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58272935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级运动解剖学实验报告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实验课程名称: 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 张涛张涛 学学 生生 姓姓名名: XXXXXX 专专业业: 休闲体育休闲体育 班班级级: 20152015 级级 X X 班班 20152015 20162016 学年学年 第第 1 1 学期学期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一)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张涛张涛 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20132013 年年 1010 月月 8 8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上肢骨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上肢骨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和形态结构。2.熟悉上肢骨连接的方式及构成3.掌握肩关节、肘关节及手关节

2、的结构4.熟悉上肢主要关节的运动形式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串连的上肢骨标本2、分离的上肢骨标本3、自由上肢关节干标本和湿标本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串连的上肢骨标本(一)对照教科书辩认上肢骨的组成、名称和块数。(二)辩认每块上肢骨后,再在自己身上扪触辩认。二、观察分离的上肢骨 (一)上肢带骨:1、锁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2、肩胛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二)自由上肢骨1、上臂骨:肱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2、前臂骨:尺骨、桡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3、手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三、观察自由上肢关节标本1、肩关节: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2、肘关节

3、: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3、腕关节: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例: 1、 通过对上肢骨的观察,掌握了上肢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并能够识记体表标志。2、通过观察自由上肢关节,掌握了自由上肢关节(肩、肘、腕关节)的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6、小结或结论小结或结论例:通过实验观察,我清楚认识了上肢各骨的形态、位置,并能在身体上找到相关骨骼的体表标志。知道了如何去测量肩宽,上肢长度。还了解到相关的运动事故造成自由上肢关节损伤的病因、症状及前期处理方法。实验报告(二)实验报告(二)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4、下肢骨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下肢骨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形态、结构2.掌握骨盆的构成及髋、膝、踝关节的结构及运动形式3.掌握下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人体串连的下肢骨和人体骨架标本。2、分离的下肢骨。 3、自由下肢关节干标本和湿标本。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一、观察串连的下肢骨标本(一)对照教科书辩认下肢骨的组成、名称和块数。(二)辩认每块下肢骨后,再在自己身上扪触辩认。二、观察分离的下肢骨 (一)下肢带骨:髂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二)自由下肢骨1、大腿骨:股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2、小腿骨:胫骨、腓骨的形态、位置及

5、表面结构3、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三、观察自由下肢关节标本1、髋关节: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2、膝关节: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3、踝关节:组成,辅助结构、结构特点、运动形式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6、小结或结论小结或结论实验报告(三)实验报告(三)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 躯干骨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躯干骨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分类和骨的表面形态结构2.掌握脊柱与颅骨的连接方式3.掌握脊柱的构成、连接方式及胸廓的构成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人体串连的脊柱骨和人体骨架标本

6、。2、分离的躯干骨标本。3、脊柱、胸廓的干标本。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1、观察人体骨架标本和串连的脊柱骨标本(一)对照教科书辩认躯干骨的组成、名称和块数。(二)辩认每块躯干骨后,再在自己身上扪触辩认。二、观察分离的躯干骨 (一)椎骨:属不规则骨 l、位置:位于脊柱 2、定位:短圆柱形的结构朝向前,称椎体,呈弓形上有突起的结构朝向后,称椎弓,椎体和椎弓的连结部分较细称椎弓根,根上方凹陷浅,下方的凹陷深。3、观察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找一胸椎辩认以下结构。椎体、椎弓、椎弓根、椎骨上切迹和下切迹、椎间孔、椎弓板、棘突、横突、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椎孔。4、辩认各部椎骨并掌握各部椎骨主要的表面结

7、构。5、椎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第 2 颈椎棘突、第 7 颈椎棘突、第 7 颈椎以下的全部椎骨的棘突可在皮下触摸到,常以第 7 颈椎棘突为确定椎骨序数的标志;第 11 胸椎棘突(二)观察骶骨、尾骨、胸骨、肋骨(略)三、观察脊柱标本1、脊柱的组成2、脊柱的各面观特点3、脊柱的功能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6、小结或结论小结或结论实验报告(四)实验报告(四)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上肢肌的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上肢肌的肌肉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上肢肌的组成。2、掌握上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和起止点。3、根据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

8、4、掌握上肢表浅肌肉的体表标志。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上肢肌肉褂图和模型2、全身肌肉解剖模型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在上肢肌模型上,按部位分群观察上肢肌的组成。对照教科书和褂图辩认每块上肢肌。上肢肌分上肢带肌和自由上肢肌两部分。其中自由上肢肌又分上臂肌、前臂肌和手肌三部分。二、对照教科书,掌握上肢每块肌肉的位置及主要肌肉的起止点。三、通过上肢肌肉模型和挂图,结合上肢肌标本,观察每块肌肉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四、观察手部的腱鞘在手肌标本或模型上,对照教科书及其插图,分辩手掌侧腱鞘和手背侧腱鞘。(一)手掌侧腱鞘:有拇长屈肌腱鞘、指总屈肌腱鞘和指腱鞘。(二)手背侧腱鞘

