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79115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视运动及太阳方位(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H,H=900-纬度差,H=900-| |,同号用减,异号用加,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H=90 纬度差=90 (282326 )=8526,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冬至日:,H=90 纬度差=90 (28+2326 )=3834,例:计算长沙(28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春分和秋分日:,H=90 纬度差=90 (280)=62,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H越大;反之越小,

2、同一天,位于直射点同侧的两地: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的纬度差。,同一天,对称于太阳直射点分布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某地在与夏至日对称的两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900,23026,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规律,温带:Hmax=47o(46o52) 寒带:Hmax=23o2646o52 热带:Hmax=23o2646o52,5、下表表示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最大变化值,据表回答问题:,(1)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为:_。 (2)在四地中,有极昼现象的是_,正午太阳高度能达900的是_;甲地一年中最长的昼长为

3、_小时。,丙丁甲乙,丙丁,乙,13.5小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情况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接受直射之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3.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1) 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430,66.50,(2) 图,极 点:Hmax=23.50 回归线:Hmin=430 极 圈:Hmax=470,(3) 总结,几条重要规律,1、子夜太阳高度h=+-900,2、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子夜太阳高度为h,则=(H+h)/2,3、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度数=H变化的度数

4、,图2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 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 23题。,2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3四地自北向南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 D甲、丙、乙、丁,B,D,日期,12.22,3.21,6.22,9.23,12.22,90,H,60,30,0,A,例:图中曲线中的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8,求该地的地理纬度,及太阳直射该地点的时间。,88,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由图

5、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26,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26,88=90 (2326),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26,88=90 (2326),=2126N,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

6、26,88=90 (2326),=2126N,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计算:,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26,88=90 (2326),=2126N,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计算:,H= 90 88 2 ,故 2,由图可知,H=88时为夏至日;且该地一年内在夏至日前后有两次太阳直射,说明该地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根据公式:,88=90 2326,88=90 (2326),=2126N,或根据同一天里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计算

7、:,H= 90 88 2 ,故 2,该地纬度与 2126N。,日期,12.22,3.21,6.22,9.23,12.22,90,H,60,30,0,A,例:图中曲线中的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88,求该地的地理纬度,及太阳直射该地点的时间。,88,2126,2126,2126,夏至,2126,夏至,该地与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差2,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平均移动速度8/月,故太阳直射该地点的时间大约是夏至日之前和之后一星期左右,即6月15日和6月29日左右。,图5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23N B.63N C.43.5N D. 27N,C,(2010年浙江)8.读右图,某经线上有一

8、点M,虚线为过M点地面垂直线,L1、L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之差小于6时,M点的纬度范围是 A3N3S B6N17.5N,C3N17.5N或3S17.5S D17.5S23.5S或17.5N23.5N,A,14,8,2,20,2,正午太阳高度,12、读某日北半球A、B两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2)题:,(1)A地的纬度为_。B地的纬度为_ (2)图中数值a的值应为_,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75oN,80oN,30o,15oN,读图须知: 1、水平大圆为地平圈,大圆中心点为观测者所在地; 2、太阳升起的方位为东方(东北、东南或正东),太阳落下的地方为西方(西北、

9、西南或正西),太阳最高位置为正午太阳,此时,太阳,与观测者的连线和地平面的夹角为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最低时的高度角为子夜太阳高度角(注意计算公式); 3、太阳视运动路径全程为大圆,其在地平面以上的长度可反映昼长情况; 4、太阳升起地与正东方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3)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的是_ 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 _。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所示时,该地昼长约_ _小时 。 (5)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所示时,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 _,原因是:,1: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

10、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 _ _,判断依据是 。,地球自转,400N,北极星仰角为400,26034,9,昼夜平分,此时为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2:下图是北纬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K、L、M三条曲线为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读图回答(1)(2)题。,2)有关K、L、M所对应的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一一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为一年中最迟 BL一一江苏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CM一一此时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L一一长江口外海域盐度达一年中最小值,(1)图中a、b、c、d分别表示地平圈上的四个方位,其中代表南方的是( )Aa Bb Cc Dd,A,A,3:某年

11、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图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四幅图如下,试完成(1)(3)题:,1)四位会员所在的纬度,由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A丙 甲 乙 丁 B乙 甲 丁 丙 C 甲 丙 丁 乙 D 甲 乙 丙 丁,D,(2)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人们来说:( ) A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北方上中天 B正午时,太阳位于人们的南方上中天 C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到西南方向落下 D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到正西方向落下,B,(3)从正午太阳高度来看:( ) A丙地与甲地可能在某一日相等 B丙地全年小于乙地 C6月22日,甲乙之间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

12、一年中最小值 D6月22日,甲以南的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B,4:下图为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M、N、P、Q代表该地地平面上的四个方位,1、2为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读后回答(1)(2)题。,(1)若1220,则M、N、P、Q的方位正确的是( ) AM北,N东,P南,Q西 BM南,N东,P北,Q西 CM南,N南,P南,Q南 DM北,N北,P北,Q北,D,(2)若110,230,且1出现时世界时间为8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地理纬度为80S,太阳直射点为(20S,60E) B该地地理纬度为80S,太阳太阳直射点为(10S,120W) C图示日期前后,正值我国极地考察站黄河站

13、最佳考察期 D图示日期,武汉太阳从地平面的东北升起,西南落下,A,日出日落方位的判读,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1、日出日落时太阳方位,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北半球(夏半年),东北升,西北落,3月21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未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均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方正北方向日出和日落。,太阳直射南半球(冬半年),东南升,西南落,9月23日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 未出现极昼极夜的地方均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南半球出现极昼的地方正南方向日出和日落,正午太阳方位的判断,40N地区两分两至日时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知识点小结,1、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

14、向东自转的结果 2、在一年内,只有二分日全球太阳东升西落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南半球夏半年时,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3、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太阳最高时在正北,4、正午时,南北回归线内,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 北回归线上,太阳有直射和南射 南回归线上,太阳有直射和北射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终年南射 南回归线以南,太阳终年北射,二、太阳方位判读 1:下图为某地某日某时段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据此回答(1)(3)题。,(1)14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 )A1 B2 C3 D4,(2)该地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A巴黎 B堪培拉 C开普敦 D圣地亚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