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66266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 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引言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怎样看待当前的物理教育 比较系统,比较完整,漏洞较少。 重视学生的逻辑推理、计算能力,解题技巧。 有些学校不重视实验。 重视书本知识,不太重视学生的体验。 “填鸭式”教学还很普遍。 学生不习惯怀疑、质疑和考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不够。,引言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中美教育的比较颠倒的预言 中美基础教育的实质差异是什么 ? 聪明的孩子与智慧的学生 中国:多学、多记、多练、多考 美国: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中国老师上完课问:“还有问题吗?”学生没有问题,那是最佳状况。要应试,当然问题越少越好。美国老师

2、上课,学生没有问题,就是老师教学有问题。欲启疑,自然问题越多越好。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的教得没有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的教得有问题。,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引言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

3、法解决一些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引言 :,知识与技能,1.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

4、会发展的影响。 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2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4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

5、,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 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4.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6、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高中物理的课程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物理意识不是单靠教师反复地讲就可奏效的,只有让学生参与相应的过程,经过他们的体验才能逐渐养成., 运用某一方法的前提是要有运用这种方法的意识.,启示:,三、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二)课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言 :,总体印象 (1)有利于教师在教法上的平稳过渡 传统物理体系与现代科

7、学技术的有机结合 (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编者的“独白”向编者与学生的“对话”的转变 引起学生的“期待”向引发学生的“思考”的转变 (3)有利于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实施新课程 “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并举“图像魅力”和“文字特色”并举,引言 :,四、人教版教材特点,对人教版教材的总体印象,(1)有利于教师在教法上的平稳过渡 传统物理体系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必修1 P11 坐标系,对人教版教材的总体印象,(2)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编者的“独白”向编者与学生的“对话”的转变 引起学生的“期待”向引发学生的“思考”的转变,必修1 P37,对人教版教材的总体印象,(3)有利于

8、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实施新课程 “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并举,对人教版教材的总体印象,(3)有利于在现有物质条件下实施新课程 “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并举“图像魅力”和“文字特色”并举,1、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有效思考 教材注意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引言 :,四、人教版教材特点,1、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有效思考 教材在问题的设计上注意开放性更大些,注意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的学习。 例如,物理选修3-1第4章第6节“思考与讨论”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带电粒子回旋加速的问题,教材中“说一说”、“做

9、一做”、“课题研究”这些栏目大多以问题形式出现,从而引发学生有效思考。,1、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有效思考,1、突出“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有效思考,实际教学中最难把握的是提出问题这个要素。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虽然有意义,但未必与教学发展方向一致。 因此,多数课题恐怕还是要由教师提出。这样做还是科学探究吗?还是。 根据现象或过去的知识找出矛盾或疑问,把它清晰地表述出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习惯。 教师经常这样做,时间久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这样做,遇到相似的场景时会不自觉地在心里产生疑问,于是就形成了提出问题的习惯,也就逐渐学会了怎样提出问题。 我们强调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播种一种行为

10、,收获一种习惯”,我们这样做是在引导“批判性的思维”,是在培养“怀疑精神”。,2、 突出“科学探究” ,强调过程与方法。,新课标中强调探究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中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教材力求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环境,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民主的氛围和丰富的资源,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物理选修3-1第2章第6节“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教材在实验中只给出了考虑问题的一些方面,具体的做法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另外教材为了突出探究的意思,给出了可供参考的两个方案,以显示探究的灵活性。,2、 突出“科学探究” ,强调过程与方法。,为了突出

11、科学探究的本质,避免对探究产生形而上学的认识,教材中没有单独设立“探究”的栏目。因为高中的科学探究较初中的科学探究更广泛、更丰富,如果设置这样一个栏目,似乎不是这个栏目的内容就不是探究了。其实,这套教材从整体上是以探究的思路展开的。 高中物理中的科学探究不全是实验探究,它比初中阶段的探究范围更广泛。为此,教材安排了几个典型的、没有实验活动的科学探究。例如物理必修2第5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第6章第6节“探究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等。,2、 突出“科学探究” ,强调过程与方法。,再如利用科学史情景的探究 本套教材刻意选择了三个典型案例:一是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见必修1第二章

12、第5节);二是牛顿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见必修2第七章第2、3节);三是法拉第的划时代的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这三个案例分别瞄准三个重大发现、三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从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映射出的科学精神、所展示的个人魅力。 利用科学史情景的探究教学,使科学史学习的过程变为科学探究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 利用科学史情景探究的教学设计是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课题,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的研究课题。 我们应该让孩子重蹈人类思想发展中的那种最关键的步子,当然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重蹈过去的无数个错误,而仅仅是重蹈关键性步子.”。,2、 突出“科学探究” ,强调过程与方法。,再如在必修

13、1“自由落体运动”中,要求学生测定反应时间。这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初中里已经做过介绍。学生马上拿出直尺,两个学生配合着进行测定。 在解决了两人反应时间长短比较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新问题:“如何测出反应时间?”学生经过讨论,提出了“下落的直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猜想。如何验证猜想?经过学生的充分思考讨论,明确了研究的方向,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各种不同的直尺下落快慢即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吗?如何验证自由落体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如何测出加速度?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设计了具体的实验方案,加以探究。 最后概括出我们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亲历了这一探究过

14、程,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3、 突出“情景创设 ” ,注重兴趣的培养和问题的提出。,教材十分注重情景创设,因为创设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去注意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3、 突出“情景创设 ” ,注重兴趣的培养。,引言 :,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体现和操作反映; 是把教师对教学过程认识的具体化; 是对教师教学操作过程的抽象。 也是排开教学过程中次要的、非本质的部分; 抽出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特征的部分而构成的; 能突出地表现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的因素、关系、状态和过程。 因此,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有利于我们教

15、师理念和行为的转变和调节,能更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需要体现新课程与科学探究的有机结合,而科学探究需要改变我们学生的学习方式。 而探究必须有一个探究的主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值得探究的问题。,五、教学模式,引言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主要环节: 1.创设问题情境 2.提出有效问题 3.组织学生活动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情境、问题、活动等教学方式展开教学,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也使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易于操作与把握。 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情境、问题、活动作为一个个的小的教学单元“微教学单元” “微教学单元”的主线就是问题,因而我们的课堂需要把教学

16、的内容转化为大量的问题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问题。,五、教学模式,主要探讨的内容:,一、为什么要提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 二、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三、如何提出有效问题? 四、如何组织学生活动? 五、问题为中心应关注哪些细节? 六、新课程理念下评价一堂好课有怎样的标准?,一、为什么要提出“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理论支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说过: 不是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十分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话。“既然思维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可疑的情境,所以思维仍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结果总是次要的,这是探究行动的手段。”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结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根据认知理论,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发展其思维的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