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

上传人:细*** 文档编号:583151 上传时间:2017-04-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人口计生局抓住流动人口春节期间回乡探亲这一时机,扎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专项活动,采取送政策、送药具和送服务等多项举措,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年初,计生局召开专题会议,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要求。2 月 6 日,区计生局在 业步行街广场举办“流动人口关怀关爱”大型宣传服务活动,设置政策咨询台,现场解读计生政策,向过往的人群发放湘粤流动人口信息全面对接湖南人可在广东享受办理新增服务科学育儿等宣传品 1200 余份,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同时,计生服务站专业人员搭台义诊,为育

2、龄群众和老人免费检查身体,宣讲健康知识,发放避孕药具 4000 余套;并邀请一批书法家,义务为流动人口和育龄群众书写春联,免费赠送春联 235 副。该局还采取进村入户走访的形式,到返乡农民工家了解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送去生活慰问品。对不返乡回家过年的流动人口,家里只剩下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的,各乡镇组织志愿者、爱心家长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让农民工在外安心。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卫生计生委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关怀工作的通知精神,针对我区实际情况,我局高度重视,召开计生办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关怀工作,并梳理了往年好的做法,

3、切实体现对计生特殊家庭的扶助工作。通过自查,具体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成立了由区人口计生局牵头、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自工作职能积极开展对计生特殊家庭的关怀工作,并将特殊帮扶工作纳入计生目标考核。以“创建幸福家庭”为依托,确立了失独、伤病残等特困计生家庭扶危济困项目,建立具体的实施方案,制定行之有效的帮扶政策,明确工作目标,使帮扶工作得到长期坚持下去。二、加强宣传舆论,动员社会关注一是各镇(街)在落实优惠政策中优先向他们倾斜,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二是在充分利用村居宣传阵地,适时向群众宣传计生特殊家庭扶助政策,通过宣传栏、文化一条街、印刷宣传品等形式,把党

4、和政府的关怀宣传到群众中去,引起社会的关注,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怀计生特殊家庭,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消除心理阴影,快乐的生活。三、强化措施,推动帮扶开展一是调查摸底。为认真落实国家特别扶助政策,每年初村(居)委会进行摸底、公示,镇(街)计生协初审,区计生协审查认定,责任到人,对符合条件应享受特别扶助的家庭,做到应享尽享。目前,共有 11 个家庭(17 个人)享受国家特扶政策。二是建立公益金制度。我区自 2006 年开始,建立了薛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通过财政拨付、社会筹集等方式募集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对独生子女(未婚)伤病残、意外死亡或者其父母伤病残、意外死亡等特殊家庭

5、,给予每月 50 元的救助,截止目前,全区共有120 个家庭享受公益金救助,2014 年发放资金 元。三是开展关怀慰问活动。对全区享受国家特别扶助的 11 个家庭和 7 个节育手术并发症患者给予关心关怀,每年春节区、镇两级到其家中走访慰问,了解其生活情况,为他们送去节日慰问物品。四、存在问题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现行的政策已满足不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生活需求。县关怀关爱工作总结2011 年,我县的志愿服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志愿者服务工作科的指导下,我县各志愿者组织在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对孤寡老人、农民工、未成年人、青少年和妇

6、女中的弱势群体与特殊群体作为教育和帮助的重点,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志愿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关爱空巢老人工作稳步推进在关爱空巢老人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建立了*县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在县文明办设立志愿服务工作科,成员单位包括了相关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以及各个志愿者组织。文明委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列入社会志愿服务工作重点项目,下发了*县“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为困难“空巢老人”捐款的通知,省级文明单位共为“空巢老人”捐款 15 万元。各单位组织志愿者以“一助一”或“多助一”的志愿服务方式,为空巢老人、

7、高龄老人、孤寡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二是建立空巢老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促使外出民工自觉履行赡养义务,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农民工,采取司法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动员社会捐款捐物,帮助家庭特别困难的空巢老人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充分发挥低保、社会救济金的效益,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空巢老人。全面普及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空巢老人参合率达 100%。三是建立空巢老人困难求助制度。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落实村组干部职责,调动广大群众互帮互助的积极性,引导邻居主动关心空巢老人的日常饮食起居。以村为单位,建立党员爱老小组,帮助空巢老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整合乡、村医疗机构技术设备

8、等资源,确保空巢老人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四是通过摸排建立辖区空巢老人基础台帐,做到底数情、情况明。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入户调查。通过调研,了解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在为老人提供全面服务的同时,注重针对不同层次老人的不同服务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五是通过电话问候、上门慰问、为老人读报、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为精神寂寞、有心理疾患的空巢老人提供心理关怀志愿服务,随时了解空巢老人的精神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使空巢老人摆脱孤独寂寞,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六是为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讲座,为困难空巢老人提供义诊、保健咨询等志愿服务。全县建

