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74317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2018年)教案:第2课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2 课南亚与东亚的古代文明课南亚与东亚的古代文明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区域及各 区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现、阶级、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探 究大河与文明之间的关系。通过读图学会懂得图说历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摄取能力,在 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教材,搜集有关资料和个人感兴趣的问题。 师生互动交流、查疑解惑,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分析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

2、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体会古代印度的哲学思想反映的社会现实。 体验远古文明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对今天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大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早期文明,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先后也出现了世界上早期的奴隶制国家,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其统治利 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 文明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难点:佛教是如何在种姓的印度社会兴起,学生理解有难度。实现师生、生生间互动交流,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

3、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经过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 且大部分学生在学完中国历史后,各种能力已初步具备;初学世界历史,兴趣浓厚。教师 可以通过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师:谈话法、启发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学生: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整理、制作与本课有关的图表、照片、实物等资料,并制成多 媒体课件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搜集筛选整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印

4、度电影我的个神啊介绍影片中出现的宗教行为包括:印度教、基督教、 锡克教和伊斯兰教。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 ,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 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宗教对印度的影响有着 深远的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走进南亚去了解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同时也走进东亚了解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新课第二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新课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教师屏显:本目的自主学习的内容 1、 早期文明出现的大约时间 2、 种姓制度:形成、内容 3、 佛教:创始人、诞生时间与地点、

5、主张、发展、影响 学生:依据自学内容阅读第一子目,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点的答案。 教师布置:请同位或者前后位之间就刚才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统一下答案与记下不理解的 地方。 教师屏显:世界地图有关南亚的部分,介绍境内的两条河流,引导学生识图。 学生展示:早期文明与种姓制度与佛教的自学结果。 教师小结:点评学生的自学结果并出示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在书本上圈划与做笔记。 教师:请就种姓制度的内容制作表格,加强记忆。可以就等级与身份或地位来进行整理。 学生:制作表格 等级身份或地位 第一等级:婆罗门僧侣贵族,主要充任祭司 第二等级:刹帝利武士,掌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主要从事农业、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6、首陀罗多为非雅利安人,地位低下 学生介绍:有关乔达摩悉达多的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佛教的教义有那些进步意义?有那些局限性?如果你是古印度的统治者,你会 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佛教?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古印度的了解,培养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师介绍:佛教传入中国,对古代中国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并由中国传播到朝 鲜和日本,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过渡:教师出示世界地图有关东亚局部图,让学生依据河流判断属于哪一古代文明的体现, 进而引出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的学习。 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教师屏显:本目的自主学习的内容 1、 古代中国文明

7、的地位 2、 古代中国文明的延续 3、 古代中国文明的影响 学生活动:依据自学内容阅读第一子目,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点的答案。 教师布置:请同位或者前后位之间就刚才的问题进行交流,并统一下答案与记下不理解的 地方。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的结果 (设计意图)由于七年级对古代中国文明已经学习,所以此目直接交给了学生,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与组织语言与表达、合作的能力。 【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出示地图)根据地图将四大文明古国填到相应的位置。 观察它们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之处?(产生于河流) 为什么?(思考、讨论、阐述,达成共识)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制作表格对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对比记忆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熟读第 2 课并完成配套练习 2、从四大文明古国中任选其一,就相关内容动手制作一张板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 2 课南亚与东亚的古代文明 一、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早期文明:公元前 2300前 1750 年 2、种姓制度:形成、内容 3、佛教:乔达摩悉达多、古代印度 主张:众生平等 影响: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1、古代中国文明地位 2、古代中国文明延续 3、古代中国文明影响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