 。 , !,二、诵读经典,我来试背,1、齐声背诵,2、分组背诵,1、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木瓜”“木桃”“木礼”?2、你认为诗中的两位主人公是什么关系?3、作者在这首诗的三句话中,采用了相同的句式,只有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慧心解读,后世沿用了本文中的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成语或俗语吗?,三、拓展延伸,1、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桃报李,1、珍惜别人的情义。 2、懂得感恩,积极回报。 3、乐于付出,对人好,对社会好。,为什么能成功?可能是我对人好,对社会好

5、吧!(杨国强)俞敏洪大学四年为寝室同学打开水。,三、拓展延伸,1.历史故事“美齐桓公说”。 2.朱熹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威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朱熹认为这首诗是写男女相互赠答的。 3.崔述认为:“木瓜之施轻,琼琚之报重,犹以为不足报,而但以为永好,其为寻常赠答之诗无疑。” 4.方玉润明确指出:“此诗本朋友寻常馈遗之词,而序言美齐桓公也,词类绝不相类。”(诗经原始),四、名家解读,历史故事“美齐桓公说”。,春秋时,王霸争雄。时狄国较卫国强大,将卫国君打败,沿通粮河道而逃,被齐桓公相救。并封之以地,赠之以车马器服等。卫国人十分感激,于是作歌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实则卫国君此时无力以报,只是表示永远与齐国相好之意。故卫国与齐国结成联盟。诗经对此曰:“木瓜,美齐桓公也。”即木瓜传齐桓公美名永芳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