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80355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肌病麻醉基础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肌病的麻醉管理,孔 雪,Company Logo,什么是心肌病?,心肌病是一组与机械和(或)电活动功能障碍有关的心肌疾病,通常(但不总是)表现为不适当的心室肥厚或扩张。心肌病的原因有多种,且经常是遗传性原因。心肌病是局限于心脏的疾病(原发性),或是广泛的全身疾病的一部分(继发性),通常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性死亡,或发展成进行性心力衰竭。,2006年美国心脏协会专家共识,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取消分类:缺血性心肌病、闭塞性心肌病,主要学习,肥厚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伴有限制性生理的继发性心肌病 围生期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hy HCM),1 最常见的遗

2、传性心血管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 左室心肌最厚处 15 mm 可确诊,1314 mm为 临界值 。患病率1/500 3 分为三类:梗阻性:指静息时左室流出道收缩期压力阶差30 mmHg;隐匿梗阻性:安静时无收缩期压力阶差,运动负荷时压力阶差30mmHg;非梗阻性,指静息和负荷时压力阶差均1.3;其诊断特异性90%以上。二尖瓣叶前向运动,即SAM现象(same anterior motion,SAM)LVOT变窄;,2,1,3,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SAM征,可能机理,LVOT 狭窄,血流,流出道相对负压,吸引二尖瓣前叶及腱索前向运动,即Venturi效应,1,肥厚的室间隔收缩运动

3、,左室后壁代偿性运动,迫使二尖瓣前叶进入LVOT,2,心脏收缩室间隔挤压腱索,腱索后移二尖瓣前叶上翘前移,3,SAM征超声心动图,在M型超声诊断中的一个征象,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指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收缩期CD段不是一个缓慢的上升平台,而出现一个向上(向室间隔方向)突起的异常波形,这种现象称为收缩期前向运动(Systolic Anterior Motion, SAM),HOCM超声心动图,LA,LV,MV,AO,SAM征,重要诊断依据,HCM诊断,X线:心脏轻度增大,左房扩大。 心室造影:造影可见左室流出道狭窄,左室腔变小。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能准确记录左室流出道压差,评价心功能心

4、肌活检:仅供研究使用,价值有限。,HCM治疗,临床特征和遗传学存在复杂多样性,无明确指南 治疗目标:缓解症状,使增厚心肌变薄,控制心律失常;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血栓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猝死高风险,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改善心室舒张期的充盈,可能减轻心肌缺血 外科手术:大约5%患者同时存在明显流出道梗阻和药物治疗无效,HCM治疗,基因型阳性,表型阴性,纵向跟踪,有临床或遗传性的猝死高发风险,胺碘酮治疗,植入式心脏 电复律/除颤器,无症状或症状较轻,无需治疗,药物治疗,心力衰竭,非梗阻性,梗阻性,药物治疗,如有效果则继续药物治疗,心脏移植,药物治疗,外科手术,?,起搏,HCM药物治疗,治疗原则,适当降

5、低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前负荷及后负荷,维持窦性心律。,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继而延长舒张期时程-增加心室被动充盈量;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减轻流出道梗阻,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室充盈情况、减轻心肌缺血;提高运动 的耐受性和减小心脏的大小,胺碘酮多用于治疗室速和房颤,受体阻滞剂和受体兴奋剂是较为合理的治疗用药,HCM治疗,HCM的药物治疗,HCM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的重度梗阻病人可以手术治疗,手术切除和切断肥厚的心肌。,双腔起搏器:它改变了室间隔的收缩顺序,从而减少了流出道压差,缓解患者症状。,经皮腔内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TSMA):由英国医师Sigwart于1995年首次应用于临床

6、。,二尖瓣置换术:替代方法,HCM预后,病程进展缓慢,预后不定,主要死因为猝死和心力衰竭 病变程度与猝死的风险直接相关 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的猝死特别好发于儿童及年轻人,其出现与体力活动有关,Thank You !,下节提示:肥厚型心肌病的病例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病例分析,孔 雪,HOCM病例分析,患者女,45岁,67KG,主诉“发现盆前包块1年余”。入院诊断:子宫浆膜下肌瘤,肥厚型心肌病,心功能级,起搏器置入术后。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既往史:肥厚型心肌病病史10余年。6年前患者因“肥厚型心肌病”在我院接受起搏器置入术,1年前因“心力衰竭”住院治疗,治疗后心功能级。否认高血压

