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813871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10.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_第3页
第3页 / 共15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_第4页
第4页 / 共15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_第5页
第5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2018)(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这个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农民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力,工人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这些新的社会力量发展起来了;工人阶级则代替资产阶级成了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本章主要反映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这是世界的新旧时代交替、中国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社会大

2、变革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探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出路而进行的伟大、艰苦的“两个选择”的必然性及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和启示。,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不一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一节,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 二、中国人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重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1、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及中国人的反省,(一)外部条件,“一战”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英法美日等战胜国占主导,德意匈土等战败国受控制,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

3、大战以极端的形式充分暴漏了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使先进的中国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由向往转向失望和怀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现在巴黎和会上时,甚至遭受了比战败国还要多的屈辱,这一事实有力地打破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的幻想,激起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极大愤怒和仇恨。,2、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一)外部条件,十月革命的概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日),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11月7日至9日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选出了临时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

4、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至1918年3月,在全俄范围内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3日,苏维埃政权同交战国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后,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它积极帮助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建共产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革命。它打开了世界资本主义的一个缺口,证明了资本主义不是永世长存的。从而给全世界人民展现了一种新的希望和前景,它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李大钊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提问:十月革命是怎样推

5、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 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新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原因和条件,1、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社会矛盾激化。,(二)内部条件,材料:19121919年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田赋就增加了7倍,盐税、

6、烟税、酒税增加3倍,印花税增加6倍。 材料2:从19161919年,北洋军阀共借外债199次,债权包括日、美、法、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袁世凯及其后的北洋军阀是封建买办的反动政治武装集团,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纷争乃至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经济遭受极大破坏。,孙中山目击身受,他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特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 陈独秀:这哪里是中华民国,分明是中华官国、中华匪国!,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迫使中国人民再一次思考、探索中国的出路。这就为中国人民最终接受作为救国理

7、论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内在动力。,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二)内部条件,无产阶级的成长和政治觉悟的提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文化条件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五四为界分为两个阶段。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以后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为反对封建制度,争取社会解放的斗争。,(二)内部条件,(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曾国藩,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层面,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一:辛亥革命后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专制制度 仍旧根深蒂固,20

8、世纪初国民之灵魂,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愚昧 迷信,中国的出路是什么?,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中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成为新文

9、化运动的主要阵地,陈独秀(1880-1942)安徽怀宁人,胡适(1891-1952) 安徽绩溪人,李大钊(1889-1927)直隶乐亭人,鲁迅(1881-1936) 浙江绍兴人,蔡元培(1868-1940) 浙江绍兴人,风云人物,解决理论问题,改造国民性,解决伦理问题,改造国民性,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反孔批孔,“民主”与“科学”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处在一种不相容的境地。孔学提倡的“封建时代之道德、礼教、生活、政治”,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提出的“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的目标不相适应。,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他投向封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1对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提倡,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10、,2使人们敢于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去进行独立思考,3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意义: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自从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毛泽东,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新文化

11、运动倡导者 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怀疑,(2)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新阶段,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历史特点,五四运动的过程,陆宗舆,曹汝霖,章宗祥,火烧赵家楼,后阶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前期,斗争主力是青年学生。,6月3日,斗争中心转至上海,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第四时间段高潮,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以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第五个高潮:拒签巴黎和约(直接目标),6.28日是巴黎和约签字之日,旅法的中国工人,留学生包围了中国代表住所,不准他们前往签字,工人

12、学生们说,你们可以签,但是谁签了我们就打死谁,打死你们一个代表,我们工人学生三人抵命,我们的抵命名单已经编好了,三人一组,不管谁打死的我们按名单顺序抵命,打死你们一个,第一组抵命,打死你们两个,第二组抵命,。在这种情况下,代表们不敢签了,五四运动直接斗争目标达到。,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对“彻底性”的理解: 一是“彻底性”不是指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而是指斗争的坚决性、不妥协性。毛泽东指出:“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二是从感性的排外到理性地认识到帝国主义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帝

13、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联合。,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次斗争所不 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 动发生在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从时代特点和条件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第二,从领导力量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第三,从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来看,在五四时期,已涌

14、现出了一批拥护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成为运动的左翼和领导力量。最后,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反帝 反封建,反帝 反封建,资产 阶级,资产 阶级 共和国,人民民 主专政 国家,资本 主义,社会 主义,三民 主义,马克思 主义,无产 阶级,马克思主义逐步在思想文化领域中起指导作用,第一,这一思想运动并没有抛弃而是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新的涵义,使它们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发扬。民主不再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

15、、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民主。科学,除自然科学外,就对社会的研究来说,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而是在新的思想基础上,在新的探索中,创造性地推进和提升了这一工作。,从反对封建思想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把反封建思想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其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以唯物史观为武器。,第一、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

16、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第二、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第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对五四运动的评价,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革命传统,1939年3月,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广大青年的爱国举动的压力下,也同意了这个规定。但是,国民党政府畏惧青年学习“五四”革命精神,于是又改定以3月29日(1911年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后来葬在黄花岗的革命烈士的纪念日)为中国青年节(在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内继续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规定:5月4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节。,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五四精神)。应当仍然被当代青年所推崇。,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五四离我们已经远去, 新时代青年该如何发扬五四精神?,二、中国人在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