9、:有拇长展肌腱鞘、拇短伸肌腿鞘、拇长伸肌腱鞘、指总伸肌腱鞘、小指伸肌腱鞘和尺侧腕伸肌腱鞘。 五、上肢表浅肌的体表标志(一)三角肌在肩部形成圆隆的外形,其止点在臂外侧中部呈现一小凹。(二)肱二头肌当屈肘握掌时,此肌收缩可明显在上臂前面见到膨隆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当屈肘时可明显摸到此肌的肌腱。(三)肱三头肌在上臂的后面,三角肌后缘的下方可看到肱三头肌长头。(四)肱桡肌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肘部可见肱桡肌的膨隆肌腹。 (五)掌长肌当手握拳、屈腕并使腕外展时,在腕掌面的中份,腕横纹的上方,可明显见此肌的肌腱。 (六)桡侧腕屈肌当手握拳,屈腕并使腕外展时,在掌长肌肌腱的桡侧,可见此肌的肌腱。(七)尺侧腕屈

10、肌用力外展手指,在腕横纹上方的尺侧豌豆骨的上方,可见此肌的肌腱。(八)鼻烟窝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向尺侧可见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的肌腱。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长伸肌腱之间有深的凹陷,称鼻烟窝。(九)指伸肌肌腱在手背,伸直手指,可见此肌至 25 指的肌腱。(十)鱼际从掌面观察,可看到手肌外侧群形成的拇指侧隆起,即鱼际。(十一)小鱼际从掌面观察,可看到手肌内侧群形成的小指侧隆起,即小鱼际。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6、小结或结论小结或结论实验报告(五)实验报告(五)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下肢肌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下肢的肌

11、肉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下肢肌的组成。2、掌握下肢主要肌肉的位置和起止点。3、根据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4、掌握下肢表浅肌肉的体表标志。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下肢肌肉褂图和模型2、全身肌肉解剖模型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在下肢肌模型上,按部位分群观察下肢肌的组成。对照教科书和挂图辩认每块下肢肌。下肢肌分下肢带肌(髋肌)和自由下肢肌两部分。其中自由下肢肌又分为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三部分。 二、对照教科书,掌握下肢每块肌肉的位置及主要肌肉的起止点。三、通过下肢肌肉模型和挂图,结合下肢肌标本,观察每块肌肉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四、观察足部的腱鞘

12、在足肌标本或模型上,对照教科书及其插图,分辩足背肌的腱滑鞘和足底肌的腱滑液鞘。(一)足背部的腱滑液鞘:有胫骨前肌腱鞘、拇长伸肌腱鞘和趾长伸肌腱鞘。(二)足底部的腱滑液鞘:有胫骨后肌腱鞘、拇长屈肌腱鞘、趾长屈肌腱鞘、足趾腱鞘、腓骨肌总腱鞘和腓骨长肌跖侧腱鞘。五、下肢表浅肌的体表标志 (一)阔筋膜张肌在大腿上部外侧,在髂嵴前部的下方,可见一宽短的隆起。(二)缝匠肌在大腿前方,当大腿作屈、外展处旋外时,可见此肌的轮廓。(三)肌四头肌在大腿前方,股直肌在缝匠和阔筋膜张肌所组成的夹角内。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在大腿前面的下部,分别位于股直肌的内、外侧。(四)长收肌在大腿内收时,可见此肌自耻骨结节斜向外下方,

13、构成股三角的内侧界。(五)股三角在小腿伸直的情况下,当大腿屈、旋外和外展时,可看到股三角。股三角的底(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六)臀大肌在臀部形成圆隆外形。(七)半腱肌、半膜肌在国窝的内上界,可摸到它们的肌腱止于胫骨,其中半腱肌肌腱较窄,位置浅表略靠外,而半膜肌肌腱粗而圆钝,它位于半腱肌肌腱的深面和靠内。(八)股二头肌在国窝的外上界,可摸到它的肌腱止于腓骨头。(九)足母长伸肌当用力伸拇趾时,在踝关节前方及足背可摸到拇长伸肌肌腱。(十)胫骨前肌在踝关节前方,拇长伸肌肌腱的内侧可摸到此肌的肌腱。(十一)趾长伸肌当背屈时,在踝关节前方,蚜长伸肌肌腱的外侧可

14、摸到此肌腱。在伸趾时在足背可清晰见到至各趾的肌腱。(十二)小腿三头肌在小腿后面,可明显见到该肌膨隆的肌腹,并向下形成粗大的跟腱,止于跟骨结节。5、实验结果实验结果6、小结或结论小结或结论实验报告(六)实验报告(六)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实验名称实验名称躯干肌观察实验成绩实验成绩1、实验内容实验内容观察躯干的肌肉2、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躯干的组成。 2、掌握躯干主要肌肉的位置和起止点。3、根据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4、掌握躯干表浅肌肉的体表标志。3、实验器材实验器材1、躯干肌肉挂图和模型。2、全身肌肉解剖模型。4、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在

15、全身肌肉模型上,按部位分群观察躯干肌的组成。对照教科书和挂图辩认每块躯干肌。 躯干肌可分为背肌、颈肌、胸肌、膈、腹肌及会阴肌。二、对照教科书,掌握躯干每块肌肉的位置及主要肌肉的起止点。三、通过躯干肌肉模型和挂图,结合躯干肌标本,观察每块肌肉肌纤维的走行方向,理解各主要肌肉的功能。四、观察躯干的局部结构(一)胸腰筋膜:包裹在竖脊肌的周围,可以分为浅、深两层。浅层在竖脊肌的表面,向内侧附着于棘突,较薄的上部向外附着于肋角,腰部显著增厚且于背阔肌的腱膜紧密结合。深层分隔竖脊肌和腰方肌,位于第 12肋和髂嵴之间,向内侧附于腰椎横,向外侧深两层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会合而构成竖脊肌鞘。并向外作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二)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的鞘状结构,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构成。鞘分前后两壁,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壁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