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77439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智慧学习总复习》(苏教版)参考 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学习 初中学科单元试卷 历史九年级总复习 参 考 答 案 试卷一(七年级上册第 19 课) 一、 1. A 2. B 3. D 4. C 5. C 6. C 7. A 8. D 9. C 10. C 11. B 12. B 13. A 14. B 15. A 16. C 17. D 18. C 19. B 20. D 二、 21. A 22. B 23. B 24. B 25. B 26. B 三、 27. 禅让制 分封制 28. 黄帝 齐桓公 29. 兼爱、非攻 韩非 四、 30. (1)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1 分)能制造(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等);(1 分) 李冰;(1 分) 儒家

2、学派;(1 分) 提出“仁”的学说;(1 分) (2)认识:中国文化遗产 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等);(1 分) 建议:加大宣传力度;(1 分;言之有理即可 给分) 31. (1)信息: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1 分)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1 分) (2)事件:商鞅变法(1 分)措施:奖励耕战;奖励军功;重视农业(1 分) (3)作用:“倾邻国 而雄诸侯” (1 分) (4)原因: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1 分) 32. (1)创办私学,广收门徒;(1 分)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1 分) (2)举办太学,(1 分)儒 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1 分)

3、(3)孔子的教育影响深远(1 分)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的继承(1 分) 试卷二(七年级上册第 1022 课) 一、 1. D 2. D 3. C 4. B 5. B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A 13. B 14. B 15. A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二、 21. B 22. A 23. B 24. B 25. A 26. B 三、 27. 长平之战 巨鹿之战 28. 大一统 儒家 29. 夏朝 秦朝 四、 30. (1)商鞅变法(1 分) 丞相(1 分)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2 分) (

4、3)大胆创新(1 分) (4)要关注民生、勤俭(1 分) 31. (1)人物:秦始皇(嬴政)(1 分)制度:郡县制(1 分) (2)地区:新疆(1 分)机构:西域都 护(1 分)说明:西域地区(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 分) (3)作用: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1 分) 32. (1)孔子,仁(2 分)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分) (3)反对、否定或批判(1 分) 民主与科学(1 分)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的继承)(1 分) 试卷三(七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一、 1. B 2. A 3. D 4

5、. B 5. A 6. A 7. B 8. D 9. B 10. A 11. B 12. A 13. D 14. D 15. D 16. B 17. C 18. B 19. A 20. D 二、 21. B 22. B 23. B 24. A 25. B 26. B 三、 27. 干栏式 半地穴 28. 百家争鸣 大一统 29. 贾思勰 水经注 四、 30. (1)“秦皇”指秦始皇或嬴政;(1 分)“汉武”指汉武帝或刘彻(1 分) (2)郡县 制。(1 分) (3)“秦皇”:焚书坑儒;“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2 分) (4)颁 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

6、(1 分) 31. (1)统一度量衡(1 分)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2 分) (2)奖励耕战(1 分)秦国的经济得 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 分) (3)法家(1 分) 32. (1)仁(1 分) 仁政(1 分)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 分) 兴办太学(1 分) (3)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互相撞击、互相融合,对其政治、经济、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社会风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1 分)儒家思想应进一步弘扬传 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1 分) 试卷四(七年级下册第 110 课) 一、 1. D 2. B 3.

7、A 4. C 5. D 6. C 7. B 8. B 9. B 10. D 11. D 12. D 13. C 14. A 15. C 16. C 17. A 18. D 19. B 20. B 二、 21. B 22. B 23. A 24. A 25. B 26. B 三、 27. 赵州桥 莫高窟 28. 李白 杜甫 29. 辽、西夏 四、 30. (1)重视人民的力量(1 分) 贞观之治(1 分) (2)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任选一 个 1 分) (3)科举制度(1 分) (4)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 分) 31. (1)曲辕犁(1 分) 筒车(1 分) (2

8、)苏州(1 分) 占城稻(1 分) (3)经济重心南移(1 分) 南宋(1 分)32. (1)张骞出使西域(1 分) (2)玄奘西游(1 分) (3)市舶司(1 分) 广州、泉州(1 分) (4)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 (意思相近亦可)(1 分) 试卷五(七年级下册第 1222 课) 一、 1. A 2. D 3. B 4. C 5. C 6. A 7. D 8. D 9. C 10. D 11. C 12. C 13. A 14. D 15. A 16. D 17. B 18. C 19. C 20. D 二、 21. B 22. B 23. A 24. B 25. A 26. B 三、 27

