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112147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闻官军收 河南河北河南河北 原文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 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眼泪。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 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 句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

2、开怀痛饮。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 古代城池。2 译文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 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 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 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 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常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 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 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

3、情,内 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 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 的表达能力。存诗 1400 多首,有杜工部集 。 作品小析 全诗情感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 的心情。首联写初闻喜讯的惊喜, “初闻涕泪满衣裳” ,夸 张的手法突出了狂喜欲绝的感情。三、四联写诗人手舞足 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作者 用“忽” 、 “初” 、 “却” 、 “须”等虚词贯穿全诗,使诗文折 转自然,舒缓自如,生动活泼。 练习题 1.“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表 达了作者的心情。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喜悦。2.归心似箭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