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34233 上传时间:2018-10-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课件_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 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概 念,骨质疏松症分类和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一种退行性病变 I型 绝经后: I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所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 inducedosteoporosis,GIOP)是一种因为内源或外源糖皮质激素所致的,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概 念,医源性-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最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2、骨质疏松症,构成骨的物质减少 骨量低下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 骨强度下降 骨脆性增加 易致骨折,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常见骨折,美国一项社区调查显示,总人口的 0.2-0.5%使用 GCs 超过50%的 GCs 使用者出现骨量丢失并导致骨折。英国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显示约 0.9%的成人(计 409000) 曾使用GCs,调查表明长期接受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 (强的松)7.5mg/d 易发生骨质疏松, 且与糖皮质激素的初始量及用药时间呈正比椎体,髋部骨折危险性与强的松剂量呈显著相关,流行病学,快速的骨丢失发生在GC开始治疗的最初3-6月,6-12月达高峰 随后是较缓慢的下降,骨折危险性增

3、加,这种危险性不依赖于原有的基础病变、 年龄、性别而独立存在的,F u j i t a T, S a t o m u r a A. C a l c i f T i s s u eI n t , 2 0 0 0 ,6 6 : 1 9 5 一 1 9 9,M c K e n z i e R, R e y n o l d s J C J R h e u m a t o l , 2 0 0 0 ,2 7: 2 2 2 2 - 2 2 2 5,流行病学,强的松应用时间反映强的松应用的总剂量 长期使用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也可引起骨丢失 既使更小剂量如每日2.5mg也难以阻止骨质疏松的发生绝经后妇女及50岁

4、以上的男性为高危人群。,流行病学,国外的调查显示在长期接受激素治疗的患者中不足15的患者同时接受了OP的预防治疗,流行病学,骨吸收与骨形成,骨形成 由成骨细胞介导,在成骨过程中,分泌胶原蛋白和其他基质物质,为矿物质的沉积提供纤维网架,类骨质被矿化为正常骨组织 骨吸收 由破骨细胞介导,破骨细胞在接触骨基质时被激活,分泌某些化学物质、酶、细胞因子溶解骨基质,矿物质被游离(溶骨作用),发病机制,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骨骼不断进行自我更新 成骨细胞-制造“新”骨 破骨细胞-分解“旧”骨当破骨细胞活性成骨细胞活性,骨的溶解骨的形成,造成骨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发病机制,成骨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控和终止

5、破骨细胞活动,在完成局部溶骨后,破骨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启动成骨细胞的成骨作用,骨吸收,骨形成,发病机制,人体三种钙调节激素,减少破骨,促进成骨,使骨组织释放的钙盐减少,沉积的钙盐增加,因而明显降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TH),作用于骨骼、肾和肠,促进骨吸收,动员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以此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凝血和体内酶的正常功能,降钙素(CT),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1,25(OH)2D3 1,25(OH)2D3促进钙的吸收利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GC对骨组织的直接作用-抑制骨形成 降低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来降低骨形成体内实验证实糖皮质激素通过降低骨钙素、I型胶原的基因表达

6、抑制成骨细胞产生,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使骨细胞的数量减少,-增加骨吸收 GC可刺激破骨细胞合成增加GC使得破骨细胞生成增多并降低体内护骨素基因osteoprotegerin(骨形成一个标志血清骨钙素水平和成骨细胞合成的抗再吸收细胞因子)的表达,GC对骨组织的间接作用糖皮质激素通过影响成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前列腺激素、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1,25(0H)2D3,的反应影响成骨细胞的功能,对钙离子代谢的影响降低胃肠道钙离子吸收,抑制肾钙离子的重吸收持续过量的治疗导致显著的高钙尿症,甲状旁腺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等都参与了骨的代谢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增殖PTH增强骨吸收,增加骨钙的释放, GC通过

7、对甲状旁腺的直接作用降低胃肠道钙吸收和增加尿钙泄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上的不同位点来影响性激素的分泌,GC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GCs通过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及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引起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影响钙稳态: GCs抑制小肠对钙、 磷的吸收,增加尿钙排泄, 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对性激素的作用: GCs 可降低内源性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抑制肾上腺雄激素合成, 雌激素及辜酮合成减少,GCs对骨密度的影响,骨量丢失在用药后6-12个月最为明显, 以代谢活跃的小梁骨为著GCs 使用者的骨密度(BMD)在治疗的第一年可降低20%, 以后每年约降低3%

8、随着GCs 治疗时间的延长,骨量丢失的速度是 绝经后人群骨量丢失速度的2-3 倍,对骨折危险性的影响,当强的松剂量5mg/d时椎体和髋部骨折危险性约为20% 强的松剂量20mg/d时, 椎体和髋部骨折危险性升至60% 随着GCs剂量的增加其他部位骨折发生率亦显著增加,狼疮性肾炎泼尼松治疗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卢文 郝丽 章秋 等摘要 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长期泼尼松治疗后骨矿含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为女性。健康对照A组 20例,患者组 25例(肾功能正常),于泼尼松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4个月分别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相关部位骨密度,同时测定空腹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

