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宜春中医院严亚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第四章 肺部炎症,一、大叶性肺炎 二、支气管肺炎 三、支原体肺炎 四、间质性肺炎 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六、肺炎性假瘤 七、肺脓肿 八、艾滋病的肺部感染,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由肺炎双球菌引起,好发冬春季,多见于青壮年 临床特征: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铁锈色痰 病理分期及相应的CT表现,充血期(发病后12-24小时): 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浆液渗出,充血期: 早期无阳性发现,或只表现病变区肺纹理增多,透明度略低,或稍高的模糊影.,病理分期,CT表现,一、大叶性肺炎,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病理分期 红肝样变期(2-3天): 病变发展至实变期,大量纤维蛋白及红、白细胞等渗出,使肺组织变硬 灰肝样变期(4-6天): 肺泡内红细胞减少,代之以大量的白细胞,切面呈灰色,CT表现 实变期: 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病变累及肺的一部分,其边缘模糊可见支气管气像炎症累及的范围不同,CT表现也不一样,随解剖区域不一样,,病理分期 消散期(7天后) 炎性渗出物逐渐被吸收,消散,肺泡重新充气,CT表现 消散期: 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先从边缘开始,消散是不均匀的,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片状影,分布不规则。
进一步吸收,呈少量索条状影或完全消散,病变的吸收晚于症状的好转 两周内吸收完,少数时间较长,1~2月. 偶可机化成机化性肺炎,,Case 1 大叶性分布,Case 2,Case 3,Case 4 肺段性分布,,【诊断与鉴别诊断】病史、影像表现均具特征,诊断不难鉴别诊断:,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一、大叶性肺炎,急性期,消散期,,,上叶——干酪性肺炎,下叶——胸膜炎,中叶——肺不张,肺结核,节段性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一、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原发综合征,干酪性肺炎,包裹性积液,,,二、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常为链球菌,葡球菌,肺炎双球菌感染 多见于婴幼儿、老年、体弱或术后并发症 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可发展为小叶性肺炎 病理:小叶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症浸润,以及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合病变;小叶支气管腔闭塞,引起小叶性肺气肿、小叶性肺不张 范围:小叶性的,可融合成片,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CT表现:两肺中、下野,中内带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及周围间质的炎变,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小片状、大片状阴影:小叶性渗出与实变或不张,沿肺纹分布的斑片状模糊致密影,密度不均,可融合成片 1~2cm小圆形透亮影:小叶性肺气肿二、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诊断与鉴别诊断】 典型临床、X线表现可诊断 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均可引起支气管肺炎,仅根据影像学表现,难于鉴别支气管肺炎的病原性质 CT检查目的:解决迁延、反复者有无并发支扩,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病因病理】 由肺炎支原体导致肺泡和间质炎症病变,引起肺间质的充血、水肿和多核细胞浸润1、炎性浸润沿支气管、肺血管周围发展,以致达肺泡间隔(肺间质 肺泡)2、病变可累及小叶、肺段到大叶3、1~2周吸收,有自限性;严重者可引起肺实质的广泛出血和渗出临床表现】 小儿及成人均可患病,冬春及夏秋之交多发,发病季节因地区而异轻者临床症状多较轻微 仅重症可有,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轻者,,疲乏感,低热,咳嗽,咳少量白色粘液痰,,高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痰/鼻/喉试子培养可获支原体;发病后2~3周红细胞冷凝集试验比值大于1:32,可达1:64;血沉普遍增快,【影像学表现】1.早期:双肺纹理增多、模糊与网状阴影,以间质病变为主,与病毒性肺炎、机遇性肺炎等无法区别。
2.中下肺野渗出影:磨玻璃影,密度不均,常呈单侧 3.一个肺叶或肺段实变,但边缘模糊呈网状结节状,无清晰的分界,常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并随症状的吸收而缩小或消失 4.并发症较多,尤其胸膜炎的发生率高 5.一般2周左右消散,不超过4-6周可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渗出实变期,转归期,早期,,32岁女性,两下叶大片实变影,斑片状磨玻璃样影(黑箭头),小结节影(白箭头)右肺中叶、左舌段磨玻璃样密度影并小斑片状实变影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男性,15岁右肺中叶磨玻璃样密度影并外缘实变影女性,27岁 纵隔淋巴结肿大 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两肺下叶磨玻璃样密度影并胸膜下实变灶,,两肺下叶斑片状、大片状实变影,灶周磨玻璃样密度影,经治疗后病灶磨玻璃样密度影有吸收,而中叶实变影密度增高,,【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鉴别诊断: 与浸润型肺结核鉴别:支原体肺炎一般短期可吸收,而后者抗痨治疗后2-3月才能吸收,所以短期X线随访可鉴别。
