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75012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单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4-74-7 单元)单元) 第四单元圆 一、认识圆 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 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 o 表示。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 等 (画圆切忌别忘记标圆心 0) 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画圆给 出半

2、径标半径 r=?,给出直径标直径 d=?)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半径 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 或 r或 r=d2 8、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 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 1 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 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 2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只有 3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

3、形 只有 4 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二、圆的周长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 字母 c 表示。 2、圆周率实验: 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 0 刻度对齐,在直尺 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 定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 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 (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 3 倍多一些,这个比 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一般取 3.14。 (

4、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 倍,而 不是 3.14 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 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dd=c 或 c=2rr=c2 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 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 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 (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 计算方法: 2r2 即 r (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计算 方法:r2rrd 三、圆的面积 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 母 S 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

5、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1) 、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 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 为具体。 (2) 、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 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 、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 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 S 圆=rr=r2 圆的面积公式:S 圆=r2r2=S 圆的面积公式:S=r22 或 S=r2 圆的面积公式:S=r24 或 S=r2 4、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等于外圆面积与内圆面 积

6、的差) 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 R,内圆的半径是 r。 (Rr环的宽度 ) S 环=R?2;?2;或 环形的面积公式:S 环=(R?2;?2;) 。 求环形的面积,一定要先想法分别求出外圆的半径 (R)和内圆的半径(r) 再代入公式计算。一步一步的来,这样不容易错误。 注意用公式 S 环=(R?2;?2;) 计算时,要先算出 2 个平方数,再相减。切忌相减后 再平方。 5、扇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 扇=r2(n 表示扇形圆 心角的度数) 6、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 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例如: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 3 倍,那么直径

7、和周长就都 扩大 3 倍,而面积扩大 9 倍。 7、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 比的平方。例如: 两个圆的半径比是 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 长比都是 23,而面积比是 49 8、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 定值,即:4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 倍,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是 :1 圆的周长是半径的 2 倍,圆的周长与半径的比是 2:1 9、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最大, 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 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10、周长计算公式: 知道半径求周长:c=2r 知道直径求周长:c=d 已知周长:D

8、=c 圆周长的一半:周长(曲线) 半圆的周长:周长+直径 c=r2r 面积计算公式:(无论是知道直径或者周长,都应该 先求出半径,再求面积) 知道半径求面积:S=r2 知道直径求面积: S=(d2)2 知道周长求面积:S=(c2)2 11、确定起跑线: (1)每条跑道的长度=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 长+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 条跑道的总长度。 (因此起跑线不同) (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2跑道的 宽度 (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 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厘米时,它的周长就 增加 厘米。 12、常用各 值结果: =3.

9、14 2=6.28 3=9.42 5=15.7 6=18.84 7=21.98 9=28.26 10=31.4 16=50.24 36=113.04 64=200.96 96=301.44 4=12.568=25.1225=78.5 13、常用平方数结果 =121=144=169=196=225 =256=289=324=361 第五单元百分数 一、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是指的两个数的比,因此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 ,百 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2、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 3

10、、百分数和分数的主要联系与区别: (1)联系:都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 (2)区别: 、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 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单位; 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表示具体数时可以带单位。 、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能是除 0 以外的自然数。 、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 分母,后读分子,但要注意读百分数的分母时,不能读成 一百分之几,而只能读作“百分之几” 4、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分 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一)百分数与小数的

11、互化: 1、小数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 后面添上百分号。 2.百分数化成小数: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 掉百分号。 (二)百分数的和分数的互化 1、百分数化成分数: 先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母是否 100 的分数,能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百分数: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分母扩大或缩小成分母 是 100 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形式。 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 , 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常见的分数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0.5=50%=0.2=20%=0.625=62.5% =0.25=25%=0.4=40%=0.12

12、5=12.5% =0.75=75%=0.6=60%=0.375=37.5% =0.0625=6.25%=0.8=80%=0.875=87.5% =0.04=4=0.08=8=0.12=12=0.16=16 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一)一般应用题 1、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合格率=发芽率= 出勤率= 达标率= 成活率= 出粉率= 烘干率= 含水率= 一般来讲,出勤率、成活率、合格率、正确率能达到 100%,出米率、出油率达不到 100%,完成率、增长了百分 之几等可以超过 100%。 (一般出粉率在 70、80%,出油率在 30、40%。 ) 2、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求单位“1”

13、的百 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数量关系式和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中的关系式相同: (1)分率前是“的”: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 应量 (2)分率前是“多或少”的意思:单位“1”的量 (1 分率)=分率对应量 3、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 ,已知单位“1”的 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 。 解法:(建议:最好用方程解答) (1)方程: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 X,用方程解 答。 (2)算术(用除法):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 “1”的量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两个数的相差量单位“1”的量100%或: 求多百分之几:(大数小数1)100% 求少百分之几:(1-小数大数)

14、100% (二) 、折扣 1、折扣:商品按原定价格的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折扣。 通称“打折” 。 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 =80,六折五=0.65=65 2、一成是十分之一,也就是 10%。三成五就是十分之 三点五,也就是 35%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五成 表示()% “折扣”表示某种商品降价的幅度。如:75 折就表示 现价是原价()% (三) 、纳税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 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之一。国 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 等事

15、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四)利息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 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 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 税) ,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

16、利息利息税 率=利息(1-利息税率) 8、本息=本金+利息 第六单元统计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 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 图) 。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 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 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 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 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 “鸡兔同笼”问题的特点: 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