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44937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性病麻风病防制工作总结南教育局课件(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健康概念,健康是指人们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健康素养小测试,1、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说明书上能否注有适应证( )。 2、药盒外包装上的“Rx” 和“OTC”分别代表( )药。 3、建议成人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为多少克( )。 4、成年男性一天50的白酒饮用量不能超过( ) 。 5、妇女怀孕后至少要进行( )次孕期检查。 6、平均每天摄入( )种以上食物,每周( )种以上。 7、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 )克。 8、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 )三种途径传播。 9、成年人平静呼吸( )次/分,心率( )次/分。 10、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 ),舒张

2、压( )。,什么是传染病,指能够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和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人 人 动物 人,流感、水痘,禽流感、狂犬病,传染病的特点,1、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致。2、有传染性。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免疫性。,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空气飞沫、血液。3、易感人群:即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感染过麻疹的儿童。,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病人 携带者 受感染动物

3、,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 血液 水 食物 医源性 垂直 媒介 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经济 政治 文化 宗教 风俗,自然因素,气候 地理,主要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尘埃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 的传 染病,如麻疹、流感、水痘等2、水、食物、苍蝇以肠道为进入门户的传 染病,如菌痢、伤寒等3、手、用具、玩具 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 播,如手足口病4、虫媒 传播 蚊子、跳蚤等,如乙脑等5、血液/体液 见于乙肝、艾滋病等6、土壤被虫卵、芽孢等污染时,成为传播 途径。,2018/10/29,11,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1、学校的特点相对封闭人群聚集 容易相互传播接触面广 (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

4、病的传播) 2、学生的特点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 (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是儿童与青少年 ),容易受传染,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3、其他原因 一是与学生寒暑假活动有密切关系,寒暑假学生返校可能将外地的传染源带到本地和学校,在学校中造成传播和引起社会上更广泛的传播。 二是与学校卫生基础设施有关。如果学校卫生状况差、设施简陋、管理不严则容易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主要是指在学校及其周围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其他引起的严重影响

5、师生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分级,校内与学校所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学校所在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与非食源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食物中毒2、非食源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按严重程度区分为四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一般(级)。,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点,突发性:它在发生前经常是无任何先兆或者先兆不明,令师生猝不及防。 传染性:学校人员密集,交往频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染病可在师生中相互传播,使更多师生的健康受到损害。 群发性:在短时间内,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同时或相继出现相同或相似临床表现的病人,且人数和范围不

6、断增大。 低龄性:中小学生人数众多,是低龄化的群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均不如成人,常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损害的程度也会更重一些。 危害性:会对师生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损害 社会性:处置不当易导致社会问题,学校流行传染病的情况,1、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80%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 2、我国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流行事件中,前5位病种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 3、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是45月和1011月。 4、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简介,三,二,流行特点,病种介绍,采取措施,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主要症状,

7、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流 行 性 感 冒,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流 行 性 感 冒,易感人群: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流 行 性 感 冒,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

8、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流行性感冒,水 痘,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水 痘,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

9、底更少。,水 痘,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水 痘,风 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通过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风 疹,主要症状:以低热、上呼吸道炎症、全身散布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风 疹,预防措施:预防风疹最可靠的手段是接种风疹疫苗。在春季风疹高发期,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影院等地,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增

10、加户外活动,加强体育锻炼,讲究个人卫生。,风 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 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传播途径:病人作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传染性强。,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 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痊愈。接种腮腺炎疫苗(麻腮风疫苗)。,流行性腮腺炎,麻 疹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流泪、流涕、眼结膜充血,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等。

11、 传 染 源:病人。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以1-15岁儿童为主。预防措施:接种麻疹类疫苗为主。,肺结核基本知识,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2、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3、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手足口病,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密切接触传播,多发生5岁以下幼儿 潜伏期:37天 临床表现:1发热: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2出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

12、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典型手足口病症状,狂犬病rabies由狂犬病毒引起 ,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 )。 主要传染源是带狂犬病毒的狗,其次是猫、狼等家养或野生动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35天及整个病期都具有传染性。人类主要通过被带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或伤口被带病毒的唾液沾污感染。人群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培训,采 取 措 施,发现病例,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等机构,登记密切接触者 做好医学观察,对物体表面、食具、 空气等进行消毒,经过一个潜伏期,无续发 病例可解除医学观察,做好卫生宣教工作,解

13、除管理、个别病 种需返校证明,符 合返校条件者凭 返校证明返校,保健老师督促及时复检,病例报告及管理流程,病人离校 就诊,学校如何预防传染病,1、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2、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传染病 4、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条例 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完 善 组 织,1、由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校医院、保健科、卫生保 健老师及班主任等共同参与。2、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普通高等 学校设校医院或卫

14、生科;城区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 和普通中学要在政府核定的编制内设卫生室,按照6001 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 校,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健教师。寄宿制学校必须建立卫生 室,并配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3、另外还应保证最低要求的硬件和经费的投入,如房 间、电话、体温计、消毒、注射、常备药品等,有条件的 应配备电脑并能上网。,明确职责,1、政府职责: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具 体职责,保证防病资金投入,合理编制人员;2、卫生部门职责:了解学校传染病疫情动态。要加强对学生 保健机构的业务领导和行业管理,定期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 执法检查和业务指

15、导;对医务人员要进行资格审查;3、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领导、制定预案、保证经费、建 立机构、落实管理制度。保证校医具有相应的卫生技术资质,并经 常参加业务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饮用水的管理,开展校内健康 教育。,各级各类人员工作职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人员编制、人员培训、经费投入、健康教育课时和内容的确定及相关制度的建立等,并督促学校执行;学校应有一名副校长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的人员、经费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与协调,并负责有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校医或卫生保健教师负责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协助学校领导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具体包括宣教、开健教课、收集和保存健康信息、负责与卫生部门沟通;班主任老师应积极配合校医做好健康教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协助开展健康调查和计划免疫,认真做好晨检,登记和报告缺课学生等;所有教师都有义务发现和报告学生的异常情况。,制度保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新生入学体检制度、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教师及服务人员体检制度、环境保洁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校卫生设施检查验收制度、食品卫生检查及相关人员责任制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