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层物理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层物理1-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层物理,主讲:江晨 石油资源系 ,石油,人类社会的血液、第一战略物资。 从20世纪60年代起,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上升到40%以上,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 自从此以后,它就成了人类政治、经济、军事、战略斗争的核心之一。 近百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为争夺石油而进行有/没有硝烟的战争,绪论,近年来,世界石油产量大致在32亿吨左右,1999年为32.276亿吨。18592000年全世界累积生产了约1210亿吨原油,70万亿立方米天然气。目前全世界生产石油的国家和地区共有80多个。1999年产量居前十名的国家是: 沙特阿拉伯 3.73 亿吨 1 美国 2.99 亿吨 2 俄罗斯 2.95 亿吨
2、 3 伊朗 1.73 亿吨 4 中国 1.60 亿吨 5 挪威 1.48 亿吨 6 墨西哥 1.47 亿吨 7 委内瑞拉 1.39 亿吨 8 英国 1.36 亿吨 9 伊拉克 1.33 亿吨 10,油层物理 绪论,一、学科概述,油层物理学:是以油气层为研究对象,用物理和物理化学的观点研究与石油地质、油气田开发有关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现象的科学。 为准确地认识油气藏、能动地改造油气藏、高效地开发油气藏提供可靠的基础参数和解释油气的微观渗流机理。,油层物理 绪论,二. 油层物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 油层的特性 油层中流体的特性 流体的运动规律微观渗流机理,研究对象: 油气层中的油、气流体 油气
3、储层油气流动的容器和环境,油层物理 绪论,三. 学科发展 起源:增加油气产量,有效地开发油气田。 1949年,美国麦斯盖特著采油物理原理 从油气水生产资料上升到理论; 1956年,前苏联卡加霍夫著油层物理基础 使油层物理从采油工程中独立出来; 1960年,斯坦丁著地下油气相态特征 引入物理化学观点、理论; 1977年,卡加霍夫等著油气层物理学 增加孔隙结构等新的研究内容。,油层物理 绪论,四、课程主要内容、安排及要求 1. 课程内容和安排 讲授内容:(42学时) 第一章 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 第二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特性 第三章 多相流体的渗流机理 实验内容:(6学时) 岩石比面测定 岩石孔隙度测
4、定 岩石渗透率测定,油层物理 绪论,2. 课程特点和要求 课程特点: 专业术语多、概念多 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知识多 涉及的其它基础学科知识多 要求: 牢固掌握油层物理的基本理论 牢固掌握油层物理的基本技能(实验、计算) 初步掌握科学地观察、分析油气田开发中的物理化学现象的研究方法,油层物理 绪论,3. 参考资料 洪世铎编,油层物理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 罗蛰潭主编,油层物理,地质出版社 张博全等,油(气)层物理,中国地质大学 与油气开发相关的各种刊物,要求: 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 课程学习做到四认真看书、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 通过该课程学习,提高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表达能力;,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一章,油层物理,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1章,1 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2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 3 储层岩石的渗透性 4 储层岩石的流体饱和度 5 岩石的胶结物及胶结类型 6 储层岩石的其他物理性质,本章内容,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1 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储层岩石,砂岩中含:砾石、砂、粉砂、泥等碎屑颗粒。粒径为0.1-2mm的碎屑颗粒称为砂 。,砂岩:指颗粒经胶结物胶结而成,砂含量50的陆源碎屑岩。,式中:Wi颗粒含量; wi直径为di 的那部分颗粒的重量,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一、岩石的粒度组成 1. 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 (1)概
6、念 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颗粒的含量组成。一般以 重量百分数表示,即:,粒度组成可定量表征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分布特征。,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 2)粒度组成测定 测定方法 筛析法 沉降法 直接测量法 光学、电学、薄片及图象分析法, 常规岩样(主要) 极小颗粒岩样(辅助) 极大颗粒岩样(辅助) 数量少、颗粒小、固结岩样等特殊岩样,方法选择: 依据颗粒大小和岩石致密程度。,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 测定原理 筛析法原理 分离: 称量: 计算:,用振动筛将粉碎的岩样分离成不同粒径(di)范围的颗粒; 用天平称出各筛中颗粒重量; 按 算出各筛中颗粒的百分含量,即得岩石粒度组成
