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323561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147 大小:6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感应知应会(医生)培训课件(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28,1,院感基础知识,医院感染管理部 2014年9月17日,2018/10/28,2,01,传染病,02,医疗废物,03,手卫生,04,感染暴发,05,制度及重点项目,目 录,06,提示,2018/10/28,3,第一部分 传染病,2018/10/28,4,传染病,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 国卫疾控发201328号 传染病管理制度 肺结核病例报告转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 三级防护 职业暴露处置流程,2018/10/28,5,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医护人员为疫情报告人。 2、发现甲类和乙类中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时,2h内向感染管理部和医务处报告(节假日

2、报告总值班)。感染管理部(总值班)立即向院领导报告。发现其它传染病病人时,24h内报告感染管理部。 3、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部和医务处报告(节假日报告总值班)。 4、对传染病患者信息保密。 5、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2018/10/28,6,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2018/10/28,7,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全员),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2018/10/28,8,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乙类传染病包括: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3、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018/10/28,9,传染病种类及上报时限,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2018/10/28,10,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 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 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 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10月28日D:我的文档桌面护理院感知识培训(一)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doc,国卫疾控发201328号,2018/10/28,11,传染病管理制度,(1)首诊负责制,首次诊断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后按要求报院感部,杜绝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2)填卡错误时,报告人应进行订正报告。已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并报告。,2018/10/28,12,传染病管理制度,(3)院感部查错、查重、订正后进行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卡保存3年。 (4)传染病暴发趋势,应立即报告院感部/总值班。 (5)纳

5、入质控,不规范的科室及个人进行扣分处罚。 (6)每季通报医院发现及传染病上报情况。,2018/10/28,13,肺结核病例报告转诊流程图,注:患者在其它疾病诊疗过程中发现患有肺结核时,可持转诊单到市五院就诊,也可由我院诊疗基础疾病的同时,由医务处联系市五院进行肺结核会诊。,接诊或管床大夫询问病史、查体、实验室检查 或影像学检查确诊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医生填写传染病 报告卡、转诊单 ,登记,24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 卡提交医院感染管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 进行网络直报,转诊单(三联),第一联交病人到市 结核防治所门诊就诊用,第二联、第三联 交医院感染管理部,2018/10/28,14,传染病预检分诊流

6、程,来院病人及陪同人,预检分诊处测体温,非发热、非感 染性疾病病人,发热病人(发放口罩、检查 X线胸片)、感染性疾病病人,普通门诊就医,感染性疾病科 医生进行排查,排除 传染病病人,确诊或疑似 传染病病人,定点医院,医学留观,留在医院指定地点,解除观察,转至相关科室继续治疗,2018/10/28,15,标准预防措施标准操作规程,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2018/10/28,16,(一)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

7、论其是否带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 1、摘除手套后。 2、接触两病人之间。 3、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它病人时。,2018/10/28,17,(二)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带手套,同一病人需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2018/10/28,18,(三)口罩/面罩/隔离衣。 在所进行的操作有可能产生血液或其它体液喷溅时应戴面罩、口罩、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2018/10/28,19,(四)适当处理污物。 被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它病人、重复使用的医

8、疗仪器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的消毒灭菌。,2018/10/28,20,(五)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前,清洁环境表面(包括病人床及床旁仪器的消毒时),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六)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污染衣物及微生物的传播。,2018/10/28,21,(七)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操作时针头套不重套,当必须重套时应用仪器而不用手。针头不用手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它操作。一次性应用的注射器、针头、刀片和其它锐利物品应置于适当的防水耐刺的容器内,该容器尽可能的被置在工作处。需重复使用的尖锐器械也应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至再处

9、理部门。,2018/10/28,22,(八)容器、复苏袋或其它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 (九)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2018/10/28,23,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标准操作规程,一、隔离原则 1、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给予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2、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2018/10/28,24,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标准操作规程,一、隔离原则 3、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进行单间隔离。 4、受条件限

10、制时,同一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5、患者所产生的废物均为医疗废物。 6、患者出院后,对病房进行终末消毒。,2018/10/28,25,二、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接触性传播的隔离与预防。1、患者的隔离: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用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明的污染。,2018/10/28,26,2、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2

11、)进入隔离病室,必要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后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2018/10/28,27,3、物品使用及消毒 (1)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次使用后须消毒 (2)该患者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2018/10/28,28,三、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线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 1、患者的隔离: 应减少转运;当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2018/10/28

12、,29,1、患者的隔离: 患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并定期更换。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m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无条件治疗时,应尽快将病人转运至石家庄市传染病院进行收治,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 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2018/10/28,30,2、医务人员的防护: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物品。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2

13、018/10/28,31,四、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还应采用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2018/10/28,32,1、患者的隔离:无条件治疗时,应尽快将病人转运至石家庄市传染病院进行收治,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者病情容许时,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环境通风或严格空气消毒。,2018/10/28,33,2、医务人员的防护: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

14、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2018/10/28,34,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制度,1、一级防护:适用范围: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防护要求:戴一次性外科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必要时戴乳胶手套。,2018/10/28,35,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制度,2二级防护:适用范围:适用于留观室、传染病区的医务人员。防护要求:穿工作服、隔离衣、防护服、戴工作帽、戴工作帽、戴乳胶手套、穿鞋套、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2018/10/28,36,医务人员三级防护制度,3三级防护:适用范围:为病人吸痰、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的医护人员。防护要求:除了二级防护要求外,应戴面罩或

15、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保准的滤料)。,2018/10/28,37,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流程,局部紧急处理,报告,随访和咨询,评估及预防,2018/10/28,38,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一)局部紧急处理1、锐器伤伤口紧急处理:(1)将伤口周围血液挤出;(2)用流动水冲洗23分钟;(3)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必要时包扎;2、皮肤或粘膜暴露后的处理: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018/10/28,39,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三)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预防医院感染管理部(总值班)接到报告后请专家

16、30min内对职业暴露情况给予评估,写出会诊意见,对需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的暴露者,执行以下项目并尽可能在24h内措施到位。,2018/10/28,40,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1、根据暴露源的血源传播疾病种类开具乙肝五项、丙肝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等检查单送检。2、若患者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未知,立即给患者开具这些项目的检查单送检。,2018/10/28,41,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 标准操作规程,(二)报告报告科室负责人(主任或护士长),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填写职业暴露相关表格。,2018/10/28,42,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 准操作规程,3、患者情况已知,根据暴露者的检验结果进行以下处理: (1)患者HBsAg(+):医务人员抗-HBs10m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ug),于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ug);医务人员抗-HBs10m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暴露后2、4、6个月应检查HBsAg、抗-HB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