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177797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检验师培训--武星军(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SG T7002-2011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消防员电梯,武星军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消防员电梯 (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 (对2011年8月第1版的修改) 一、正文修改 1. 第五条修改为:“实施电梯安装、改造或者重大维修的施工单位(以下简称施工单位)应当在按照规定履行告知后、开始施工前(不包括设备开箱、现场勘测等准备工作),向规定的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安全检验标志)电梯使用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届满前1个月,向规定的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

2、验。”,2. 第八条第(二)项修改为:“对于电梯改造和重大维修过程,除对改造和重大维修涉及的附件B中所列的项目进行检验之外,还需对附件C所列项目(前述改造和重大维修涉及的项目除外)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要求和方法按照附件A的规定;”-表述更加清晰 3. 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修改为:“要求测试数据项目的检验结果与自检结果存在多处较大偏差,或者其他项目的自检结果与实物状态不一致(新增),质疑相应单位自检能力时;”,(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4. 第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检验工作(包括第十七条规定的对整改情况的确认)完成后,或者达到通知书提出时限而受检单位未反馈整改报告等见证

3、材料的,检验机构必须在10个工作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结论为“合格”的,还应当同时出具电梯使用标志。” 5. 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对于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未执行通知书提出的整改要求并且已经超过电梯使用标志所标注的下次检验日期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及有关情况报告负责设备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对于定期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还应当告知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5. 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对于判定为“不合格”或者“复检不合格”的电梯、未执行通知书提出的整改要求并且已经超过电梯使用标志所标注的下次

4、检验日期的电梯,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及有关情况报告负责设备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对于定期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电梯,检验机构还应当告知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应当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安全监察措施。,(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二、附件A修改 (一)“项目及类别”栏修改 “3.9 制动装置C”修改为“3.9 制动装置 B” (二)“检验内容与要求”栏修改 1. 1.1(3)修改为:“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具体条款介绍时再详细解读!,(TSG T7002-2011)第1号修改单,本次交流希望达到的目的:,1.消防员电梯主要是供乘客使用,只是在

5、火灾情况下供消防员使用。因此应符合乘客电梯的相关标准。同时应了解两种工况如何切换! 2.消防员电梯本身增加了附加的防护,但更重要的是建筑物方面的防护,如消防前室等。 3.消防员电梯的设置,并不是任何建筑物都要设置。具体根据各国相关的建筑方面的标准或法规。 4.消防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及实现。 5.电梯应如何进行试验? 6.重点是检验规则的学习和理解。,火灾、建筑、电梯三者关系,消防及建筑基本知识,火灾及其特点。 如何及时扑灭火灾,并疏散人员? 为了减少火灾损失建筑构造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设计?重点介绍一些概念!水火无情,火灾 造成的一些惨烈照片! 这些照片可能引起不 适,播放时请提醒!,总结:建筑物

6、内火灾,针对建筑物内火灾发展规律及特点,建筑上应如何设计呢?,灭火设备,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1.防火分区的概念防火分区是指采用防火墙、耐火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物人为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的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划分防火分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火灾沿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向统一建筑物的其他空间蔓延;减少火灾损失,同时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灭火扑救提供有利条件。,防火分隔物可以是防火墙、耐火 楼板、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 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2.防火分区的分类防火分区按照限制火势向本防火分区以外扩大蔓延的方向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竖向防火分区,用耐火性能

7、较好的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竖向防火分区用以防止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层与层之间竖向发生火灾蔓延;另一类为水平防火分区,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水平防火分区用以防止火灾在水平方向扩大蔓延。,建筑防烟、排烟,建筑中的防烟方式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方式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中的排烟方式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自然排烟,可开启外窗排烟,(一)安全疏散路线室内室外(地面、屋面) 室内走道室外 室内走道楼梯室外,安全疏散,(二)疏散楼梯1)封闭楼梯间:采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将楼

8、梯与走道分开的楼梯。2)敞开式楼梯间:敞开楼梯是在平面上三面有墙、一面无墙无门的楼梯间。 3)防烟楼梯:防烟楼梯是指在楼梯入口设有前室或设有专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防烟楼梯是高层建筑中常用的疏散楼梯形式。,疏散楼梯示意图,不带前室的楼梯间:用防火门封闭,疏散楼梯示意图,带前室的楼梯间: 封闭前室-设排烟道,利用机械排风。 开敞前室利用高空风力将烟吹散。,疏散楼梯示意图,消防员电梯概述,1.电梯的可靠性 2.人员的疏散 3.从消防人员本身出发,结 论,6.3 消防电梯 6.3.1 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1 一类公共建筑。 6.3.

