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58272580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之《弟子规》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弟子规,弟子规简介,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 具体内容包含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应有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2000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能。 20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的社会问题,只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是圣

2、学的根基,是做人的根基!,弟子规,书名释义,“弟子”:狭义是指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广义来讲,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为弟子,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 “规”:是规范、道理。 弟子规是先贤对做人道德和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结,是待人处事的道理、具体方法。,弟子规,总叙,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讲述的七个问题: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圣人训:圣人,狭义讲,指儒教的创始人孔老夫子;广义讲,指所有的古德圣贤。 首孝悌,次谨信: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悌:t,友爱,指哥哥要照顾弟弟,弟弟要

3、尊敬哥哥。 泛爱众,而亲仁: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人、事物都平等博爱,并亲近有仁德的人。泛:广泛。,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1.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2.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需顺承, 第一篇“入则孝”讲为人子女在家应尽的孝道。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要马上答应。应:yng ,回答,答应;缓:迟缓。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的教导,应该恭敬的聆听。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弟子规,3.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4. 出必告 反必面

4、 居有常 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冬天,先钻到父母的被窝将被子捂暖;夏天,先拿扇子将父母的草席扇凉快。指要照顾好父母的饮食起居。温,温暖。凊:qng,清凉、凉爽。 晨则省,昏则定:早晨起床之后,先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来之后,要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省:安慰,问候;定:安慰。 出必告,反必面: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 居有常,业无变:居住的地方要固定,工作不要任意改变 。居:居住;常,固定;业:事业、学业、工作等。,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5.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6.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7.亲所好 力为具

5、 亲所恶 谨为去, 苟擅为,子道亏:如果没有经过父母同意而擅自去做,有损为人子女的品德。 苟:假使。亏,缺陷,不完美。 亲所好,力为具:父母亲所喜欢的,要尽量为父母准备好。好:喜好,嗜好。力:尽心尽力。具:准备。 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要小心地为父母排除。恶:不喜欢、讨厌、厌弃。谨:谨慎,指对父母要有恭敬之心。去:排除,去除。,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8.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9.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第一篇 入则孝, 贻亲忧:让父母忧心。贻,遗留;忧,挂心。 亲憎我:父母讨厌我。憎,讨厌。 孝方贤:我们的孝顺更显得圆满。贤,圆满。,10. 亲有过 谏使更 怡

6、吾色 柔吾声 11.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过,谏使更:父母亲有不对的地方,要劝导父母改正。过:过失。谏:劝导。更:改正。 怡吾色,柔吾声: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和颜悦色,声音柔和。 谏不入,悦复谏: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复:再。 号泣随,挞无怨:劝导至诚时甚至痛哭流涕,一定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挞:打。,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12.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13.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14.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亲有疾:父母亲生

7、了病。疾,疾病。 昼夜侍:白天晚上侍候在旁,不离开床边。昼,白天;夜,晚上。 丧三年:父母死后三年的时间。 丧尽礼:办丧事要尽到礼节。 祭尽诚:祭拜的时候要真诚。,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第二篇 出则悌,1.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2.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3.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4.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第二篇“出则悌”讲出门在外的行为规范。 兄道友,弟道恭: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对哥哥恭敬。道,相处的规范。 财物轻:对物质、财物要看轻些。 忿自泯:愤怒自然就消失了。 即代叫:马上去代为找来。 勿见能:不要卖弄自己的才华。,弟子规,5

8、.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6.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7.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疾趋揖:快步上前问侯。疾,快步。趋,小步走。揖,恭敬地问候。 退恭立:退后一点,恭敬地站一旁,请长者先行。 骑下马,乘下车:坐在马车上或乘车时看到长辈,要下马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即使长者已经走过了,也要目送他远去,差不多百步的距离。 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 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第二篇 出则悌,8.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0. 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9、长者坐,命乃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 。 低不闻,却非宜:声音低到尊长听不见,这样也不合适。宜,合适。 进必趋,退必迟: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 问起对,视勿移:尊长问话时,要站起回答,眼睛不可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第二篇 出则悌,11.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事诸父,如事父: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以及其他长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 事诸兄,如事兄:对待同族的兄长,以及其他同伦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第二篇 出则悌,第三篇 谨,1.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2.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3. 冠

