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1342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学期计划表姓名班级四年级(上)科目数学学生现状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有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不高,有几个学困生基础欠佳。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目标和要求.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

2、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和垂线。通过操作活动,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乘法运算规律以及有趣算式规律的探索,经历数学问题探索的过程,并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

3、转 90。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5.结合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运算。6.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方向和距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7.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8.通过生活中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

4、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数的计量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知道平角、周角,了解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3.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4.通过在方格纸上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化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5.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6.理解方向、距离两个条件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

5、确定物体的位置。7.了解日常生活中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w8.通过生活中简单随机现象的实例,知道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一些简单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2.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3.争取数学教学质量有所新提高。4.争取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5.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

6、习数学的快乐。7.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课时计划.认识更大的数-7 课时2.线与角-8 课时3.乘法-5 课时4.运算律-7 课时5.方向与位置-4 课时6.除法-9 课时7.生活中的负数-3 课时数学好玩-3 课时8.统计-2 课时总复习-3 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进度计划课时第 1 周第 2 周第 3 周第 4 周第 5 周第 6 周第 7 周第 8 周第 9 周第 10 周第 11 周第 12 周第 13 周第 14 周第 15 周第 16 周第 17 周第 18 周第 19

7、周第 20 周第 21 周第 22 周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单元学习内容: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以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大数的比较与改写、近似数的认识单元学习目标: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2.通过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3.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4.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按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

8、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单元教学重点:认识亿以内数的记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单元教学难点: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单元学习课时:7 课时教学内容数一数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2.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笑笑和淘

9、气数小正方体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数一数下面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2.一个大方块有一千个小方块,十个大方块有一万个小方块.3.在此基础上,引出一百个大方块有多少个小方块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4.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 ,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5.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6.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7.说一说:你知道十万有多大吗?(1)十万名学生大约组成 XX 个班级。(2)十万张纸摞在一起大约有 3 层楼高。(3)十万步

10、大约在 400 米的跑道上走 130 圈。(4)十万天大约是 274 年。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0 个十万是多少万?10 个百万是多少万?2.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 10 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3.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仧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三、练习活动.说一说,拨一拨。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2.第 2、3、4、5 题是

11、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3.第 6 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4.第 7 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四、实践作业.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2.每人收集 5 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3.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补评:板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12、10 个一万是十万,0 个十万是一百万,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0 个一千万是一亿,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课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更认识“十万” “百万” “千万” “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体会较大数字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实际操作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亿位的数,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十 10 个 10000 是多少,0 个是多少,0 个是多少一亿等于十个一千万一千万等于十个一百万一百万等于十个十万二、亲身实践,巩固新知.指明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5 万,7 个一千万,教师强调认准计数单位2.在计数器上拨出三千七百万,然后一百万一

13、百万的数,数到四千二百万。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满十进一”的原则。3.一千万一千万的数数到一亿。4.从九十五万起一万一万的数数到一百一十万;从八百六十万一万一万数数到一千万;从四千万起,一万一万数数到一亿借助计数器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抽象程度上使学生了解大数,明白“满十进一”原则5.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一千万有()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有关这个题,使学生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6.在计数器上拨出,再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万,几个十万,几个万,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三、总结不管数有多大,都要记住每相邻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还要记住亿内数的数位顺序四、学生互相评价补评:板书设计:数一数十万里有(10)个一万一百万里有(10)个十万一千万有(10)一百万一亿里有(10)个一千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