9、1.2 塔式住宅。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6.3.1.4 高度超过32m的其它二类公共建筑。 6.3.2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6.3.2.1 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6.3.2.2 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6.3.2.3 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6.3.2.4 消防电梯可与客梯或工作电梯兼用,但应符合消防电梯的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与消防有关的电梯标准,目前欧洲制定了消防员电梯、电梯耐防火层门试验和火灾情况下电梯的性能等三

10、个与电梯及消防相关的标准。 1.EN81-58:Landing doors fire resistance test (GB/T 24480-2009 电梯层门耐火试验) 2.EN81-72 :2003 Firefighters Lifts 消防员电梯,(GB 26465-2011 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3.EN81-73 :2005 Behaviour of lifts in the event of fire (GB/T 24479-2009 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特性),火灾情况下电梯的应用,目前基本情况:,“火灾时禁止使用电梯”或类似的提示以提醒乘客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不要乘坐电梯。这

11、只是一种提示,没有涉及到电梯的任何功能。 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有些电梯仍然在正常运行,普通乘客不知道此时乘坐电梯所潜在的巨大危险,而把电梯当成逃生或者疏散的工具,最终造成被困。 大多数电梯在基站安装一个“消防开关”,该开关用透明玻璃板封闭。该开关的动作可以使处于正常服务状态的电梯返回到基站。“消防返基站功能”。 1973年之前,在火灾情况下电梯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甚至在轿厢满载人员的情况下驶向起火层。 鉴于这种危险状况A17.1 要求所有电梯必须有Phase I- Emergency Recall Operation。,电梯在火灾情况下退出正常服务的程序,电梯的预定用途:,电梯是用于运送乘客,或者

12、是客货两用,还是只是用于运送货物。 如果是用于运送乘客或客货两用,则设计时应考虑消防功能; 如果电梯不允许运送乘客,则设计时可不考虑火灾情况下的性能; 如果电梯是专门供消防员使用,则必须符合消防员电梯标准。 如果电梯是用来进行紧急疏散的话,则必须满足更多的要求。,以前容易忽略的!,水带,接扣,消防员电梯检验规则主要条款介绍,逐条介绍规则中的特殊条款,与大检规一致的地方不做介绍! 检验规则与消防员电梯标准的关系!,规则整体结构,本规则由以下部分组成: 前言 规则正文 附件A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 附件B 电梯监督检验报告(格式) 附件C 电梯定期检验报告(格式) 附件D 特种设备检

13、验意见通知书(格式),1.1制造单位提供的出厂随机文件,(1)制造许可证明文件; (2)电梯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4) 安全保护装置和主要部件的型式试验合格证,以及限速器和渐进式安全钳的调试证书; (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 (6)电气原理图; (7)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1.1制造单位提供的出厂随机文件,(5)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及井道布置图,其顶层高度、底坑深度、楼层间距、井道内防护、安全距离、井道下方人可以进入的空间等满足安全要求;对防火前室/环境的要求,井道和底坑的防水、排水要求。,1.技术资料-1.4使用资料B,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

14、: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2)安全技术档案; (3) 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 (4) 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定期内容:全部,1.技术资料-1.4使用资料B,(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对供电电源维护保养职责、消防服务通讯系统的维护和定期试验职责等;(6)供电电源、防火前室、井道防火、机房防火、底坑排水设施等符合要求的有关证明材料,2 设置及环境要求,2.1 基本要求C 2.2 防火前室C 2.3 供电系统C 2.4 电源转换C 2.5

15、 消防服务通讯系统B 2.6 标识C,2 设置及环境要求,2.1 基本要求C(1)电梯应服务于建筑物的每一楼层;(2)电梯的额定载荷不能小于800kg;(630kg)(3)轿厢净尺寸不能小于1100mm宽乘以1400mm深, 轿厢的最小净入口宽度应为800mm;(4)从电梯门关闭以后起,电梯应能在60s内从消防服务通道层到达最远的层站,2 设置及环境要求,2.2 防火前室C每个电梯层门 (在消防服务状态下不使用的层门除外) 前都应设置防火前室,7.4.3 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7.4.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

16、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 4 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5 -引自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电源的容量,2 设置及环境要求,2.3 供电系统C电梯和照明的供电系统应由设置在防火区域内的第一和第二(即应急或备用)电源组成。第一和第二电源的供电电缆应进行防火保护,它们互相之间以及与其它供电之间应是分离的。第二电源应足以驱动额定载荷的电梯运行。第二电源供电时,从电梯门关闭以后起,电梯应能在60s 内从消防服务通道层到达最远的层站,2 设置及环境要求,2.4 电源转换C 当恢复供电时,电梯应立即进入服务状态。如果电梯需要移动以确定它的位置,它应向着消防服务通道层运行不超过两个楼层,并显示它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