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41460 上传时间:2018-10-29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课件_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护理,主要内容,病历资料,定义,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病因,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新进展,病 历 资 料,患儿 ,方家芹之女,48床,患儿因“哭声低弱伴反应低下1小时”系G2P1,孕32周,因胎盘早剥及脐带绕颈而剖宫产,Apgar6-8分,生后反应较差,哭声低弱,有呻吟,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口周及指端轻度紫绀而转入我科。入院时体温35,呼吸62次分,早产儿貌,轻度吸气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呼吸节律不规则,四肢肌张力减弱,吸吮、拥抱、握持、觅食反射均减弱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定 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系指因肺表面活性物质

2、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病 因,本病是因为缺乏表面活性物质(PS)所造成,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的原因有:早产:小于35周的早产儿型细胞发育未成熟,PS生成不足;缺氧、酸中毒、低温:均能抑制早产儿生后PS的合成;糖尿病孕妇的胎儿:胰岛素具有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延迟胎肺成熟;剖宫产:因其缺乏正常子宫收缩,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促进肺成熟,PS相对较少; 通气失常:影响PS的合成肺部感染:型细胞遭破坏,PS产量减少。,临 床 表 现,出生时可以正常,也可无窒息表现,通常在出生后2-6小时内出现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

3、表现青紫,呼气性呻吟,呼吸浅表,节律不整,吸气时胸廓凹陷,出现鼻翼煽动,肌张力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降低,早期无啰音,以后可有细小水泡音,治 疗 要 点,根据患儿情况可予头罩吸氧、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吸氧、 气管插管、机械呼吸,将肺表面活性物质从 气管插管中滴入,依血气分析结果 采取相应措施,1.纠正缺氧,2.替代治疗,3.维持酸碱 平衡,Reality,该患儿入院后3小时行气管插管吸痰后 给予固尔苏240mg气管内滴入,该患儿入院时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轻度 呼吸性酸中毒,未发生电解质紊乱, 医嘱给予面罩吸氧,改善通气,4.支持治疗,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该患儿在整个病程中均得到有效的 液体和营养的供给

4、,如给予早产儿奶 按需喂养,输液泵补液对症治疗,该患儿入院后给予鼻导管吸氧后予以面罩 吸氧根据缺氧程度调整吸氧浓度直至 缺氧症状改善撤离面罩,P I O,P1.自主呼吸受损与ps缺乏导致的肺不 张、呼吸困难有关 I 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头偏向一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 (2)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 (3)遵医嘱给予药物静脉泵入,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滴速,保持输液通畅 (4)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病情,注意面色和呼吸,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O 患儿呼吸改善,在未吸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P I O,P 2.体温过低 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I

5、措施 : (1)入院后即给予辐射台复温,体温正常后置暖箱保暖 (2)每2h监测一次体温,根据体温调节箱温 (3)维持室温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肤温在3637 O 患儿在暖箱外体温仍能维持在36.537之间.,P I O,P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允、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 I 措施:(1 )遵医嘱给予早产儿奶合理喂养,选择合适的奶嘴(开始量510ml,每天隔次增加量510ml,每隔23h喂一次) (2)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测量体重 (3)监测末梢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4)遵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能量 O患儿在生理性体重下降期后体重增长,吸吮良好,未发生低血糖反应,P I

6、 O,P 4.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I 措施:(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患儿先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 (3)严格做到一人一物一用一消毒 (4)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 O 患儿病程中未发生感染.,P I O,P 5.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I 措施:(1)遵医嘱进行光疗并做好相应护理,监测胆红素浓度值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 (3)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促进胆红素排出 (4)注意保暖,供给

7、营养,及时纠正酸中毒和缺氧,以免加重黄疸 O 患儿黄疸症状减轻,无胆红素脑病表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护理进展,1.给药前 的护理,1.药物准备从冰箱内取出PS 后置于控温的水浴中逐渐温化至37,急用时也可置手心中捂热35min,并用注射器抽吸药液。 2.患儿的准备 (1)保暖 :置患儿于远红外线复温台 (2)镇静:按医嘱在给药前用镇静剂使患儿安静,减少或避免滴药时烦躁引起药液反流或喷出,导致低氧血症发生 (3)呼吸道准备:给患儿肩颈下垫好折叠的小毛巾,打开气道,常规吸尽口、鼻、咽部分泌物 (4)正确气管插管和固定导管:根据患儿胎 龄、体重选择合适内径的气管导管,2.给药中的护理,1.

8、给药时机:尽可能早的给予外源性PS 2.给药方式选择: (1)多体位非密闭式给药法: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通过气管插管分左侧、右侧、头低脚高、平卧位四个体位,每个体位缓慢注入所需要量的14 (2)仰卧位正压给药法:置患儿仰卧位,用5ml注射器抽取药液后接5号头皮针,用碘伏消毒气管导管近口段外侧壁后刺人,边匀速缓慢滴人,边气囊加压给氧,给药时间1530min,药物滴完后迅速拔出针头用胶布贴好气管导管的穿刺处以防漏气 (3)雾化吸入给药法: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及上呼吸机的时间等优点,3.给药后的护理,1.保暖: 用药后患儿应置暖箱保暖 2.体位护理:给药后6h取仰卧位,并将头部抬高30度,6h后改变体位,有利于肺循环和肺扩张,并减少压疮 3.观察病情变化: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外,对于使用机械通气患儿,还应观察有无自主呼吸、有无人机对抗及呼吸机管道的护理 4.气道管理:注药后6h取仰卧位,勿翻身、拍背、吸痰,除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症状,吸痰时间可推迟1224h后,吸痰时吸痰管插入深度不超过气管插管终端,严格控制吸痰的时间,避免刺激患儿出现咳嗽反射 参考文献:临床护理杂志2010年4月第9卷第2期,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