10、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4.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第三篇“谨”讲述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 朝起早,夜眠迟:早晨要起早,晚上要晚睡。这是讲人要珍惜光阴。 晨必盥,兼漱口: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要注重服装仪容的整齐清洁,戴帽子要戴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一切穿著以稳重端庄为宜。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回家后衣、帽、鞋袜都要放置定位,不能乱放,避免造成脏乱,要用的时候又找不到。,5.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6.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7. 年方

11、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贵:崇尚,重视。洁:干净,清洁。华:华丽,豪华。 上循分,下称家:穿衣服首先要按照自己的身份来穿着,其次要依照家中的经济状况来穿着。循:按照。分:身份。称:相称,配得上。上与下是次序的前后,如上卷、下卷。 对饮食,勿拣择:在饮食方面,对于吃的喝的东西,不要挑挑拣拣。 食适可,勿过则:要吃适当的份量,不要过量。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在年纪小时,不要喝酒。喝酒喝醉时,最为丢人现眼。,第三篇 谨,8.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9.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勿践阈:践,践踏。阈,y,门坎。 勿跛倚:身体不要经常歪斜。如果只站一

12、条腿,人就会歪斜。倚,y。 勿箕踞:箕踞,jj,是指坐的时候,两腿张开。 勿摇髀:髀,b,大腿。摇髀是指坐在椅子上后,翘起腿来,抖动。,第三篇 谨,10.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11.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古时候的建筑,每一间的间隔不是用门而用帘子,在帘子的时候,动作要轻缓,不要发出很大的声响。 宽转弯,勿触棱:在碰到有角需要转弯的时候,要有一点间隔,不要触到棱角,受到伤害或是碰坏物品。 执虚器,如执盈:拿空的器皿,要感觉象拿满的东西。 入虚室,如有人:到没有人的房间里头,也要感觉有人在,不可太随便。,第三篇 谨,12.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3、13.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勿畏难,勿轻略:不要害怕困难,对一些简单的事也不要轻视、忽略。 斗闹场,绝勿近:赌博以及声色场所,千万不要进去。 邪僻事,绝勿问:一些奇怪的、偏颇的事情,不要接触,也不要去打听。,第三篇 谨,14.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15.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16.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17.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将入门,问孰存:在进门之前,要问“有人在吗?” 将上堂,声必扬:在进入大厅或大办公室之前,说话声音要大,让别人知道有人要进来。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吾:我。当里头的人回答说:你是谁?我们就要完

14、全把自己的身分表露出来。譬如说,我姓什么?名字叫什么?我是谁?我将找谁? 须明求:必须先让对方同意。,第三篇 谨,第四篇 信,1.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2.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3.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第四篇“信”讲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讲信用。 凡出言,信为先:凡是讲话,要以信实为先。 诈与妄,奚可焉:欺骗的话,不真实的语言,怎么可以做? 惟其是,勿佞巧: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不真实的语言,脏话,市井小民的粗俗语言,一定要改正过来。,4.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5. 事非宜 勿

15、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6.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7.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未真,勿轻言:看到的不是很真实,不要妄加揣测,轻易把话传开。 知未的,勿轻传:不是很明确的,不要把事情传开。 凡道字,重且舒:道,讲话;重,讲出重点;舒,流畅。 勿急疾,勿模糊:不要太快,也不要吐字不清。 彼说长,此说短:指三五成群说些闲言是非。,第四篇 信,8.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9.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10.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11.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见人善,即思齐:看破到别人有善行,行好事,要向人家学习,使自己也达到那种境界。

16、纵去远,以渐跻:即使做不到,也要慢慢学习,渐渐赶上。 见人恶,即内省:看到别人有过失,有不对,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当自砺:应当自我勉励,甚至请教他人 勿生戚:不要觉得难为情。,第四篇 信,12.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13.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14.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15.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闻过怒:听到别人讲自己的过失,就很生气。 闻过欣:听到别人讲自己的过失,很欣慰。 直谅士,渐相亲:好的正直的朋友,渐渐地与我们接近。 无心非,名为错:无意间说出的不对的语言,不对的事情,称为错。 倘掩饰,增一辜:如果故意去掩饰,再增一条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