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77884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知识点汇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知识点汇总知识点汇总第 16 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 年,郑和七下西洋。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盛况时间 14051433 年次数先后 7 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 44 丈,宽 18 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 200 多艘人数每次出海 2.72.8 万人到达范围亚非

2、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西大航海联系比较人物郑和哥伦布达?伽马地点下“西洋”到达美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时间 14051433 年 14921504 年 14971498 年次数 7 次 4 次 1 次人数 27800 人 10001500 人 160 人船数大号宝船 63 艘 17 艘 4 艘(一说 3 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 44.4 丈,宽 18 丈,折合公制长151.8 米,宽 61.6 米旗舰 100 吨,长 24.5 米,宽 6 米,其他二舰 50 吨、40 吨 120 吨 100 吨 50 吨思考:请比较一下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家庭和手工业相结合

3、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下进行的,自然经济带有封闭性,其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商品经济带有开放型,目的是为了获得财富。从这个角度看,两人的航海之旅因此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促进了中外之间的友好交流,而后者不仅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 1999 年 12 月 20 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