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08064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6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一美术课程标准,威海经区凤林学校 岳云峰,初一美术课程标准,目 录,第一部分 (前言)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总目标二、分目标,一、内容说明二、课程内容,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第一部分 前言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以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

2、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船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一、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

3、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二、课程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四)注重创新精神,三、课程设

4、计思路(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 和探究性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 “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 和学习活动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 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 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 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

5、化生活和 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 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 美术素养。,二、分目标美术课程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 (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观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 肌理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2通过耐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1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

6、识、意义、特征与价值以及 “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知道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程序, 学会设计创意与工艺制作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关注 身边事物、 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 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船力。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严于计划、善于借鉴、 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耐心细致、团结合作的工作态度, 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愿望。,(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 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 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

7、成 审美判断能力。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 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进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 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惜优秀的民族、 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 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1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 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 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2认识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 美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 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学习成果。3开阔

8、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 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一、内容说明本标准的四个学习领域,在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各学习领域分别由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 三部分组成。目标是课程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具体化。 学习活动建议针对目标提出一些更为具体的、可操作的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具有可选择性, 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采纳其中的建议,实施 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 评价要点则提出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要点。,(一)“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 表达情感和思想,

9、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 的学习领域。,(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说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 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与 交流信息,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的学习领域。,(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说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 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 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说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 学习领域。分为三个层次:(1)、融合美术各学习区域(“造型表现”“设

10、计应用” 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 程度的交又或重叠。,初一美术课程标准,学段,第一学段,二、课程内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1目标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议以游戏等多种方式,体验不同工具和媒材的表现效果,开展造型表现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尝试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认识常用颜色。尝试用纸材、泥材等多种媒材以及简便的工具,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进行造型

11、活动。尝试实物拓印,体验拓印活动的乐趣。 3评价要点对造型表现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通过造型表现活动,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创作若干件能反映自己学习水平的作品。辨别12种以上的颜色。,1目标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2学习活动建议用写生(或速写)、记忆、想象和创造等方式,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学习线条、形状、色彩和肌理的基本知识,并用于描绘事物,表达情感。选择各种易于加工的媒材,运用剪贴、折叠、切挖和组合等方法,进行有意图的造型活动。尝试用毛

12、笔、水性颜料、墨和宣纸等工具、材料,开展趣味性造型活动。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 3评价要点对造型表现活动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并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绘画作品中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和感受。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认识和运用原色、间色和冷暖色。,1目标运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同等造型元素,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媒材,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表达思想与情感。 2学习活动建议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描绘事物,表达思想与情感。学习对比、调和等

13、色彩知识以及简单的绘画构图和透视知识。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趣味。运用泥、纸、泡沫塑料等多种媒材,创作动物、人物和景物等立钵谴型作品。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祛,并进行制作练习。运用计算机、照相机等进行造型表现活动。 3评价要点尝试多种表现方法,有意识地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拌画面。在绘画作品中表现物体的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运用对比色、邻近色,表现适合的主题。根据不同媒材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创作意图,灵活运用所学的方差创作若干件美术作品。用语言或文字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初一美术课程标准,学段,第一学段,二、课程内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

14、,“设计应用”学习领域,1目标观察身边的用品,初步了解形状与用选的关系。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学习活动建议以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了解身边用品的形状、色彩、尺寸、材料与用途。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表现自己改进用品的想法。尝试多种媒材,引发丰富的想象,体验设计与制作的乐趣。 3评价要点观察身边的用品,了解形状与用途的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尝试运用2种或2种以上的工具、媒材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仔细观察,发挥想象,认真完成设计和制作活动。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1目标尝试从形状与用途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

15、艺的造型、色彩、媒材,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甩手绘草图或立体制作的方法表现设计构想,感受设计和工艺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2学习活动建议观察和分析用品的造型、色彩、媒材与用选的关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形式原理。根据物品的用途,提出设计构想,用手绘草图或立体模型的方法加以呈现。选择身边的媒材,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如撕、剪、刻、折、叠、绾、卷曲、插接、描绘等)进行简单的工艺制作。 3评价要点关注物品的形状与用选的关系,从设计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根据物品的用选,大胆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的创意。知道3种或3种以上制作的方法,了解工艺制作的过程。初步养成善于

16、发现、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追求创意的习惯。正确、安全地使用工具和媒材。,1目标从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认识设计和工艺的造型、色彩、媒材。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制作方法,设计和装饰各种图形与物品,改善环境与生活,并与他人交流设计意图。 2学习活动建议学习设计的形式原理,观察、分析设计作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尺度、材质、肌理与功能的关系。从日常用品中发现问题,尝试用自己的设计加以改进,并做简单说明。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制作的练习。运用视觉传达设计的知识,为学校的运动会、文娱活动、节庆以及社区或村庄进行设计。学习民族传统纹样,用单独纹样进行设计练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立体模型的制作练习。学习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标志、招贴、请柬、相册等的设计。 3评价要点理解设计的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有意识地运用形式原理进行设计和制作。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一定的创意。知道单独纹样的设计方法和应用。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简单的加工制作。运用设计知识,评述自己和同学的设计作品。熟练、安全地使用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