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8396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呼吸 护理(医学)(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1,前测,(1997)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减少: A 阻断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导 B 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 C 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D 心舒末期容积增加 E 由平卧转为站立 (2004)男性,64岁,在抗洪抢险一线,突获悉其母病故后当日发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糖尿病10年、吸烟40余年。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是: A 劳累及情绪激动 B 高血压病 C 糖尿病 D 动脉硬化 E 吸烟过量,2,前测,简答题 简述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效应和生理意义。 夹闭颈总动脉、刺激减压神经、刺激迷走神经,家兔血压如何变化及其机制。 主动思考 从整体和细胞分子角度,分析高血压治疗药物的作用靶

2、点 依据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分析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因素,3,呼吸(respiration),气体:机体外界环境 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 组织换气,4,第二节 肺通气,5,病例气胸,6,患者男性,64岁,因车祸急诊入院。患者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声音微弱。检查见血压82/54 mmHg;右胸部大面积皮下瘀斑,右侧胸廓饱满,气管左移,呼吸时胸廓运动减弱,腹部起伏增强。胸部X线见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右第15肋骨骨折,右肺部分萎陷,右胸腔少量积血,纵膈向左移。,案例问题,7,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患者呼吸时胸部和腹部运动异常的原因? 呼吸运动 右肺萎陷的原因 胸膜

3、腔内压力及其生理作用,学习目标,8,了解呼吸的环节 掌握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和原动力 熟悉呼吸运动的分类及特点 掌握胸膜腔内压的形成、生理意义,一、肺通气的动力,9,直接动力:肺内压-大气压 原动力: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节律性扩张和缩小(呼吸运动) 肺的扩大和缩小 吸气运动 呼气运动,呼吸运动的型式,10,根据深度不同 平静呼吸(1218次/分) 吸气主动,呼气被动 用力呼吸 吸气主动,呼气主动 根据参与的主要肌群不同 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以膈肌为主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以肋间外肌为主,胸膜腔内压,11,胸膜腔内负压 -肺回缩力 胸廓

4、的自然容积 肺的自然容积 胸膜腔密闭 气胸(pnermothorax) 生理意义 维持肺的扩张状态 促进静脉血和淋巴回流,案例问题,12,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呼吸困难? 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 患者呼吸时胸部和腹部运动异常的原因? 呼吸运动 右肺萎陷的原因 胸膜腔内压力及其生理作用,小结,13,知识点1:肺通气的动力 记忆:肺通气的直接动力、原动力;呼吸运动的分类,平静呼吸、用力呼吸的特点 理解:肺通气过程中肺内压变化 应用:肺通气动力异常导致的呼吸困难;呼吸运动异常 知识点2:胸膜腔内压 记忆:胸膜腔负压的形成机制 理解:呼吸时胸膜腔负压的变化;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 应用:气胸对机体的影响,二、肺通

5、气的阻力,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病例哮喘,15,患者女性,22岁。有很长的哮喘发作史,由于严重的呼吸困难送入医院急诊室。此时发作的哮喘不能用平常自备的抗组胺药物控制。患者呼吸困难,非常焦虑,有轻微的发绀、出汗、气喘,心率120次/分。输氧和应用肾上腺素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患者不发作时,呼吸功能基本正常,此时患者吸入组胺或者乙酰甲胆碱后,反映呼气指标显著下降(支气管激发试验)。,案例问题,16,哮喘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 肺通气阻力 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哮喘?组胺和乙酰甲胆

6、碱为什么能够诱发哮喘发作? 消化道平滑肌的神经体液调控 都有哪些指标可反映肺通气功能?患者可能有哪些指标的异常?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学习目标,17,了解肺通气阻力的分类 掌握肺弹性阻力对呼吸的作用、来源,以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细胞、主要成分、生理意义 熟悉胸廓弹性阻力对呼吸的作用 熟悉气道阻力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了解肺容积和肺容量的组成 熟悉潮气量的概念、余气量的临床意义、功能余气量的生理意义;掌握用力呼气量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肺通气量;掌握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意义,二、肺通气的阻力,18,弹性阻力(70%) 肺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顺应性=1/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30%) 气道

7、阻力 惯性阻力 组织的黏滞阻力,肺的弹性阻力,19,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 肺自身的弹性成分(1/3) 肺泡表面张力(2/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型肺泡上皮细胞 二棕榈酰卵磷脂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有利于肺扩张 维持肺泡的稳定性 P(肺泡内压强)=2T(表面张力)/r(肺泡半径) 防止肺水肿,20,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成分,21,非弹性阻力,惯性阻力(inertial resistance) 黏滞阻力(viscous resistance) 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 8090% 气道管径,22,气道阻力,气道管径的影响因素 神经调节 迷走神经:收缩气道平滑肌 交感神经

8、:舒张气道平滑肌 体液调节 舒张因素:儿茶酚胺,前列腺素E2 收缩因素:前列腺素F2,组胺,白三烯,CO2,23,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24,肺容积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400600ml 补吸气量 15002000ml 补呼气量 9001200ml 残气量 10001500ml,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 缓冲呼吸过程中肺泡内气体分压的变化幅度 肺活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 男性:3500ml;女性:2500ml 用力肺活量 用力呼气量 肺总量,肺容量,25,肺通气量,26,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69L/分钟)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

