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95691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gist诊断治疗共识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草稿,仅供内部学习使用,GLI 140212049,目录,前言 病理诊断原则 GIST的定义 对标本的要求 病理诊断依据 GIST病理诊断思路 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 外科治疗原则 GIST手术适应证 GIST的手术原则 腹腔镜手术,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则 GIST术前治疗 GIST术后辅助治疗 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 药物疗效的判断 随访原则 附件:标准的病理诊断报告模板,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

2、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一、前言,近年来,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诊断、治疗和研究进展迅速。为进一步推动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影像科、外科、肿瘤内科和消化内科等在内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有必要制定专家共识或临床实践指南作为重要参考,既往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1年版)曾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随后的2年里,CSCO 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该共识,多次组织专家讨论,根据最新的文献资料进行修改补充,广泛征求意见,由此形成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3、(2013年版),现予公布。,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二、病理诊断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定义,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可以从良性至恶性 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 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PDGFRA 活化突变,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

4、,GLI 140212049,病理诊断依据组织学,依据瘤细胞的形态通常将GIST分为3大类: 梭形细胞型(70%) 上皮样型(20%) 混合型(10%) 少数病例可含有多形性细胞,常见于上皮样GIST内 间质可呈硬化性,尤见于伴有钙化的小肿瘤,偶可呈粘液样,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病理诊断依据免疫组化,CD117阳性率为94%-98%,DOG1阳性率为94%-96%,两者高度一致 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 在常规工作中,推荐联合采用上述3项标记物,Lan

5、cet Oncol 2002; 3: 65564,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病理检测标本的要求,*对于直径2cm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1cm予以切开,以达到充分固定,手术和活检,病理科,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取得组织标本,足够中性10%福尔马林液完全浸泡固定*,有条件的单位,宜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30min内,固定12-48h,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

6、,GIST病理诊断思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基因突变检测十分重要,有助于一些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预测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 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应包括c-kit 基因的第9、11、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A 基因的第12和18号外显子,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2008年,Joensuu等对NIH危险度分

7、级系统进行了修订,将原发肿瘤部位和肿瘤破裂也作为预后的基本评估指标,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原发GIST切除术后危险度分级,2010年版WHO消化道肿瘤分类和2013年版WHO软组织肿瘤分类均采用了Miettinen等提出的6类8级标准,并根据预后分组将GIST分为良性、恶性潜能未定和恶性三类,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三、外科治疗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

8、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适应证(一),局限性GIST,原则上可直接进行手术切除;不能切除的局限性GIST,或接近可切除,但切除风险较大或可能严重影响脏器功能者,宜先行术前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 位于胃的最大径线2cm的无症状拟诊GIST,如合并不良因素*应考虑切除;如无不良因素,可定期复查超声内镜。对于位于直肠的2cm的GIST,倾向于手术切除,*不良因素为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和异质性,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

9、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适应证(二),急诊手术适应证:GIST引起完全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以及肿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大出血时,须行急诊手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的手术原则,腹腔镜手术容易引起肿瘤破裂和导致腹腔种植,故不推荐常规应用,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则,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

10、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术前治疗意义,减小肿瘤体积,降低临床分期 缩小手术范围,避免不必要的联合脏器切除,降低手术风险,同时增加根治性切除机会 对于特殊部位的肿瘤,可以保护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瘤体巨大、术中破裂出血风险较大的患者,可以减少医源性播散的可能性,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术前治疗的适应证,术前估计难以达到R0切除 肿瘤体积巨大(10cm),术中易出血、破裂,可能造

11、成医源性播散 特殊部位的肿瘤(如胃食管结合部、十二指肠、低位直肠等),手术易损害重要脏器的功能 虽然肿瘤可以切除,但是估计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均较高 估计需要实施多脏器联合切除手术,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术前治疗时间及手术时机,1月,2月,3月,4月,5月,6月,伊马替尼*术前治疗6个月,每2-3个月评估治疗的效果,应用Choi或参考RECIST标准,手术,术前1周停药,术后尽快进行药物治疗,*术前治疗时,推荐先进行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伊马替尼的初始剂量,中国胃

12、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靶向治疗疗效Choi评价标准,既往多采用RECIST标准,仅考虑到瘤灶体积变化因素。Choi等结合长径和CT的Hu值提出新的标准,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疾病稳定;PD:疾病进展,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药物疗效的判断影像学检查的应用,CT: 扫描范围应包括整个腹、盆腔区域 层厚5mm 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大径线 增强静脉期,于肿瘤

13、最大层面采用曲线边缘描记法获得肿瘤整体CT值 PET-CT:目前诊断GIST和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疗效最为敏感的手段 MRI :可能成为PET-CT之外另一项可以提供功能定量指标的影像学手段,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GIST术后辅助治疗,中 高 危 复 发 风 险 患 者,伊 马 替 尼 400mg/d 辅 助 治 疗,中危,高危,至少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伊马替尼辅助治疗至少3年,肿瘤破裂,考虑延长辅助治疗时间,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14、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流程,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手术,获得完整切除,未获得完整切除,原剂量格列卫或增加剂量治疗,或换用舒尼替尼治疗,GLI 140212049,随访原则术后随访,GIST手术后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腹膜和肝脏,故推荐进行腹、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作为常规随访项目,必要时行PETCT扫描,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

15、212049,随访原则转移复发/不可切除或术前治疗患者,治疗前必须进行增强CT或MRI,作为基线和疗效评估的依据 开始治疗后,至少应每3个月随访,复查增强CT或MRI;如果涉及治疗决策,可以适当增加随访次数 治疗初期(前3个月)的密切监测非常重要,必要时可进行PETCT 扫描确认肿瘤对治疗的反应,并应监测血药浓度,指导临床治疗,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五、标准的病理诊断报告模板,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3年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18(11):1030-1037.,GLI 1402120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