7、。,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沉降法原理 岩石颗粒大小不同,其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v不同。通过测定各颗粒的沉降速度v,据斯托克公式可计算颗粒大小: 颗粒粒径: 式中:g液体运动粘度; g重力加速度; rs颗粒密度; rL液体密度。,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 测定结果 粒度组成测定结果分析表,平均粒径计算:,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 粒度组成平均粒径的计算 筛析测出的粒径代表某粒径范围内所有颗粒的平均大小,即平均粒径 。,式中: 粒级i的颗粒平均粒径; di、di” 与粒级 i 相邻的前后两层筛子的 孔眼直径。,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2. 粒度组成的表示 数字列表,
8、作图法,粒度组成分布曲线 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 求粒度参数,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曲线越陡,岩石颗粒越均匀,曲线峰越尖,岩石颗粒越均匀,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曲线位置不同,岩石平均粒径不同,粒度组成曲线可定性表征岩石颗粒的分布特征。,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3. 粒度参数 粒度组成特征的定量评价,评价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不均匀系数 a 分选系数 S 标准偏差 s,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1)不均匀系数a,评价标准:a 越1,颗粒越均匀,分选越好,不均匀系数a: 累积分布曲线上两个重量百分数对应的粒径 之比: ad60d10,式中:d10累积重量为 10 对
9、应的平均粒径 d60累积重量为60 对应的平均粒径,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2)分选系数 S,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3)标准偏差 s(福克、沃德方法),式中:f i-log2 di= log2(1/ di),评价标准:s 越小(越0),颗粒的分选越好。,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二、岩石的比面 1. 比面的概念,比面:单位体积岩石内,骨架的总表面积; 单位体积岩石内,孔隙的总内表面积。 SAV 式中:S岩石比面,cm2cm3,1cm; A颗粒或孔隙总表面积,cm2; V岩石外表体积(或视体积)cm3。,(1)定义,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用岩石骨架体积Vs定
10、义的比面Ss: SsAVs 用岩石孔隙体积Vp定义的比面Sp: SpAVp,岩石比面可定量描述岩石骨架颗粒的分散程度: 比面越大,分散程度越大。,(2)三种比面的换算,Sf Sp(1f)Ss,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3)比面的实质,比面是描述岩石骨架(颗粒)分散程度的指标。与粒径相比,比面更直观地反映出了岩石颗粒的分散程度。 反映单位外表体积岩石中饱和的流体与岩石骨架接触面积的大小。比面越大,吸附阻力越大。 反映岩石颗粒平均大小。,8个球的表面积:s8(2R)2 立方体体积:V(4R)3 立方体的比面:Ss/V2R 即:S1R,假设由半径为R的球按立方体排列组成一个边长为4R的多孔介
11、质立方体,则,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颗粒大小、分选、形状、排列方式 结构 胶结物含量 组成,一般,岩石颗粒越小,岩石比面越大。,(4)影响岩石比面的因素,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2. 比面的测定 方法:透过法(直接法) 吸附法(间接法),(1)透过法 透过法:据流体对岩石的透过性求岩石比面。 测定流体:常用空气 测定公式:,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式中: S岩石比面,cm2/cm3; f孔隙度,f; A岩心截面积,cm2; L岩心长度,cm; Q0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 cm3 /s; H空气流量稳定后的压差,cm水柱; m室温下空气粘度,mPas;,只要测出压差H和空
12、气流量Q0,即可用上式算出岩石比面S。,(岩心f 已知,A、L可测算;空气m 可查表),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2)吸附法 吸附法:通过测定吸附在岩石表面单层分子的吸附 量间接测算岩石比面的方法。 测定流体:常用氮、氪、氙等惰性气体。 测定原理:低温物理吸附原理。,(1)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估算 由高采尼方程: (K与S关系式) 式中:k高采尼常数(k2t 2),t 毛管迂曲度; f孔隙度,f;K渗透率,mm2;S比面. 若取t 1.4,则比面估算式为:,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3. 比面的估算,据f 和K估算 据粒度组成估算,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估算思路,(2)据岩
13、石粒度组成估算,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估算公式推导, 假设单位体积岩石中,有n 颗直径为d 的同等大小的理想圆球;每个圆球的: 表面积: sid 2 , 体积:Vid 36 设该球形颗粒组合的孔隙度为f,则单位体积岩石中的颗粒数量为颗粒所占总体积/每个颗粒的体积,即: 则单位体积中岩石的比面: Snsind 26(1-f)d,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 则单位体积岩石的比面:, 鉴于实际岩石颗粒不可能为圆球形,在上公式中引入颗粒形状校正系数C,则由岩石粒度组成估算岩石比面的计算公式为:, 实际岩石由不等大小的颗粒组成,仍假设其为圆球形,则第i 种平均粒径为di,含量为Gi的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第1章1节,适用范围 胶结疏松、颗粒磨圆度较高、不含或少含粘土颗粒的岩石。,式中:C颗粒形状校正系数,一般取1.2-1.4; f岩石孔隙度,f; di、Gi粒径及其对应的重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