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302930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129 大小:8.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9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9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9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9页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消防工程师 - 消防基础知识(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培训 消防基础知识,孙 旋,孙旋,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防灾研究中心 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全国消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消防安全性能化工作推进委员会委员 国家标准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主要起草人从事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疏散研究及车库火灾研究,参与了多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发表了学术论文32篇,参与编著中国消防手册、中国建筑防灾年鉴、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等。 曾主持完成了北京汽车博物馆、北京凤凰国际传媒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兰

2、华国际大厦、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二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图书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战术训练楼、北京蓝色港湾购物中心、北京市丰台区规划展览馆、北京晨光家园机械车库、广州电视台等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评估工作 。 作为专业负责人完成了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铁路深圳北站、铁路福州南站、铁路北京南站等项目的消防性能化评估工作。 作为消防论证会评审专家,对辽宁、西藏等地一系列工程消防设计问题提供了理分析论和实践指导。,1熟悉考试要求,2明确复习任务,3把握考试重点,4破解复习难点,5提升备考效率,顺利通过考

3、试!,报考类别考试时间考试方式合格标准,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3门,2.5*2+3 ,3年); 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考2门)。大约在冬季或者明年上半年单选题、多选题、简答。考试的合格标准一般为卷面分(满分100分)的60%,60分及以上为合格;很有可能根据考试情况划定合格线。,考试大纲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消防安全案例分析,考试大纲解读考试目的: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中,依据现行消防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熟练运用相关消防专业技术和标准规范,独立辨识、分析、判断和解决消防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能力考核,考试题型预测单选:每题1分,每题为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为正确多选

4、:每题2分,每题为5个选项,其中至少有2个正确选项(多选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有利点:题型为客观题,信息充足,便于逻辑分析和比较。不利点:易于体现细节,体现知识点,记忆难度大。,教材分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燃烧爆炸基 础知识,火 灾基础知 识,易燃易 爆危险品安 全知识,建筑防火火灾危险性分 类,耐火等级, 总平面布局和布 置,防火防烟分 区与分隔,安全 疏散,建筑(设 备)防火防爆, 装修材料防火, 灭火救援设施,建筑消防设施室内水消防给水 系统,喷淋、水 喷雾、细水雾灭 火系统,气体、 泡沫、干粉灭火 系

5、统,火灾报警 系统,防排烟系 统,应急照明, 远程监控,灭火,器,供配电,22.3%,37.0%,其他建筑场所防火石油化工防火, 地铁防火,隧道 防火,加油加气 站防火,发电厂 防火,飞机、汽 车库防火,洁净 厂防火,机房防 火,古建筑防 火,人防工程防,火,消防安全评估火灾风险识 别,风险评 估方法,建 筑性能化防 火设计评估,6.7%,19.4%,14.6%,计划&实施1. 应试计划。考试成功的基础2. 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计划可以修订,进度必须保证!,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主要内容,第一章

6、 燃烧基础知识,一、燃烧条件,四、燃烧产物,学习要求: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大纲要求:运用燃烧机理,分析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辨识不同的燃烧类型及其燃烧特点,判断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和有毒有害性。,第一节 燃烧条件,一、燃烧的定义 P1 【重点】 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二、燃烧的必要条件 P2 【重点】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火三角”。,第一节 燃烧条件

7、,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第一节 燃烧条件,二)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注氮控氧系统,第一节 燃烧条件,三)引火源(温度)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 常见的引火源包括: 明火; 电弧、电火花; 雷击; 高温; 自燃引火

8、源。,第一节 燃烧条件,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燃烧除了上述三个要素之外,还有第四个要素燃烧链式反应。燃烧链式反应存在于某些燃烧过程之中,尤其是在火焰前端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中,它极大地加快了火的增长速度。因此,又称为火四面体。,第二节 燃烧类型,一、燃烧类型的分类 P3 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将燃烧分为着火和爆炸两类。着火燃烧爆炸,点燃(强迫着火),自燃化学自燃和热自燃,第二节 燃烧类型,1. 点燃(或称强迫点火) 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的局部范围受到强烈的加热而着火。这时就会在靠近引火源处引发火焰,然后依靠燃烧波传播到整个可燃

9、混合物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也称为引燃。,第二节 燃烧类型,2. 自燃 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 根据热的来源不同,可将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两种。,第二节 燃烧类型,3. 爆炸 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的剧烈膨胀等现象。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指化学爆炸。,第二节 燃烧类型,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P3-P5 【重点】 一)闪点 P3

10、 1.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第二节 燃烧类型,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重点】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第二节 燃烧类型,二)燃点 P4 【重点】 1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 在一

11、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第二节 燃烧类型,二)燃点 P4 【重点】 3燃点与闪点的关系 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液体 危险性,评定,闪点,固体 危险性,评定,燃点,第二节 燃烧类型,三)自燃点 P4 1自燃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 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 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 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

12、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 P5 【重点】 一)扩散燃烧 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扩散燃烧的特点为: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只要控制得好,就不至于造成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较易扑救。,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二)预混燃烧 P5 预混燃烧又称动力燃烧或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容易形成动力燃烧,危险性更高。,昆山爆炸事故,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二

13、、液体燃烧 P6 【重点】 一)闪燃 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等)挥发出来的蒸汽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闪点是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二)沸溢 燃烧过程中沸程较宽的重质油品产生热波,由于温度远高于水的沸点,热波使油品中的乳化水汽化,蒸汽穿过油层上浮过程中部分油品形成泡沫,使得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未形成泡沫的油品被抛出,液面沸腾,即沸溢。,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三)喷溅 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

14、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这种现象叫喷溅。 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三、固体燃烧 P6-P7 【重点】 一)蒸发燃烧 可熔化的可燃性固体受热升华或熔化后蒸发,产生可燃气体进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称为蒸发燃烧。 硫、磷、钾、钠、石蜡、松香、沥青等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汽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

15、的燃烧属于蒸发燃烧。樟脑、萘等易升华物质,在燃烧时不经过熔融过程,其燃烧现场也可看作一种蒸发燃烧。,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二)表面燃烧 可燃固体(如焦炭、木炭和不挥发金属)的燃烧反应是在其表面由氧气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作表面燃烧,有时又称之为异相燃烧。 三)分解燃烧 可燃固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第三节 燃烧方式与特点,四)熏烟燃烧(阴燃) 阴燃是指可燃固体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通常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这种燃烧看不见火苗,可持续数天甚至数十天,不易发现。 五)动力燃烧(爆炸) 动力燃烧是指可燃固体或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份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熏烟燃烧,动力燃烧,第四节 燃烧产物,一、燃烧产物的概念 P7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其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燃烧条件。 根据燃烧环境供氧量的不同,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C H N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