9、腺激素(PTH-M)、骨钙素(BGP)及其它生化指标。结果 LN治疗前组除腰L2外各部分骨密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泼尼松治疗后2个月骨密度无明显变化,治疗4个月时桡骨骨密度较治疗前下降(p0.01)患者治疗后2个月、4个月血PTH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血BG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 狼疮性肾炎长期泼尼松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逐渐下降,桡骨骨密度较早发生改变 强的松治疗后血BGP下降,PTH上升,血BGP和PTH是反映继发性骨量减少的敏感性生化指标较骨形态学改变早。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6)420-423,,糖皮质激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骨代谢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10、卢文;郝丽;邵宜波;黄家麟;杨明功;摘要目的 观察狼疮性肾炎患者长期强的松治疗后骨矿含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对照组(A组)20例,强的松治疗前组(B组)25例,强的松治疗后组(C组)31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相关部位的骨密度,同时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激素(PTH-M)、骨钙素(BGP)、24小时尿钙及尿肌酐.结果(1)C组病人各部位骨密度较A组和B组明显下降(P0.01、P0.05);(2)C组病人血PTH、尿钙/肌肝(Ca/Cr)分别高于A组和B组(P0.01),血BGP分别低于A组和B组(P0.01);(3)C组病人中骨量减少发生率随强的松应用时间的

11、延长而增加.多元逐步法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L2L4、大转子、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仅与强的松应用时间相关,与病情活动、CTX冲击、血总蛋白、尿Ca/Gr无关.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长期强的松治疗后可引起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随时间的延长发生率渐增,血BGP和PTH是反映继发性骨量减少的敏感性生化指标,较骨形态学改变早.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26-28,骨痛身材缩短骨折:,临床表现,肌无力: 腰背酸痛、全身骨痛(弥漫性、无固定部位、劳累活动后加重),椎体压缩性骨折、驼背,胸廓畸形甚至内脏功能障碍(胸闷,气短,呼吸困等),常因轻微活动或创伤诱发,多发部位 为脊柱,髋部,前臂,值得注意的是:

12、,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 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时 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改变,诊断骨质疏松症,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史临床体征骨密度测定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骨质疏松症的 (国内标准差法),峰值骨量正常 下降 1个标准差 骨量减少 下降1 2个标准差 骨质疏松 下降-2个标准差严重骨质疏松 下降2个标准差有一处或多处 骨折或-3个标准差但没有发生 骨折,诊断骨质疏松症的 (国内百分率诊断法),峰值骨量丢失 正常 12%以内 骨量减少 13% 24% 骨质疏松 25%以上 严重骨质疏松 25%以上一处或多处骨折 37%以上且但没有骨折,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 (WH

13、O诊断标准),骨密度知识点补充,骨密度测定方法:双能X线吸收法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密度检查方法,其测定值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金标准。,普通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内膜骨质吸收,骨小梁数目减少、变细、骨小梁间隔增宽,甚则椎体变形,常常表现为鱼口状或凹状。,骨盆正位像显示双侧股骨头坏死,右股骨骨折,双侧胫腓骨像显示左胫骨骨折,实验室检查,骨形成的指标- 如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氨基末端肤等骨吸收的指标- 如尿钙和肌酐比值、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等,美国风湿病学会 GIOP 委员会建议长期(即大于3个月)接受GCs 治疗之初即应测量

14、腰椎和(或)髋部 BMD在治疗期间应每 6个月-1年重复测量BMD以检测有无骨量丢失,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骨质疏松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疼痛延缓骨量丢失预防骨折预防举措:营养,运动,光照骨质疏松的三大疗法:运动疗法,食物疗法,药物疗法,治疗原则及方案,一般措施,基础药物治疗,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尽量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更换剂型或给药途径, 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保证营养和足够的饮食钙摄人 适当的负重体育活动,戒烟,避免酗酒,一般措施,治 疗,基础药物治疗,钙剂,维生素 D制剂,+,研究证实钙剂加维生素 D 制剂对于长期应用强的松15mg/ d以下剂量的患者可以保持骨量必须定期检查血钙,必要时检查尿钙

15、(尿钙 300m g/24h),治 疗,GCs 补充钙剂 补充维生素D制剂,3月 元素钙1500mg/d左右 400-500IU/d(65岁)(含饮食中的钙量) 800-1000IU/d(65岁)或1,25(OH)2Vit D3 0.25-0.5ug/d3月 除以上治疗外,酌情加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 疗,抗骨质疏松治疗措施,双膦酸盐,性激素替代治疗 (HRT),降钙素类,甲状旁腺素氨基端片段(PTH1-34),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氟制剂:小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可增加脊柱BMD ,尚须进一步验证,治 疗,双膦酸盐,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表明可增加股骨近端和脊柱 BMD, 能降低椎体骨折危险性,对保持骨量最有效. 联合应用维生素D制剂可增强双膦酸盐的效果。,目前日本、美国及英国及国内均 推荐将双膦酸盐用于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预防及治疗的一线用药,治 疗,依替磷酸钠(etidronate) 会引起骨矿化障碍,需周期性间歇治疗,,双磷酸盐,第代,第二代,氯甲双磷酸二钠(骨磷),帕米磷酸二钠(博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