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234690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初三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授课时间 3 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疏通文句,理解文意。学习目标 2:通过大量的朗读点拨与指导,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人物形象。学习目标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学习重难点疏通文意,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教学过程设计(教案)第一课时(预习指导课) (一)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熟读课文,对照注释能大概地读懂全文,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2、借助工具:再读课文,借助古汉语词典、学习资料等工具书,对不懂的词句再次进行研究,能准确

2、地翻译全文。3、小组交流:三读课文,形成共识,能流利地翻译全文。(二)词句过关 1、自由背诵:自由识记、背诵重要的文言词汇或句子翻译。2、检测过关:对照本课文言学案,自测过关(三)自编练习(仅限 A 组同学编题,编好后要附上答案;B、c 组只负责做题)1、在原文中找出一组同义词。2、在原文中找出两组一词多义 3、在原文中找出两组古今异义 4、在原文中找出三个你认为容易译错的重要词语。5、在原文中找出三句你认为容易译错的句子。6、在原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的特点的词 7、提出两个疑问第二、三课时(展示课)一、预习展示 1、在原文中找出一组同义词。2、在原文中找出两组一词

3、多义 3、在原文中找出两组古今异义 4、在原文中找出三个你认为容易译错的重要词语。5、在原文中找出三句你认为容易译错的句子。6、在原文中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推动故事的发展和表现人物特点的词二、质疑点拨 1、在邹忌“闺中比美”的过程中,其妻、妾、客人回答有什么异同?请品读相关语句,体会并比较分析一下。2、邹忌就“吾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先是三问(问妻、问妾、问客人) ,再是亲自比对(“孰视之” “窥镜而自视” ) ,然后又“暮寝而思之” ,最后恍悟大家都因为不同的目的而说了假话。由引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3、想一想,假如邹忌直接跑去对齐王说:“王之蔽甚矣” ,然后再阐明理由,好吗?为什么?他是怎样做的?4、邹忌进谏的效果如何?你从哪里看出的?以上问题,学生通过读文,并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便可回答。三、合作交流 1、标题为“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一段却写邹忌比美的事情,这是不是跑题了?如果不是,那有何作用?2、最后一段写齐王肯定了邹忌的进谏。按理说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事就可以告以段落了。可为什么还详写了齐王下令和下令后的效果?此二问,意在让学生明白构思的巧妙。学生思考作答,教师予以点拨。四、学以致用 1、邹忌劝说齐王的方式方法对于我们劝说别人有什么启示?2、学习本文,你还得到了哪些启示?五、当堂训练课外文言文:成侯邹忌为齐相我的成功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