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822583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精)(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4,二、交通运输布局,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5,三、交通运输建设的意义以南昆铁路为例,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6,真题1 (2011年大纲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 下图。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 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 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 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 工业

2、基地。据此完成(1)(2)题。,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7,(1)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濒临五大湖,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8,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2)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点石成金】 试题以芝加哥经济发展为主线考查不同阶段地域联系方式 的变化及其影响,意在考查用动态、变化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对应的能力,要求主要为对关键信息的认定与推理能力。第

3、(1)题,文字材料提示“1848 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 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说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 主导区位条件是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即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第(2)题,1848年以后,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 生产部门;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这说明,20世纪 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答案】 (1)D (2)A,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9,真题2 (2011年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

4、石油天然气化工 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0,【点石成金】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其特点,其立意是根据具体 情境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并调动所学阐释其合理性。解答试题要结合运输对 象简明、全面地说明管道运输的特点。,【答案】 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较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能 高,占地较少。,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1,真题3 (2009年北京卷)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向,在增进各 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 下列问题。,在欧盟前

5、身“欧洲煤钢联营”成员国中,德国煤矿资源丰富,法国铁矿资源 丰富。该组织的成立大大提高了两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2,说出德法两国之间煤和铁矿石的主要运输方式及其优势。,【点石成金】 本题考查根据运输需求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对货物性质的 理解和图示信息的获取是题目主要的考核目标。煤和铁矿石属于大宗笨重 货物,为降低运费适于水运和铁路运输。,【答案】 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3,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4,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3.采用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

6、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 便宜,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5,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6,例1 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示线路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输电线路 B.水路交通线路,C.铁路运输线路 D.管道运输线路,(2)下列说法符合图示运输方式特点的是 ( ),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7,A.机动灵活 B.损耗小、连续性强,C.运量大、投资少 D.速度快、效率高,【解析】 图示为我国川气东送线路,天然气主要通过管道运输。管道运输 的特点是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好,连续性强

7、和管理 方便。,【答案】 (1)D (2)B,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8,例2 果蔬宅配是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订购水果、蔬菜类农产品,并在指 定时间、指定地点获得相关物品的服务。读某果蔬宅配公司组织结构及流 程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 ),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19,商务订购平台 果蔬种植基地 客户 果蔬宅配中心,A. B.,C. D.,(2)该果蔬宅配中心的空间位置应 ( ),A.接近居民区 B.接近果蔬种植基地,C.接近网络公司 D.接近农贸市场,【解析】 根据流程图中前后环节及图中信息提示进行推理判断。果蔬宅 配中心主要承担新鲜水果、蔬

8、菜的配送,因此要接近居民区,以降低成本。,【答案】 (1)C (2)A,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0,真题1 (2011年大纲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 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1)(3)题。,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1,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2)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3)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点石成

9、金】 以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图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及其 影响,突出关键信息在思维中的价值,对信息获取与推理能力的要求较高。 景观图所示高速铁路地处平原地区是解答整个题组的关键信息。第(1)题, 高速运行必然需要平坦地形作保障,这是景观图中最明显的信息。第(2)题,(1)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2,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为节约耕地,高速铁路以桥代路。第(3)题, 成都上海、兰州北京跨越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沿线地势起伏大, 影响列车运行速度,耗时较多;杭州上海距离过近,民航的客运市场竞争 力原本不大;武汉广州距离较远,

10、客流量大,且主要通过平原地区,线路平 直,高速省时。,【答案】 (1)A (2)B (3)A,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3,真题2 (2011年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4,(1)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2)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 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点石成金】 该题依托区域图考查交通运输线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区位因 素,图文信息的获取、整合及综合分析阐释地理成因是本题最主要的考核目 标。第(1)题,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

11、广布,不利于修建公路、铁路 等地面交通设施。人口稀少,城市间距离较远,且晴天多,适宜发展航空运输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规模较大,需要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便捷的交通及广阔 的消费市场等条件。第(2)题,乙城市为郑州,位于华北平原,距离我国商品粮 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较近,粮食丰富;人口稠密,市场广阔;郑州是 京广、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粮食;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较一般城市 的资金、仓储、信息条件好,利于粮食交易。,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5,【答案】 (1)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 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

12、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2)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 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 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 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6,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其关系,交通运输线的布局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 (运输需求)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和人口的分布等,是交通运输线布局的决定 性因素,自然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影响选线,科技因素是保证。,第

13、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7,(2)分析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思维线索,宏观方面:交通线的建设主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需要(资源开发与调配、促进 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合理布局交通网等),自然因 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影响线路的选择(趋利避害,减少工程量,如尽 量选择平原或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地形);科技是保障,可 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制约。,微观方面:不同性质和等级的线路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如铁路、高速公 路一般要求线路平直,而一般性公路可选择沿等高线延伸或走“之”字形爬 坡;国道以直达运输为主,而地方性公路则要尽量多连接一些居民点;管道尽 可能利用现有管

14、道,充分考虑沿线油气供应地和消费市场,尽量避开山脉、 河流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当然,方便快捷、少占好地、减少对居民区的 不必要干扰是共同的原则。,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运输需求)来分析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8,。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如分析青藏铁 路建设的区位条件:促进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的稳定 和安全。完善全国铁路网,激活兰青线。促进西藏的资源开发,特别是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上克服了冻土的难关。,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1)港口、航空港、车站等是客货流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 节,

15、是交通运输网中的点。不同类型的点形成的区位因素和选址要求均不 同,下面以港口、汽车站、航空港为例加以说明。,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29,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0,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1,(2)图解港口区位因素分析模型,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2,例1 舟山跨海大桥于2009年12月25日试通车,舟山进入“半岛时代”,这座 富裕的岛屿的生产力也将得到第二次大解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不是舟山大桥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3,A.台风 B.海水腐蚀 C.冬季积雪 D.地震,(2)宁波舟山港近年来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 ( ),

16、A.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大,B.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C.上海港的辐射带动作用,D.旅游业发展迅速,运输量剧增,【解析】 第(1)题,浙江舟山大桥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海水腐 蚀性强;该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些都是大桥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第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作为中心城市,宁波的交通运输网络发展迅速,拓展了 港口经济腹地。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只是适宜建港的自然条件,而港口的 发展主要取决于腹地范围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答案】 (1)C (2)A,第一节,单元整合,第二节,34,例2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对促进两 地及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意义。下图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 图,初步规划有线、线两种方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