7、、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其他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一般检查:体温 36.2,血压 105/68mmHg,脉搏 60次/分,呼吸频率 16次/分。神清语明,双下肢无水肿。,HOCM病例分析,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5.83*109/L,红细胞 4.52*1012 /L,血红蛋白 133g/L,血细胞比容 40.4%,血小板:241*1012/L;生化、凝血及免疫指标均正常。术前血气分析:PH 7.40,PaCO2 41.2mmHg,PaO2 105.4mmHg,SaO2 97%,BE:-0.2mmol/L,乳酸 1.7mmol/L(鼻导管吸氧下)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8、 58次/分,心电图异常,心室起搏心律,心室起搏功能良好,左心室肥厚,ST-T改变。胸部正侧位X线检查示:两侧胸廓对称,双肺未见明显渗出性改变,肺门形态未见异常,纵膈及气管居中,心影增大,左心房增大。,HOCM病例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内径偏小,左心室流出道狭窄,余心腔内径正常;右心房、右心室内可见起搏器导线强回声,位置固定,未见明显赘生物回声。左心室呈非对称性肥厚,心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比值为1.8,心室间隔显著增厚,以基底部为著,最厚处厚度为22mm,中段18mm,心尖段15mm,室间隔运动幅度明显减低,左心室后壁轻度增厚,心尖形态存在,左心室心腔中下段显著狭窄。二尖瓣形态

9、正常,前后叶呈异向运动,收缩期前叶向左心室流出道移动,M型超声检查显示:收缩期二尖瓣叶曲线C-D段可见异常向前运动(SAM征阳性),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HOCM病例分析,彩色多普勒显像示:左心室流出道为五彩镶嵌湍流信号,左心室流出道最大瞬时流速和压差明显增大,频谱峰值后移;连续多普勒显像示:二尖瓣反流最大流速720cm/s,最大压差210mmHg。主动脉瓣形态正常,收缩早期正常,中晚期提前关闭。舒张期主动脉瓣下见微量反流信号。主动脉弓及降部位置正常,肺主动脉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提示:起搏器置入术后,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梗阻性),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偏小,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三尖瓣

10、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早期),主动脉瓣上流速增快。,HOCM病例分析,患者2年前体检时,B超检查提示盆腔有一包块,1年后再次体检时包块增大,考虑子宫浆膜下肌瘤可能性大,因此收入院拟行子宫浆膜下肌瘤切除术。,1.术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术前用药 2.术中管理:监测,麻醉诱导与维持,输液管理 3.术后管理,术前评估,合并严重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梗阻明显,近期心衰病史,麻醉管理棘手,根据ACC/AHA指南,该例属于高危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脏并发症的可能性大,包括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及猝死,肌瘤直径约8cm,短期增长迅速,有手术指征;抗心衰治疗后,患者目前

11、心功能级,比较适合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全身麻醉下开腹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预计麻醉和手术时间2-3小时,平卧位。非心脏手术心脏风险分级:中危手术,术前用药,适当的镇静催眠药: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应用-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胺碘酮等药物至术前,抗胆碱药:东莨菪碱、盐酸戊乙奎醚。 阿托品:心率加快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心排量减少,本例患者1年前先后两次因“心衰”住院治疗,治疗后心功能级。患者所有药物均用至术晨,术前30min给予吗啡10mg+东莨菪碱0.3mg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安静,未出现明显紧张、焦虑。,术中管理,选择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虽然有抑制儿茶酚胺分泌的优点,但可扩张外周血管,降

12、低心脏前后负荷,加重左室流出道梗阻,慎用于HCM患者,必要时应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情况下应用于下腹部手术。均应保证良好麻醉效果,避免疼痛、缺氧及二氧化碳蓄积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麻醉处理关键: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减小压力阶差,Company Logo,术中监测,体温,尿量,危重患者Swan-Ganz导管:CO、CI(心排指数)、SVR(全身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麻醉诱导与维持,全身麻醉宜选择对循环影响轻微的药物,诱导前应减轻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力求循环平稳,同时要维持适当的前、后负荷并控制心率。避免应激反应。 选用苯二氮卓类、依托咪酯、挥发性吸入麻醉药、阿片类药。注意:

13、避免发生药物所致的体循环血管阻力骤然下降丙泊酚:抑制心肌收缩力,但扩张血管-循环阻力降低-心率七氟烷:对循环系统轻度抑制,呈计量相关性。使血流动力学参数稳定,易于调节大剂量阿片类药可抑制气管插管反应,麻醉诱导与维持,非去极化肌松药:对体循环影响小避免使用:泮库溴铵-增加心率;组胺释放作用的 肌松药正压通气:显著降低前负荷-使低血容量患者易于发生LVOT梗阻。应小潮气量、快呼吸频率通气,避免使用呼吸末正压通气。氯胺酮增加心肌收缩力,加重梗阻,不宜使用。,麻醉诱导与维持,麻醉维持管理重心:防止左室流出道梗阻加重,要点:适当降低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前、后负荷稳定心率,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影响因素,并发症的处理,容量管理,以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为原则,根据心率,血压和尿量的变化进行调节 补充晶体液同时还应给与5001000ml胶体液以维持有效的心脏前负荷 注意CVP的变化,血容量是否相对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