9、. 公无前 221 行省 28. 唐朝 宋元 29. 张骞 郑和 四、 30. (1)行省制(1 分) (2)西域都护(1 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 分) (3)设置驻藏大 臣(1 分) 尼布楚条约(1 分) (4)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1 分) 31. (1)秦始皇(1 分) 郡县制度(1 分) (2)明朝(1 分);郑和(1 分) (3)闭关锁国政策(1 分); 广州(1 分) 32. (1)变化: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或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 部分,称为“八股文”(任选一点得 1 分)。弊端:束缚了思想,扼杀了人才。(1 分) (2)清 朝实行“文字狱”(1

10、 分);通过加强思想控制来强化君主专制(1 分) (3)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 策(1 分);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1 分) 试卷六(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一、 1. D 2. C 3. D 4. D 5. C 6. C 7. A 8. D 9. B 10. B 11. B 12. C 13. D 14. B 15. C 16. A 17. B 18. B 19. B 20. D 二、 21. A 22. A 23. B 24. B 25. A 26. B 三、 27. 隋炀帝 武则天 28. 阿保机 阿骨打 29. 元朝 清朝 四、 30. (1)隋朝;(1 分)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

11、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 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1 分)(任答一项即可) (2)职能:管理行省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 富,以供中央需要。(1 分)(任答一项即可) (3)闭关锁国政策;(1 分)评价:一方面,对西方 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1 分)另一方面,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 形势的变化;不能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等。(1 分) 31. (1)秦朝 (1 分)小篆(后来推广隶书)(1 分) (2)隋朝(1 分) (3)元朝(1 分)宣政院(1 分)

12、(4)巩固国家统一、 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1 分) 32. (1)赵匡胤。(1 分)女真。(1 分)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1 分) (2)经济重心南移(1 分) (3)回族。(1 分) (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1 分) 试卷七(八年级上册第 19 课) 一、 1. A 2. C 3. A 4. B 5. B 6. C 7. C 8. B 9. D 10. D 11. A 12. C 13. A 14. A 15. B 16. C 17. B 18. D 19. B 20. B 二、 21. B 22. A 23. B 24. B 25. B 26. B 三、 2

13、7. 1840 左宗棠 28. 第二次鸦片 八国联军 29. 强学会 民报 四、 30. (1)不同意。理由: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分) (2)马关条约 、甲午中日战争(2 分)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分) (4)落后就要挨打,振兴 中华等(1 分) 31. (1)鸦片战争;洋务运动。(2 分) (2)日本: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后实行明治维新,走 上资本主义道路。(1 分)中国:没有及时变革,妄自尊大,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半殖民地化程 度进一步加深。(1 分) (3)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孙中山等发 动,建立中华民国;陈独秀等发起新文化运动,

14、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每点 1 分, 任答两点得 2 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32. (1)洋务运动 (1 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1 分) (2)因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民族 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家强大。(1 分) (3)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进步。(1 分) (4) 新文化运动。(1 分) (5)从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 文化。(1 分) 试卷八(八年级上册第 1018 课) 一、 1. A 2. D 3. A 4. B 5. C 6. B 7. C 8. A 9.

15、D 10. C 11. A 12. D 13. C 14. B 15. C 16. A 17. C 18. C 19. C 20. D 二、 21. B 22. B 23. A 24. B 25. A 26. B 三、 27.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28. 南昌起义 会宁 29. 杨靖宇 李宗仁 四、 30. (1)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2 分) (2)工人阶级(无产阶级);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 分) (3)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 国主义精神;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1 分) (4)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 分) 31. (1)九一八事变;不抵

16、抗(2 分) (2)抗日战争胜利;欺骗人民,为打内战赢得时间(2 分) (3)前一封电报,造成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1 分)后一封电报,使国共两党举行了 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 。(1 分) 32. (1)A:南昌起义 (1 分) B:井冈山会师(1 分) (2)第二次国共合作(1 分) 百团大战 (1 分) (3)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 分) 辽沈战役(1 分) 试卷九(八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一、 1. A 2. A 3. B 4. B 5. C 6. C 7. A 8. B 9. D 10. A 11. C 12. A 13. A 14. B 15. D 16. D 17. A 18. D 19. C 20. C 二、 21. B 22. B 23. B 24. A 25. B 26. B 三、 27. 1840 左宗棠 28. 邓世昌 公车上书 29. 延安 中原 四、 30. (1)洋务运动;(1 分)京师同文馆。(1 分) (2)民主、科学。(不按先后顺序答也 可给分)(2 分) (3)革命道路: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