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240265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期末复习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鱼我所欲也,复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积累词汇,翻译句子。 2、能准确默写文中的重点句子。 3、能辨析作者的说理思路。 4、能判断出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5、深入体会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文学常识,箪(dn) 蹴(c) 羹(gng)死亦我所恶(w ),你会读吗?,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万种不辩礼仪而受之,通假字,“辟”通“避”,躲避。,“得” 通“

2、德”,感激。,“与” 通“欤”,语气词。,“乡”通“向”,从前。,“辩”通“辨”,辨别。,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占有。 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苟,苟且,随便。得,指拥有生命。 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假使。 贤者能勿丧耳 丧,丧失。耳,罢了。 蹴尔而与之: 踢。,重点文言词,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指高位厚禄。 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 妻妾之奉:侍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良,天性。 向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过去。,重点文言词,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3、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如人所想要得到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那么凡是可以求得生命的,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句子翻译,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天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从前

4、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擂台一,名句默写轻松填,1、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 4、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 。 5、当生与义不可两全的时候,众多见义勇为者用行动诠释 “ ”。 6、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 , !” 7、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 !”,义,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二者不可得兼,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贤者能勿丧耳,弗得则死,舍生而取义(

5、者也),舍生取义、嗟来之食,论点(设喻)鱼熊掌 舍生取义,论证(正面)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假设反面)莫甚于生者莫甚于死者,结论 所欲甚于生 所恶甚于死,义重于生,义重于死,舍生取义,结构提纲,比喻论证,对比 论证,类比论证,擂台二,内容理解我动脑,首先以 和 为喻,引出本文要论证的中心论点 (概括回答); 接着从正反两方面 (论证方法),论证为何要“舍生取义”,得出结论“义”是人的本性;最后从正反两方面 (论证方法),论证“义”重于“生”, 得出结论“舍义”是丧失本性。,鱼,讲道理(道理论证),舍生取义,熊掌,摆事实(举例论证),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比喻论证

6、,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检测练习我能行,擂台三,2、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处的“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的含义相同。,检测练习我能行,贤者,擂台三,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检测练习我能行,擂台三,“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4、请说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

7、下,应该舍生取义。(或直接摘录原文“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检测练习我能行,擂台三,5、简要概括作者在第段中阐述的观点。,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检测练习我能行,擂台三,拓展延伸显身手,1、你知道哪些与“舍生取义”意思相关的名句?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名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事例: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天祥宁死不肯降元。 刘胡兰面对铡刀毫不畏惧。 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擂台四,拓展延伸显身手,2、你能说说文中“舍生

8、取义”中的“义”与社会上哥们义气的“义”有什么不同吗?(限定50字以内),孟子的“义”指的是大义,正义,道义,它事关人民、民族、国家的利益。 而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有关的江湖义气。,擂台四,拓展延伸显身手,3、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擂台四,示例:(1)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2)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

9、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 鲁迅先生,用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敌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舍生取义典例,小试牛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1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廪丘:地名。养:供养之地。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丘:孔子,名丘。,擂台五,1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对比论证法。 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2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2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