9、-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案例问题,27,哮喘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 肺通气阻力 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为什么可以用于治疗哮喘?组胺和乙酰甲胆碱为什么能够诱发哮喘发作? 消化道平滑肌的神经体液调控 都有哪些指标可反映肺通气功能?患者可能有哪些指标的异常? 肺通气功能的评价,主动思考,28,依据心输出量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分析心衰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原因。 依据气道平滑肌的调节,分析都有哪些靶点可用于治疗哮喘。,小结,29,知识点3:肺通气的阻力 记忆:肺弹性阻力的来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主要成分、作用;气道阻力与气道半径的关系以及调节 理解:肺弹性阻力和胸廓弹

10、性阻力对呼吸的影响;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应用:哮喘的药物治疗 知识点4: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记忆:潮气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的概念 理解:功能余气量、肺泡通气量的生理意义 应用:评价指标的临床意义,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30,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前测,(1992)如果紧闭声门用力呼气,胸内压将升高到100mmHg左右,可以引起下列哪些变化: A 右心室输出量增加 B 左心室输出量减少 C 体循环动脉压下降 D 心率减慢

11、 (2013)引起气道阻力增加的调节因素有: A 迷走神经兴奋 B 交感神经兴奋 C 气流速度加快 D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31,前测,名词解释 潮气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肺泡通气量 主动思考 依据心输出量和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分析心衰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原因。 依据气道平滑肌的调节,分析都有哪些靶点可用于治疗哮喘。,32,病例肺炎,33,患者男性,35岁。因为咳嗽和呼吸短促就诊。胸片显示左肺大量渗出,诊断为肺炎。患者呼吸空气时PaO2是52 mmHg,PaCO2是39 mmHg,pH是7.42,每分通气量是12 L/min。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同时给患者

12、吸95%氧浓度的空气后, PaO2是65 mmHg,PaCO2是35 mmHg,pH是7.46。,案例问题,34,患者PaO2、PaCO2是否正常?为什么? 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吸氧后患者的PaO2分压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气体交换的原理 患者吸氧前后PaCO2降低和pH升高的原因? 酸碱平衡的维持,学习目标,35,了解气体交换的方式、影响因素 熟悉O2和CO2气体扩散速率的差异及其原因 熟悉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掌握通气/血流比值的概念、生理意义以及异常对机体的影响,一、气体交换的原理,36,交换方式:单纯扩散 交换动力:分压差,一、气体交换的原理,37,气体扩散速率,肺换气过程,二、肺换气,38,

13、影响肺换气的因素,39,呼吸膜的厚度 呼吸膜的面积,影响肺换气的因素,40,通气/血流比值(0.84) 肺泡通气量(4.2L/分钟)/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5/分钟) 0.84 肺泡无效腔增大,案例问题,41,患者PaO2、PaCO2是否正常?为什么? 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吸氧后患者的PaO2分压改善的原因是什么? 气体交换的原理 患者吸氧前后PaCO2降低和pH升高的原因? 酸碱平衡的维持,小结,42,知识点5:肺换气 记忆:气体交换的方式、动力,气体扩散速率的影响因素;肺换气的影响因素 理解:O2和CO2气体扩散速率的差异及其原因;通气/血流比值异常对机体的影响 应用:肺部疾病对肺换气的影

14、响以及改善换气功能的治疗,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论语子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季氏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病例一氧化碳中毒,44,患者女性,25岁,因天气寒冷,用煤球生火,关窗取暖。同室人员下夜班后闻到室内有浓烈煤烟味,呼唤患者不醒。随即将患者送入医院。患者口唇樱桃红色;张口呼吸,节律不齐;对针刺反应弱,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睫反射减弱;血压96/63 mmHg,心率62次/分。紧急吸入100%纯氧后,血气分析显示:PaO2=190 mmHg,PaCO2=36 mmHg,pH= 7.47,动脉血氧饱和度=70%

15、,COHb=30%。,案例问题,45,CO中毒患者缺氧为何不出现紫绀,反而口唇呈樱桃红色? 紫绀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什么是动脉血氧饱和度?70%是否能够满足人体需求? Hb与氧结合的量 Hb与氧亲和力的影响因素 PaO2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是什么? 氧解离曲线,学习目标,46,熟悉O2的运输形式、Hb与氧结合的特征 掌握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发绀的原因和临床意义 掌握氧解离曲线的特点,以及影响O2运输的因素 了解CO2的运输形式,气体的运输方式,47,化学结合(主要形式)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的必经阶段 形成分压,一、氧的运输,48,物理溶解(1.5%) 化学结合(98.5%) 血红

16、蛋白,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特征,49,迅速而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反应方向取决于PO2 是氧合而非氧化 Hb与O2结合的量:1分子Hb结合4分子O2 Hb氧容量;Hb 氧含量;Hb氧饱和度 发绀:去氧Hb含量 50 g/L 氧解离曲线呈S形,氧解离曲线,50,上段(60100 mmHg) 曲线平坦 动脉血 中段(4060 mmHg) 曲线较陡 安静状态下的供氧状况 氧利用系数:释放的O2/动脉血氧含量 下段(1540 mmHg) 最为陡直 血液中O2的储备,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51,影响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 评价指标:P50 pH 波尔效应 PCO2 温度 2,3-DPG,二、CO2的运输,52,物理溶解(5%) 化学结合 碳酸氢盐(88%) 受PCO2调控 碳酸酐酶 氨基甲酰血红蛋白(7%),案例问题,53,CO中毒患者缺氧为何不出现紫绀,反而口唇呈樱桃红色? 紫绀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什么是动脉血氧饱和度?70%是否能够满足人体需求? Hb与氧结合的量 Hb与氧亲和力的影响因素 PaO2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是什么? 氧解离曲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