与过敏性肺炎鉴别:短期随访中,后者的吸收更为迅速,加以血液中有嗜酸粒细胞计数的增高可作为鉴别参考 与细菌性肺炎鉴别:起病急,症状重,白细胞升高,炎性渗出影密度高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三、支原体肺炎,,影像学征象,症状较轻,体征较少,白细胞计数不高,支原体抗体阳性,冷凝集试验阳性,,四、间质性肺炎,【病因与病理】 系肺间质的炎症,即支气管壁、支气管周围的间质组织、肺泡壁为主的肺间质的炎症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可沿着淋巴管扩展 感染性间质性肺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以病毒感染所致者多见,小儿多见,常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或流行性感染等急性传染病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四、间质性肺炎,【病因与病理】 病理特征:⑴、主要累及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肺泡壁、小叶间隔等肺间质,肺泡不或很少受累;⑵、通常继发于支气管炎,炎症累及支气管壁扩展至支气管周围组织;⑶、肺间质有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⑷、可引起细支气管狭窄或闭塞, 可致局限性肺气肿或肺不张;⑸、 慢性者可发生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发展为肺间质纤维化或并发支气管扩张。
临床表现】 急性传染病症状(起病急、头痛、高热、乏力) 气急 发绀 咳嗽 鼻翼扇动 体征少*!由于婴幼儿肺间质组织发育良好,血供丰富,肺泡弹力组织不发达,故当间质发生炎症时,呼吸急促等缺氧症状更明显,四、间质性肺炎,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CT影像学表现】早期:肺纹理增粗,呈不规则走行,伴有磨玻璃样阴影后期:肺纹理增粗更明显,范围更广,伴有斑片状阴影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四、间质性肺炎,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常规CT,高分辨力CT,网状影,,,小叶间隔、叶间胸膜增厚 小片状或结节状影 小叶肺气肿或肺不张,两肺野弥漫性分布 以下肺野明显,,,四、间质性肺炎,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纹理增多,网状及小结节状影、肺气肿 对称性 病因较多(如结缔组织疾病、尘肺、朗汉氏细胞增生症、结节病等),影像学表现可相似,应结合临床进行鉴别诊断粟粒状影需与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四、间质性肺炎,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鼻腔淋巴瘤患者,,类天疱疮 h16199,,思考题,大叶性肺炎CT表现,支气管肺炎CT表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
病因——SARS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病理】病理特征,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肺毛细血管高度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水肿、炎细胞浸润等非特异性炎症改变,肺泡间隔明显增宽、破坏,肺泡腔内渗出物显著机化,,,,,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泡上皮的大量脱落,,透明膜形成,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临床症状】,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SARS,,发热,头痛、胸痛、全身关节肌肉酸痛,咳嗽,干咳少痰,偶有血丝,肺部体征不明显,,早期 (第一周),进展期(第二周),恢复期(第三周),,【CT影像学表现】 磨玻璃样密度影——灶内可见血管纹理 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质增厚 胸膜下细线影 网状影—— “ 碎石路征 ”:磨玻璃影内广泛性网状影 少数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小支气管扩张征象,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病变演变过程: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两肺磨玻璃样影 明显吸收,,,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鉴别诊断:SARS的影像学表现与肺部其他炎性病变表现有相似之处,需与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军团菌肺炎等鉴别。
五、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早期单发,小片状磨玻璃样密度影,迅速发展为多叶、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影,疫情接触史、高热、进展快、白细胞不增高或降低、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肺炎性假瘤为增生性炎症,由多种细胞组成并有纤维化,形成肿瘤样团块,而非真性肿瘤 [病因病理] 肺部炎性假瘤是某些非特异炎症增生如机化性肺炎的机化过程进一步发展,在病灶周围有或无的纤维包膜导致的肺内肿瘤样病变、病理上为多种细胞成分的肉芽肿结构根据组织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组织细胞增生型、乳头状增生型、浆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硬化血管瘤型六、肺炎性假瘤,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病理】炎性假瘤与机化性肺炎、慢性炎症有些不同: 炎性假瘤 肉眼观呈肿瘤样增生性炎症,为慢性炎症的一种特殊大体形态 机化性肺炎 炎症的转归,炎症区域为纤维结缔组织替代 慢性炎症 依照临床病史长短来划分,以增生变化为主,六、肺炎性假瘤,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临床表现】 30-40岁多见,男多于女。
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少见病史中有急性炎症阶段,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六、肺炎性假瘤,第四章 肺部炎症,呼吸系统CT影像诊断 (P 175-256),,【影像学表现】 单发、肺表浅部位多见,直径多小于5cm 圆形、椭圆形高密度影,肺窗及纵膈窗所显示的形态大小比较一致 病变密度比较均匀,少数肿块内有不规则钙化、小空洞或,淋巴细胞型肿块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边缘清楚而光滑,少数边缘可毛糙或毛刺样改变周围肺组织受压移位,有时可见不规则条索影 增强扫描较显著均匀强化,少数肿块周围强化或不强化 少数可见同侧肺门及纵膈淋巴结轻度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