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187378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书籍制度帛书经折旋风(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卷轴制度,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发展,卷轴制度书籍,包括两种形式帛书纸卷书,帛书,一、帛书起源和历史,简册的缺陷: 1、 因编绳散断,容易导致 “脱简”“错简” 2、体大质重,不但阅读与携带 帛书优点: 1、缣帛持柔韧,吸墨性强,便 于书写,便于阅读、收藏和携带 2、帛书的篇幅宽长,书写时可据书籍内容长短裁剪,不会有简册散断错乱的毛病。 3、丝织品的发明和加工,出现时间:至迟在春秋战国文献中,已时常见关于帛书的记 述。 王国维:“则以帛书至迟亦当在周季。” 目前发现的帛书,大多出于汉代。 1949年长沙子弹库发现的画了十二神像的楚帛书。 19731974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帛书“篆

2、书阴阳五行” 秦汉时期,普遍应用于书写。 魏晋以来,纸已普及,“素贵纸贱”。 -由于丝织品比较昂贵,未有一个独立使用阶段。前期伴随竹木简,后期因纸书兴起而衰落。历时也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前8前7世纪 -后3-4世纪),二、帛书的形制 帛是丝织品的通称。分缯、绢、绮、缣、绨、纨等数十种名称。 成品长度不一,标准长尺度是40尺。可根据抄写内容的长短缝接和裁剪。宽度也不一。 书写格式,往往仿照简册。大题在下,小题在上。两书之间用小黑方块以示区别。,朱丝栏 乌丝栏-为使各行文字书写整齐,帛书仿照简册形制, 用朱笔或墨笔画了界栏。当帛书盛行以后,为了使用方便和美观,有人用赤赤丝或黑丝事先在缣帛上织出界栏

3、,如同今日稿纸,专供书,后写之用人称之为“朱 丝栏”“乌丝栏”,朱丝栏,乌丝栏,多以卷束收藏,卷比册小,一册中可有若干卷。因帛书与纸质软而薄,卷的时候需要一个轴,粘连在卷子的末端,以此为中心,从左到右。这就是 卷轴形制书籍。轴比卷子约长,早期是竹木片,后来通用漆木,王公贵族,用琉璃,象牙,玳瑁,珊瑚等。,三、纸的发明和使用 东汉蔡伦造纸,天下咸称“蔡侯纸”。 之前所谓的纸,时常是丝绵质地的,是在漂丝制衣过程中无意发现的副产品。(动物纤维) 也的文献说明,在此之前也已开始制造植物纤维纸了。(甘肃天放马滩汉纸前176-前141 西汉)1965年,新疆吐鲁番一座佛塔遗址中,发现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孙

4、权传(3-4世纪 ),可以算是我国现存可见的最早纸本书籍。,四、纸卷的形制 初期:卷轴(见帛书卷轴)发展更趋周密 。 补充:多纸卷时在纸卷连接处的钤印或署名,称为印缝,押缝,款缝等。 卷子一般一面写,经书的注疏往往抄写背面,叫“背书” 注解写在天头上的叫“眉批”。写在正文行中,叫“夹注” 【大小字体(低一两格,或接在正文下,可能产生“错简”),或朱黑两色笔(后来套色印刷的先驱)以区别】 开首低两行,然后写篇名,书名,小题在上,大题在下-至唐代先写大题,再写小题,篇句书名后,写著作人姓名,有时写上官衔。,全篇之后写本篇或本章的名次、次第,或抄写人姓名,年月日。末端空两行,以备抄书人将抄书的缘由、

5、经过、感想写出来。这就是题记。后世书籍的跋尾也由此来。有的还注明校注者,审定者,装帧者姓名和用纸数。 “黄卷”:用黄色纸写书。是用黄檗(柏)汁染过的,颜色发黄,以防虫蛀。 写错修改:简册用刮削。纸卷曾用纸贴,粉涂,效果不理想。发明用雌黄(鸡冠石)来涂改。颜色与黄氏相仿。“信口雌黄”-讽刺那些信口开河或妄加评论者。,其他保护:卷头留空白“赘简”;加“包首”(又叫“包头”,或用坚硬的纸,或仿帛书,可用丝织品,叫“褾”),用“带”捆扎。“帙”(书衣)保护。轴头挂一小牌子,上写书名和卷次,叫“签”,多的象牙制成 ,叫“牙签”。,五、卷轴形制的演进-由卷轴到折叠 卷轴缺点:卷轴较长,阅读时边拉开,边读,边卷。不便于临时查阅某些章节。经折装-将卷轴形制进行改进,一正一反地折叠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卷子前面或后面加上较硬的氏,以免书籍损坏,这样就成了一叠书,这种折叠而成的“折本”与印度传过来的梵文佛经的装帧形式有些像,所以又称为“经折装”或“梵夹装”。,旋风装-将一张大纸作为书皮,将写了字的单页紧贴在卷上,鳞次相错,自右至左贴粘,卷起便成卷轴,打开卷成书籍。俗称“龙鳞装”、“旋风叶子”,出现在唐代,是书籍向册页装帧的过渡形态。叶-即今天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