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42227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5.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章,考点一、地球的结构,考点: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发生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地震波的分类,纵波(P波),横波(S波),快,慢,固、液、气,固,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地幔,地核,地壳,17千米,2900千米,思考: 岩石圈的分布范围、厚度?,高 分 素 养 提 升,1.组成下图所示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D,2.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

2、图片。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A,考点二、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考点1: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遗迹的总称,化石只可能存在于哪类岩石中?,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矿石、矿床与地壳的关系,考点2:地壳物质循环,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C,地球上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读图回答(1)(2)题。,高 分 素 养 提 升,(1)有关图中字母所示内容,正确的 是(

3、 ) A.a是外力作用 B.b是冷却凝固 C.c是变质作用 D.d是高温熔化 (2)关于图中数字代表内容,正确的是( ) A.是沉积岩,板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 B.是岩浆岩,玄武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 C.是岩浆岩,花岗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 D.是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数字代表的岩石,C,B,二、地球表面形态,考点4:褶皱断层的判断方法及其构造地貌,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规律归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内力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外力作用,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

4、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1.直接法:,2.岩层新老法:,背斜:中间老两侧新 向斜:中间新两侧老,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下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主题1 地质构造分析及应用,高 分 素 养 提 升,B,典型例题读“西欧某地区地质分布图”,回答12题。,1该地地势特点是 ( )A中间低四周高 B地势平坦C中间高四周低 D西高东低,C,典型例题

5、读“西欧某地区地质分布图”,回答12题。,2从AC作一地质剖面,可判断此剖面的地质构造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B,为什么我们开采油气时一般选择背斜,开采煤、铁等矿产时往往选择向斜?油气一般保存在背斜构造的顶部;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会被侵蚀、搬运掉,而向斜中的矿石则容易被保留下来。如下图所示:,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2)利用背斜找油、气资源。,(3)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因为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易于开采。,(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背斜是隧洞的良好选址。,典型例题读右图

6、,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图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a处为向斜,b处为背斜Babcd岩层关系由新到老Cabcd岩层形成后曾发生地壳水平运动Dc岩层一般不含化石,C,典型例题读右图,回答34题。,4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A,【指点迷津】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区别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回答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

7、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真 题 考 向 探 究,考向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 1.(2016北京文综,4)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下题。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D,考向二 地质构造地貌的判断 2.(2015福建文综,9)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题。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背斜谷 B.背斜山 C.向斜谷 D.向斜山,A

8、,考向三 断块山地形的形成 3.(2012四川文综,1)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下题。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A,(2015浙江文综,5)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下题。,主题2 地质构造剖面图判读技巧,(常考的 类图像之六),高 分 素 养 提 升,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C,考向

9、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1.(2016浙江文综,56)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真 题 考 向 探 究,(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C,B,2.(2014山东文综,12

10、)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为观测点编号。下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完成下题。上图b中地质剖面示意图所示沉积岩层由老到新的顺序是( )A. B.C. D.,B,(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1.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考点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考点二: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而成的?,【特别提醒】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11、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1)生长边界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而消亡边界主要分布在沿海或大陆内部。 (2)赤道经过六大板块,自西向东依次为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3)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由大洋部分组成。而印度洋板块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和印度洋的一部分。,板块边界与板块分布的判断方法,(4)安第斯山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而落基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

12、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大西洋西部属于美洲板块,东南部属于非洲板块,东北部属于亚欧板块;印度洋的西南部属于非洲板块,北部和东部属于印度洋板块;北冰洋分属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高 分 素 养 提 升,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喜马拉雅山区 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A,考向一 山脉成因分析 1.(2015江苏地理)右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13、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真 题 考 向 探 究,C,考向二 板块分布的判断及应用 2.(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K岛处于( ),C,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3.(2014海南地理,17)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

14、扩散。P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A,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风化作用,【易错提示】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考点4:主要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

15、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外力作用规律性总结:,(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1)风向的判定,外力地貌的应用,(2)河流流向的判定,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下图)。图中的沙岭沙山(29.5N附近)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读图,完成下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