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36101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七) 专题七、辩证法一、主干知识网络二、高考考点解读.联系的普遍性【世界观】: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具体内容: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反面内容: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否认和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内容:即注意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注意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分析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应用范围】:处理好改革、发

2、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配套进行;处理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与教育、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人的全面发展。2.联系的客观性【世界观】: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反面内容:主观臆造联系。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否定事物的联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真实联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3.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形式具有多样性。(1) 【世界观】: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反面内容: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2) 【方法论】: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改变条件,创造条件) ,建立新

3、的具体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因果联系【世界观】: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具体内容: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方法意义: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因果联系,能够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应用范围】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的关系。农业和工业互为因果,相互促进。5.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世界观】:整体和部分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

4、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3)整体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方法论】:(1)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应用范围】: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从整体着眼,又要搞好局部;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既要发挥各地区的经济潜能,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6.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5、【世界观】: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具体内容: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应用范围】:要用创新精神拥护和支持改革。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7.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世界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体内容:矛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6、,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两手抓” 。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8.矛盾的特殊性【世界观】: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意义: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应用范围】:不同的地区状况走不同的路子。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

7、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应有所差别。不同的社会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化解。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1) 【世界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不可分割的。具体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2) 【方法论】: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方法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普遍

8、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应用范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0.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1) 【世界观】: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具体内容: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应用范围】: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

9、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资源配置的“两手” 。国有企业改革要“抓大放小” 。反面内容:不分主次。 “单打一”【关键词】:关键,中心,突出、首要、重要,主要,重点,根本任务,主攻方向。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1) 【世界观】: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2) 【方法论】:既要全面看问题,又要分清主流与支流。具体内容: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矛盾主要方面,认清事物的性质。看问题要

10、全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3) 【应用范围】: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判定股份制的性质。成绩是主流,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 “一国两制” 。廉政建设的形势。【关键词】主、次支流,性质,方向,形势,对事物的评价。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内容:首先要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其次要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

11、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和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3.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1) 【世界观】: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 【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重视内因的作用。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3) 【应用范围】: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脱贫致富。企业发展。人的成长。4.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1) 【世界观】: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具体内容:一切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1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 【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具体内容: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注重量的积累。(3) 【应用范围】:三步走去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改变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经济的巨大飞跃。结构调整。【关键词】:过程,根本性质变化,结构、次序,度,飞跃,积累。5.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1) 【世界观】: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具体内容: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

13、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2) 【方法论】: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支持新事物成长;正确对待前进中的曲折,要准备走曲折之路。(3) 【应用范围】:支持改革等新生事物。对待人生。6.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1) 【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最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 【方法论】: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必须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

14、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三、典型题例点拨例 1世界自然基金会 XX 年 5 月 7 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发出指出告,污染、全球变暖、滥建大坝等现象的蔓延,正在使地球上最具代表性的河流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这主要表明A先行后续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B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局部功能之和c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因果关系D.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解析】c(解析:本题涉及到的高考知识点有因果联系的客观性;A、B 表述错误,D 项与题意无关;从题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人们在改造自然时要预见到它可能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说,凡事预

15、侧立,不预侧废,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必须正确对待因果关系。因此选 c)【点评】本题以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从知识、思维层面,点明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考生必须具有对时政等焦点问题的敏感性,同时必须对考生进行方法点拨。例 2:XX 年 4 月 2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全国节能减排电视电话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指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要善于抓住重点B.要学会统筹兼顾c.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解析】A(解析:解答该题要抓住核心词“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抓“关键”也就是抓重点,可见答案应选 A。而

16、 B、c、D 虽然说法正确但均与题意无关)【点评】时事热点是冲刺阶段复习备考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本题就涉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节能减排”问题。如何将这些热点问题与教材和考试大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符合中学教学实际,不一味追逐热点,又能与高考要求保持一致,我认为,应结合考纲,合理地选择热点问题,从这些素材中提练出政治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要求来考查考生。本试题设计突显开放性,体现课改新理念。四、易混知识辨析、 “两点论、两分法中的“两点论”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中的“两点论”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含义不同。 “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既看事物的这一面,又看事物的那一面二者依据不同。前者哲学依据是矛盾普遍性原理:后者哲学依据是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和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而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都属于矛盾的特殊性。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前者只强调两点,强调全面,后者强调的是带有重点的两点。二者的联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原理要求的“与重点论相统一的两点论”中的两点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