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8237591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课件新人教版必修(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肝肾器官15年后或可靠3D打印实现移植 日前,来自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科学团队自主研发出一台生物材料3D打印机。通过这台打印机,使用水凝胶及人体活细胞作为材料,已经成功打印出较小比例的人类耳朵软骨组织、肝脏单元、肾脏单元、血管甚至人脸。在目前技术发展下,未来1520年,人类有可能拥有一个自身细胞打印的肝脏器官用于移植。 未来器官打印或者可以缓解肾脏、肝脏移植问题,但离开人体环境,如何在打印肝脏的同时解决肝脏内部循环的问题等,还需要多学科参与研究。 人体内的肝脏、肾脏等细胞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这就涉及“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趣 味 导 学,本 章 概 述,本章内容包括

2、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和内环境的稳态,重点内容是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 体液的成分及各种细胞外液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中的难点,学习时可通过示意图以及关系图进行分析归纳。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是个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可分解为调节机制、稳态的实质等来加强理解,而稳态的意义可通过某些稳态被破坏后的危害分析加以说明。,学 法 指 导,1注意运用图解法理解内环境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相互之间存在的联系,运用图解法理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各

3、个系统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2注意运用比较法区分血浆、血液、血清,血浆蛋白与血红蛋白,不同组织水肿的实质等易混知识。 3注意联系化学知识理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4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自 主 学 习,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概念:体内都含有以_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体液组成,水,2内环境 (1)概念:由_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2)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细胞外液,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组成,(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4、“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_。,蛋白质,2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1)渗透压 概念:是指溶液中_。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_。 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与渗透压的关系: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取决于_和_。,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的数目,越高,无机盐,蛋白质,Na,Cl,(2)酸碱度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_。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等离子有关。 (3)体温: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左右。,7.357.45,37,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体内细胞直接与_进行物质交

5、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参与。,内环境,1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对吗?为什么? 提示:对。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血液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吗? 提示:不是。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血细胞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不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偶尔一次用铁锨长时间劳动,手上容易起“水泡”。你知道“水泡”内的液体是什么吗? 提示:组织液。,?思考,新 知 解 读,知识点1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Y,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内液,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核液等。 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的液体称为

6、细胞外液,即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细胞液与细胞内液的区别: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属于细胞内液范畴。,(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尿道等有孔道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外界环境;其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泪液、尿液等不是体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2)血浆血液。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血液还包括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知识贴士,2内环境 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毛细血管分布于组织间隙中,当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时,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为细胞代谢提供营养物质;而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

7、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因此,组织液和血浆可以进行双向物质交换。,毛细淋巴管的功能是回收非正常情况下渗入组织液中的血浆蛋白等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不再回渗。因此,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 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端,其内的淋巴通过各级淋巴管,最后经淋巴管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因此,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也是单向的。 由此可见,机体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3各组成成分间的比较,4不同人体细胞所处内环境不同,(1)内环境的“内”和“外”是相对的,从整个人体角度来看,细胞外液是人体的内环境,从细胞角度来看细胞外液是细胞的外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相对于人体外

8、界环境来说的,相对于细胞来说是外环境。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 (2)体腔液、关节液虽然在体内,但它们已不在细胞之间不能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的原料,所以它们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或内环境)或体液。,知识贴士,(3)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但不是只有这三种,还有脑脊液等。 (4)血浆中的血细胞、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5)内环境是针对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或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2017天津一中期中)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有 ( ) 血红蛋白 葡萄糖 二氧化碳 钠离子 血浆蛋白 A B C D

9、解析 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血浆。只有存在于细胞外液中的成分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葡萄糖、二氧化碳、钠离子、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X,典例 1,D,迁移应用1 (2017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 )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淋巴、组织液 D内环境 解析 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作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占体液总量的三分之一。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B,1细胞外液的成分 (1)无机物 水

10、:含量最多,如血浆中含有90%的水。 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无机盐:如Na、K等,无机盐离子含量甚微,但是却不可缺少,如Cu2、Zn2等是某些酶发挥活性所必需的,碘是产生甲状腺激素所必需的。,知识点2 细胞外液的成分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Y,(2)有机物 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等。 代谢中间产物或废物:乳酸、尿素、尿酸等。 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递质等。 其他物质: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细胞能在细胞外液中正常地生活与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有关。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1)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如下

11、表所示):血浆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酸碱度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血浆的pH能保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含有的HCO、HPO等离子有关。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1)Na、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而K主要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 (2)人体血浆pH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2PO4Na2HPO4等。,知识贴士,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12、 ( ) A细胞外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 B血浆仅用来运输营养物质,不可以用来运输代谢废物 C从本质上看,细胞外液类似于海水 D细胞外液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 解析 细胞外液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水,A正确;血浆起运输作用,不仅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也可运输代谢废物,B错误;从本质上看,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C正确;细胞外液类似于盐溶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D正确。,X,典例 2,B,迁移应用2 下列有关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K和Cl浓度 C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

13、7.357.45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解析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方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B,内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媒介,与体内各系统间发生密不可分的功能联系,如下图:,知识点3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Y,(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的计算,可以结合下图来理解。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

14、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知识贴士,(1)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 (2)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组织细胞的线粒体。 (3)有关物质通过生物膜的层数的计算,可以结合下图来理解。由图可看出葡萄糖和氧气由外界到最终被细胞利用分别穿过了7层和11层生物膜。,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X,典例 3,C,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 D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 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图中、

15、依次需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完成。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废物。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迁移应用3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内的葡萄糖通过进入血液和淋巴 C表示重吸收作用 D表示的器官是皮肤,B,解析 能为内环境提供O2并排出CO2,因此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内的葡萄糖通过只能进入血液;是泌尿系统,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保护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出代谢废物,表示的器官是皮肤。,知 识 构 建,问 题 释 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