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8270152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疗废物管理与职业安全防护,2018年7月黄冈市中心医院,学 习 内 容,1.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背景 2001 年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清洗后,买卖,重新使用引起多人死亡的事件曝光。 2002 年 2 月,塑料医疗用品制作塑料饭盒、饮水桶等生活用品的事件。 2002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由卫生部会同国家环保总局制定专门的行政法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于2003年6月4日经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于同年6月16日以380号国务院令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医疗废物的管理进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医 疗 废 物 管 理,2.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医疗废物:指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治疗、护理、免疫等活动的过程

2、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危害性的废弃物(包括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分类: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病理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医 疗 废 物 管 理,3.医疗废物的收集医疗机构产生的垃圾分类:生活垃圾(黑色)医疗废物(黄色)可回收性废物(蓝色)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密闭转运黄色垃圾袋收集医疗垃圾黄色利器盒收集锐器交接登记:双签名,医 疗 废 物 管 理,锐器盒损伤性废物应放入标准利器盒内收集,以防污染利器损伤。装载量不能过满,应不超过容器3/4。如:各类注射缝合穿刺针尖、载玻片、刀片、受污染的碎玻片、碎玻璃试管吸管等,医 疗 废 物 管 理,注

3、意预防针刺伤,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的处置要求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医 疗 废 物 管 理,4.医疗废物的暂存标准设施、有明显的警示标识、专人管理、储存时间2天,冷藏7天、定期消毒、做好交接记录(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医疗废物只能交给持有环保局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的单位处理。,医 疗 废 物 管 理,5.医疗废物管理中禁止哪些行为?禁止任

4、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医 疗 废 物 管 理,广州“艾滋惊魂”事件再敲职防警钟,职 业 安 全 防 护,2003年7月23日,“120”急救车送病人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院抢救。 6小时抢救中,病人鲜血喷到急诊科医生的身上、脸上和眼睛里;一名医生为病人清理缝合伤口时,手指被扎破;麻醉科医生带着受伤的手指进行麻醉;手术中医生的白大衣、口罩都被病人喷出的鲜血染湿了。术前紧急,院方没有对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查,而三天后的检查结果:病人HIV抗体反应呈强阳性!经CDC复查证实,是HIV携带

5、者,9名医护人员不能排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1.职业安全防护之标准预防-基本概念,职 业 安 全 防 护,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指认为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同时,还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措施。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职 业 安 全 防 护,2.职业安全防护之标准预防-操作原则,职 业 安 全 防 护,2.职业安全防护之标准预防-操作原则,职 业 安 全 防 护,2.职业安全防护之标准预防-操作原则,职 业 安 全

6、防 护,3.职业安全防护之标准预防-具体措施,职 业 安 全 防 护,3.1 手卫生,职 业 安 全 防 护,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也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戴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3.2 戴手套,职 业 安 全 防 护,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3.3 面罩/护目镜,职 业 安 全 防 护,3.4 口罩,

7、佩戴口罩后要检查气密性 摘除口罩时切记必须在安全区域。 摘掉口罩后要进行手卫生,职 业 安 全 防 护,3.5 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防护服:防护服的穿戴要注意顺序,脱去防护服的顺序尤为重要,避免污染。鞋套:应该一次性使用,在规定的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3.6 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如内镜、呼吸机、湿化瓶等),在用于下一个患者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其中一次性使

8、用的部件应弃去。,职 业 安 全 防 护,3.7 使用替代口对口复苏设备,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机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职 业 安 全 防 护,职 业 安 全 防 护,3.8 安全注射,医疗操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工作人员自身原因工作人员操作原因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原因一次性锐利器械 医护人员自身防护意识淡薄 医院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 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 禁止用手分离用过的针具和针管,【接触传播】 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 【对象】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隔离措施

9、】 隔离病房; 手卫生和手套; 隔离衣;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 设备; 正确处置医疗废物; 使用隔离标识,职 业 安 全 防 护,4.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接触隔离,【飞沫传播】 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不长。 【对象】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7N9、SARS; 【隔离措施】 隔离室; 医用外科口罩; 手卫生和手套; 隔离衣(在1米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隔离衣); 限制患者活动范围,外出戴医用外科口罩; 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职 业 安 全 防 护,4.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飞沫隔离,【空气传播】 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多数小于5微米,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病原体抵抗力强 【对象】 肺结核、麻疹、水痘; 【隔离措施】 负压隔离病房; 医用防护口罩(对麻疹、水痘有免疫者不必要戴医用防护口罩);三级防护; 手卫生和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 不允许患者外出; 随时消毒、终末消毒、空气消毒。,职 业 安 全 防 护,4.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空气隔离,职 业 安 全 防 护,职 业 安 全 防 护,职 业 安 全 防 护,职 业 安 全 防 护,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