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32553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5 5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星空的联想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课前查询资料了解宇宙特点,相互交流启发想象,通过欣赏一些科幻片,开拓学生思路。2、指导学生用刮腊的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创作出有个性特点和形式感的星空图。3、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难点:能否运用新技法作画,教具准备:科幻片、蜡笔、墨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过程:1、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对星空的理解与想象,比一比谁了解的知识多?谁的想象力丰富?让学生根据自己星空的理解与想象,交流表现它的设想。2、让学生欣赏科幻片,进一

2、步了解星空的特点,揭示它的秘密。二、课堂教学:、教师示范先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图纸上画出不规则的色块,然后用墨汁盖过一遍,最后再用美工刀刮出美丽的图案来。2、强调在作业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图案的变化和美工刀的刮法。三、布置课堂作业:、鼓励学生打破常规的构思,描述自己在星空中的形象与动态。2、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作画。3、要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用点、线、面表现形式来创作有新意的画面。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创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与构思进行交流。课题:有趣的鞋子学校:江头中心小学教师:陈辉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

3、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教学准备: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纸鞋子一双、录相一段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师生问好)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 (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二、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

4、,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

5、子,如用橡皮泥、布等。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五、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 (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立体造型的构造方法及简单的构造原理;是否熟练的运用“团” “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培养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

6、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学目标: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认知领域: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的小艺术品。体味立体造型艺术的特点和方法。操作领域:用彩色皱纸做各种蔬果和动物。也可用泥做各种点心。课前准备: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运用各种纸张制作的纸立体造型作品(以团包的制作方法为主) 。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

7、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便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欣赏与分析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造和原理。讨论: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二、观察与尝试观察:师示范用皱纸包装一棵蔬菜,说说用了那些方法做出来的(团、包、 )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三、实践与操作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归纳提示:可以采用揉、捏、弯、折等方法将皱纸“团”成各种形状,再将皱纸在外面“包”一层将造型固定。制作时要先观察分析,抓住事

8、物的外形特征。如老鼠的外形特征是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细长。需要分开来做再粘贴时要注意: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师做适当的示范)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团包的造型最多,最美。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四、评价与反思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五、延伸与拓展: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内。学生用旧报纸制作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在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颜料涂上不同的颜色。电脑美术枋湖中心小学林旭泉学习领域:设计

9、应用、造型表现。课时:1 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 windows 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2、指导学生采用 windows 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四方连续纹样。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采用 windows 画图程序创作一幅四方连续纹样。教学难点: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课堂教学:一、复习导入:、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

10、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二、发展阶段、教师示范: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创作方法。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4、学生创作。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有独特情趣的四方连续纹样。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5、学生作业品评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三、收拾整理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

11、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四、课后拓展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装饰自己的小房间或教室。五、教学反思:4 设计的自行车厦门市乐安小学朱少冰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自行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图片。第二课时根据所设计的图案制作自行车。教学目的:、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

12、形成创造性的构思。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教学难点: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教学学具: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检查用具三、欣赏与探索:、展开作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生:思考,讨论、回答。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都有车头像T 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2、再次欣赏中的自行

13、车,进行讨论、交流:(1)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 (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2)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四:授新、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

14、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五、布置作业: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六、设计与制作: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七、展示、评价、反思:、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八、拓展: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授新:、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

15、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2、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3、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三、作业要求: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五、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2、好在哪里?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大人国与小人国厦门市东渡小学黄克清课时:1 课时课型:绘画造型表现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创作能力。让学生认识大与小的概念,大小有相对性。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在想象、创作活动中,感受到乐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

16、解大与小的概念、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学难点:有想象的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学具准备:自带几件小玩具(小人、小车等) 、水彩笔、油画棒教具准备:几件小玩具(衣夹、小汽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师:讲述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2、师问真有大人国、小人国存在吗?学生答略3、引入: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三、新课教授、师问:在日常什么物体你会感到它很巨大?(小组讨论)学生回答:略。2、师问:汽车大吗?师出示一个玩具汽车再问这个汽车大吗?学生回答:这个汽车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3、导出知识要点:大与小是要有对比、比较的。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4、欣赏(课本范图)学生讨论:好大的衣夹 大虫与小人 大汉堡与小人 大口杯与小人大米与小人 大箩卜与小人师引导学生:这些画有什么奇特的想象。学生回答:把生活中小的事物夸张、变大。5、师启发学生想象:可以把你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大,或把你不喜欢的事物把它变小。6、师示范画:(步骤)(1) 、先想象,要把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