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43438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教教 案案课件 课题第 3 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型新授第课时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识记亚里士多德的成长历程, “柏拉图学院的头脑”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在哲学、生物、物理、逻辑、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 (三段论和中庸之道) 。亚历山大的家庭教师。吕克昂学院。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同一性,中庸思想。学习亚里士多德的求知精神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比较西方古希腊文化与东方中国文化,掌握文化的多样性。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与看待现实生活中的

2、诸多问题。2、过程与方法分析文字材料法,问题探究法、比较归纳法、讨论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形成,认识古代思想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态度及全新的人才观。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文化中的地位。教学重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及学术成就。教学难点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思想的继承和突破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庸之道。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教学过程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柏拉图的思想,那么在柏拉图之后希腊有出现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并且是和柏拉图有着师徒关系的,并且一些名

3、人评价说:p“古代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古希腊人的科学的杰出代表和改革者,古典时代最博学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 p黑格尔:“人类的导师”p罗素:“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这位人物是谁呢?这节课,我们主要看看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归纳亚里士多德的人生经历。出生御医家庭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离开雅典,从事科学研究成为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再次离开雅典逝世这样,亚里士多德完成了从北方小驹学院灵魂博学家的转变 1、家庭出身前 384 年出生于希腊小城斯塔吉拉的马其顿御医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颇受人敬重的御医,这使他经常有机会出入马其顿王宫

4、,接触到了广泛的文化知识,特别是这时的希腊哲学、文艺以及一般文化都已发展到可以作总结的时代,这种背景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7 岁,为了寻求智慧,他来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园学习。2、前 367 年,求学雅典,师从柏拉图探索真知的精神柏拉图 61 岁的时候,亚里士多德来到了学园。在柏拉图学园进修的二十年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和超凡的才华,他的许多观点代表着他那个时代有教养、有阅历的人的流行见解。他并不盲从,正如柏拉图所说:“亚里士多德士学园的头脑”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时,用这样的话来评价亚氏的一生:“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 ”这句话就是亚里士

5、多德的思想就是他的一生。亚里士多德的一生就是思考的一生,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亚氏之后近两千年,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有了这样一句话:“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用这样一句简短的话给思想家作了一个注脚:思考,是一个思想家的名片、通行证和墓志铭,也是思想家存在的唯一方式。他有一句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这句话说明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精神?尊师而不盲从这句话给我们今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怎样的启示?这种关于师生关系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作为学生来说,既要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又要敢于独立思考,突破老师观念的局限,勇于创新。这一点尤其值得同

6、学们学习。回归课文:学生举例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继承与突破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不放弃现实幸福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认识产生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举例“母鸡”柏拉图认为先有理念“母鸡” ,而后才有母鸡。亚里士多德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批评在柏拉图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以至于柏拉图经常善意地称他为“小驹” ,这个称呼的是因为小驹吃足了奶就会乱踢它的母亲。正是这种不迷信、不盲从、敢创新、善开拓的精神,使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3、前 347 年,离开雅典,从事科学研究(博学家)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当时

7、所能涉及的学科都做过研究,他在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众多学科中,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哲学:A 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的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这一观点使他“接近了唯物主义” ,但不彻底,常动摇于唯物和唯心主义之间。B 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

8、、小前提和结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 。所谓“中道” ,意即中庸,他认为宇宙间万物过了不好,不及也不好,在太过与不及之间就是最好。比如他说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勇敢并不是什么都不怕,有些该怕的东西就应该怕,不怕就是鲁莽,太怕就是怯懦,都不好,它的实质就是要求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应该以“理性”为行为准则,这一点和儒家思想中的中庸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我们今天处理人际关系和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4、前 343 年,成为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前 343 年,亚里士多德收到了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有一个儿子,但与其我

9、感谢神灵赐予我此子,还不如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不负于他未来的王国。 ”这样,亚里士多德荣幸地当上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这位王子就是后来继承马其顿王位并建立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为师期间,他一方面耐心教育亚历山大王子,终于造就了这位雄才伟略的旷世君主;另一方面,他利用优越的条件,继续研究哲学和各类科学,使他在学术与思想上进一步发展。5、前 335 年,重返雅典,创立学园前 336 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征服了整个希腊。而此时这位国王的老师并没有留在国王身边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回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并在那里讲学。吕克昂学

10、园虽然不像现在的学校那样正规,没有考试,不制定教学大纲,但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把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倾囊相授,并与学生进行交流。他口才很好,讲课时条理清楚,富有说服力,机智锋利、妙趣横生。他的教学方法别具一格,在吕克昂学园里,老师和学生经常漫步于花园亭台,一边散步,一边交流,师生相得,其乐融融,令人羡慕。喜欢一边讲学一边散步,非常随便,有一种潇洒飘逸、逍遥自在之感,因此被人称为“逍遥学派” 。6、前 323 年,再次离开雅典公元前 323 年,远征国外的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暴死。消息传到雅典,雅典反马其顿情绪立刻高涨。作为马其顿人和亚历山大老师双重身份的亚里士多德,自然而然地被推到民族冲突的风口浪尖。雅

11、典人以不敬神的罪名指控亚里士多德,亚氏的处境,比七十六年前的苏格拉底更加危险。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无所畏惧,从容赴死是潇洒的;有所珍惜,吝爱生命,有时弥足珍贵。亚里士多德没有像苏格拉底那样选择死亡,他挥泪离开了雅典,离开了他精心经营的吕克昂学园。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思想巨子,只要有逃生的机会,绝对不会甘心死于一帮异族的蠢货之手。但这次政治事件,毕竟给了亚里士多德以致命的打击,从此陷入孤寂落寞之中。第二年,亚氏病逝,终年 62 岁。有人说他死于胃病,也有人说他饮鸩自杀。7、前 322 年,逝世二、亚氏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我们学习了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那么

1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呢?(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政治学中的“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三、评价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一方面总结了古希腊文化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又建立了一些规范性的理论,在西方文化界产生了长久深刻的影响。“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著书立说的人” ,他系统的论著,分门

13、别类的讨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的作品是批判和发展的。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使他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局限:基本哲学观是徘徊与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间。体现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局限性。四、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1)哲学思想: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亚里士多德: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2)政治主张: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亚里士多德:法治优于人治五、关于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

14、 ,反对两极。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 “过犹不及” 。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亚里士多德这一课,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虽然亚里士多德的一生非常坎坷,但他一生都在不停地学习,思考。他对真理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尊师而不盲从,他为了真理而用于争辩,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众多领域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他对整个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令人惊叹,有人称他为“学者中的大师” ,有人称他为“所有真正思想家中的永恒巨人” ,他的深邃的思想,他的探索真理的精神,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课后反思对比、比较是历史学习很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布置课后作业孔子与亚里斯多德,让学生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伟人的成长之路有些地方是相通的,使得学生能有所借鉴。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