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40802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课件(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中国现实问题研究前沿报告(2005-200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成龙,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集2008,党史出版社2009年1月。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顾海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7、科学发展观研究程天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黄蓉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石仲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参考书目 1、江泽民文选1、2、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科学发展观学习

2、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毛泽东思想基本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1年。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5、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0年。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重要文献导读四十篇刘先春,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 7、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王微,航空工业出版社2009年4月。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成果庄福龄,人民出版社2004年。 9、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张国镛,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宋士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1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桑玉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 年。 1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肖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绪 论 第一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成果 1、关于中国革命究竟应当走什么道路的问题。,2、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的独创,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过渡时期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大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成果 1、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 3、关于改革的思想。 4、关于社会主

4、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的问题。这些新变化新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上一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剧变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冲击及其引起的国际格局的新变化。二是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出现、九十年代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态势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机遇和挑战。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许多新问题。,四是党的历史方位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

5、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要义是强调发展,强调科学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要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 4、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第二讲 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一、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是毛泽东对邓小平总体素质的评价。 1、照辨证法办事,是毛泽东对邓小平理论素质的评价。 2、比较顾全大局,是毛泽东对邓小平思想素质的评价。 3、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是毛泽东对邓小平政治素

6、质的评价。 4、办事比较果断,是毛泽东对邓小平工作作风的评价。,二、邓小平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1、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同志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晚年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第三讲 江泽民论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二、邓小平理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三、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四讲 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需要弄清楚的几个界限

7、一、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是不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二、讲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不是“文化大革命”中宣传的“第三个里程碑”。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是搞新的“凡是”。 四、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不是说这个理论完美无缺,而不需要再发展了。 五、大力宣传邓小平理论不是“大树特树”某一个人。,毛泽东思想研究专题 第一讲 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 历史进程及其特点 一、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初始时期(19411949) 1、1941年初,张如心的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较早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思想”。 2、1943年7月8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

8、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肯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论述了什么是毛泽东思想以及毛泽东思想是怎样产生的。,3、七大以后,影响较大的著作有:张如心的毛泽东思想与作风,黄浅的毛泽东思想的政治思想和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方法。 4、这个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特点:第一、从研究进程看,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个别人的行为走向全党的集体行为。第二、从研究内容看,侧重从政治上和理论上肯定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第三、从研究成果看,史料价值多于理论价值。第四、从研究对象看,基本上将毛泽东思想,看作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第五、从研究目的看,主要是树立毛泽东思想在党和人民思想意识中的主导地位。

9、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发展时期(19501965) 1、这个时期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代表作有:陈伯达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结合,张如心的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贡献、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贡献。 2、这个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特点:第一、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毛泽东思想的普及化服务。,第二、研究的成果的种类增加,篇幅有所扩大。第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趋于“左”倾。第四、个人崇拜在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中有所表露。 三、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受挫时期(19661978)这个时期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基本状况: 1、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基本上被政治宣传所取代。 2、几乎没有严肃客观的科学研究论著。

10、3、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和“文化大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四、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成熟时期(1979至今) (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拨乱反正阶段。这个阶段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特点是,重新起步,有创见的著述不多,多见的是政治性评论、生平介绍类、纪念回忆类的读物。 (二)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至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是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开拓性发展阶段 1、这个阶段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现状:第一、关于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问题的概括性,研究著作大批出版,主要有马齐彬、陈登才的浅谈毛泽东思想、熊复的毛泽东思想浅释、中共中央党校的毛泽东思想原

11、理讲话。第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的研究成为热点。主要著作有,郑德荣的毛泽东思想史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史稿(社会主义时期),刘梦义的毛泽东思想发展简史。第三、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专题性研究全面启动。第四、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业刊物、学术机构和团体相继创立。,2、这个阶段的研究特点:第一、围绕着历史决议有关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概括、评价展开论述。第二、综合性著述较多。第三、对领袖群体研究的著述较多。第四、以施拉姆的毛泽东为代表的国外研究译著逐渐增多。第五、对毛泽东完整的研究全方位展开。第六、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三)199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至今,是毛泽东思想研

12、究的深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特点是:第一、从研究的资料来看,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资料得到更加系统的整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文集、毛泽东军事文集等多卷本文献集相继出版。第二、从研究的层次看,出现了一批有较高理论价值的论著。主要有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第三、从研究的热点看,关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讨论,毛泽东思想理论来源的讨论,毛泽东思想新发展的研究,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成为,热点。第四、从研究成果的形式看,综合性的辞书、丛书相继出版,主要有陈至立的七卷本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郑必坚的毛泽东思想的拓展与

13、胜利丛书、李君如的毛泽东研究三部曲。第五、从研究的领域看,毛泽东著作的版本研究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刘跃进的毛泽东著作版本导论是这方面的新作。第六、从研究的方法看,更为注重比较研究。,第二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毛泽东研究概述 一、重要成果 1、重要专著。范守信的走历史必由之路,刘利华的两个里程碑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异同论,唐振南的刘少奇与毛泽东,易严的毛泽东与鲁迅,肖浩辉的毛泽东决策思想研究,王立胜的重新认识毛泽东,顾龙生的毛泽东经济评传。 2、原始资料和史料类的著述。中央文献出版社的毛泽东文集(68卷),吴冷西的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的建国以来毛泽东

14、文稿(1213卷)。,二、热点问题 1、关于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考 (1)王智的试析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中断的原因(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第三期 ) (2)魏宪明的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嬗变(毛泽东思想研究1999年第六期)。 (3)张静如、朱志敏的关于20世纪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一期) (4)王也扬的历史地看待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及其变化(党史研究2001年第三期)。,(5)王敦琴的毛泽东缘何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年第三期)。 2、关于毛泽东思想比较研究 (1)郭道晖的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与法制思想比较研究(法

15、学研究2000年第二期)。 (2)白明政的毛泽东与邓小平法治思想的一致性与不同点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四期)。 (3)成保良的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关于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比较研究(党史研究2001年第一期)。,(4)韩健鹏的关于20世纪中国发展道路历史反思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第四期)。 3、对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的不同看法 (1)沙建孙的土地革命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第四期)。 (2)许德波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没有形成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一期)。 (3)刘喜发、李亮的毛泽东思想形成标志之我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五期)。

16、,第三讲 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概述 一、研究概况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后期是介绍和初评阶段。 主要成果:1935年苏联在共产国际杂志上刊出毛泽东中国劳苦大众的领导者、美国记者文森特.希恩的个人的历史,是这个阶段的源头。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史沫特莱的中国震撼世界。日本岩村三千夫的毛泽东和毛泽东的思想及其发展、宫板宏的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池田诚的毛泽东的中国革命论。美国费正清的中国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康姆登的毛泽东的中国(延安整风文献)。,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高潮时期。 主要成果:日本西河毅的毛泽东评传、中西功的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思想、高桥亨的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背景、东京大学近代中国史研究会的毛泽东思想万岁、高桥勇治的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思想。伦敦大学施拉姆的毛泽东、毛泽东的政治思想、毛泽东的基本战术。密执安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毛泽东书目索引、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解放以后毛泽东著作目录索引。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是反思和重新评价阶段。 主要成果:编译的毛泽东著作有,美国高英茂的毛泽东建国后著作集、德国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