9、立医疗志愿服务组织 25 个,每年义诊 600 余次。七是通过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举办法律知识讲座、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为有法律纠纷的空巢老人提供司法援助。县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组织了法律宣传和服务志愿队伍,定期深入农村、社区进行法律咨询宣传活动,全年共组织宣传 260 余场。八是利用老年活动室、体育健身设施等,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体育、文化娱乐活动,组织大型的、系列的老年合唱比赛、老年文艺演出、老年健身健美展示及书画展等活动。引导空巢老人参与文体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家门,走向社区,融入社会,丰富和活跃了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县老年大学为依托,成立了老年自行车队,到全国各地进行活动。成立了老年书画

10、院,老年腰鼓队等,经常组织开展书画展览和腰鼓表演。九是推行干部挂帮空巢老人制度。组织开展“三联”活动,号召机关干部、党员与空巢老人结对子,以户为单位为空巢老人确定结对帮扶人员,不拘形式地进行帮扶,给寂寞的空巢老人送去温暖。积极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十是突出一个服务特色。围绕空巢老人的所需所求,志愿者通过定期上门、提前预约、集中活动等不同形式,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护理、家政服务、医疗护理、临终关怀、情感交流、法律援助、文化娱乐等特色服务。每周组织空巢老人到服务中心开展 2 次至 3次集中活动,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县开展空巢老人集中活

11、动 4000 余次,空巢老人志愿者上门服务 5000 多次,受到了老人们的普遍欢迎。二、关爱农民工工作效果明显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自今年 3 月启动,以“帮助他人、提升自己”为主题,以技能培训等内容为重点,从志愿者办得到、农民工有迫切需要的事情入手,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效果良好。一是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志愿服务。以拓展畅通转移就业渠道为目标,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技能培训、岗位推介、权益维护等方式,为农民工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有效服务,对准备外出务工的农民进行摸查,根据求职登记情况,把合适的岗位信息直接送到村、送到户、送到人。二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组织相关项

12、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志愿者,向广农民工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普及宣传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引导农民工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逐步提高法律素质。继续发挥好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作用,帮助调解等各种矛盾纠纷,减少不安定因素,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开展向农民工赠送法律图书、开办有关法律知识培训,组织志愿者开展以做案说法活动,选择涉农典型案件,向农民工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结合“三下乡”活动,经常开展各类法律下乡活动。我们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服务未成年人为重点,采取散发宣传单、个案帮扶、法制讲座、送法上门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共组织了大型

13、活动 12 次,服务人数达 10 多万人,收到了良好的服务效果。三是开展健康义诊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卫生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宣传卫生常识、健康常识和艾滋病防治等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培育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患的发生。四是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陪同留在农村的农民工子女做游戏、聊天交流等,和他们交朋友、做伙伴,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和愿望,促进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开展“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助学、情感关怀、生活扶持等方式,为困难农民工子女送上爱心。2011 年我县文明单位共为留守儿童捐款 12

14、 万元。五是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普及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向农民工宣讲社会礼仪、生活礼仪和职业礼仪等知识,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新要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环境、讲究文明礼貌,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结合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农民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三、2012 年工作安排2012 年按照洛阳市志愿服务工作的按排意见,做好志愿服务进农村进社区工作,为空巢老人和农民工提供更贴心、更有效的志愿服务,完善各项志愿服务制度,建立一支常态化的工作队伍,形成一套完整的服务措施。打造有特色、有

15、亮点的志愿服务品牌。1、制定年度志愿服务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发挥各单位各系统的优势,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除卫生、社保、法律、文化等行业外,交通、银行、住建、教育等部门也要发挥行业特点,积极发挥作用,为空巢老人和农民工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务,使志愿服务工作呈现出立体化的格局。2、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 一是网络体系。建立以县志愿者联合会部门志愿者协会/服务队及其他各类志愿者组织积极配合的三级志愿服务网络体系。二是工作体系。逐步规范全县志愿者的招募、注册、管理、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志愿者工作的规范化、正规化、制度化发展。三是队伍体系。逐步建立 6 支通用志愿者队伍和 9 支专业志愿者队伍,形成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组织严密、高效有序的志愿者队伍。四是项目体系。围绕平安在身边、绿色满家园、微笑风景线、文明倡导团、维权你我他、真情促和谐、共助夕阳红、爱心助成长、我们手拉手、便民零距离、健康直通车、文化大篷车等 12个主题开展志愿服务。五是阵地体系。以志愿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遍布全县的志愿服务站点、基地、广场和信息平台,让志愿者服务有阵地,让人民群众求助有途径。六是保障体系。积极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优势作用,为志愿者及其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政策、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