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6451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浅谈作文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作文教学就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头疼的话题。怕写作文成了学生的“顽疾” 。很多教育工作者,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设计了种种的教学方案,如以文体为单位逐一训练的教学体系,以写作知识为序的训练体系等等。这些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作文教学,展示了作文教改的成绩,但是教学的效果却不是很令人满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奈地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冷漠态度依旧,作文教学在无形之中再次走上了传统的套路:仍然强调学生从读文章中自己领悟,强调学生的“自然生长”,缺乏长久、具体的作文训练步骤和方法。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不外乎两点:没东西写和不知道怎么写。当一个学生对这两点感

2、到困惑的时候他怎么可能会对作文有兴趣呢,没有兴趣又谈何树立写作的信心。从作文自身的写作机制入手,把作文过程简单化,我们就会发现,实际上作文也就涵盖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两者一比较,我们很快就能找到学生怕作文的根源了。首先,作文写什么?当然是写生活,写感受。可是生活在哪,感受又在哪里?许多学生喊着说我没有生活。是,可能狭窄的生活空间对学生的写作空间有所限制。但我以为这不是根本问题,主要的还是学生不会感受生活。而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学生思维上存在差异。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面对同样的生活场景,会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脑海里只有对生活直观刻板的再现,而有的同

3、学却能从生活中发现一些不一样的特殊的东西,而这个特殊的成分恰恰就是作文所需要的,这个东西的获得只有依靠思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思维的差别决定了学生对待作文的态度和作文的写作质量,故而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是作文的关键。可就思维的品质而言,思维就有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逻辑性之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训练学生的思维不是老师一句话两句话,一堂课和两堂课所能解决的。我们不要再去抱怨学生写不出来,写得低幼,写得无聊。作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能否发现生活,感受生活,需要我们立足课堂,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因为这是源的问题。其二,作文的写作就是

4、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恰当的想法。学生的言语能力自然就成了关键。一个学生即便他有了很新颖的想法,精彩的构思,如果没有较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切就成了空话。所以老师要把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把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其三,明确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中学老师努力的方向是什么。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顺顺当当地写好一片文章”会写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在内的常用文体文章,而不是教学生去进行文学创作。从语文教学的体系来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个能力的培养是以积累语言材料作为前提,没有语言材料就不可能进入写作。

5、课堂教学和课后引导,教材文本和课外阅读材料要高效地结合起来。如果能直观地明确这三个关键问题,我想学生写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说到学生作文的兴趣的培养,是所有老师的心声,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以新激趣、以疑激趣、以奇激趣、以美激趣、以情激趣等,这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很不错的效果,刺激了学生对某些话题很“感冒”,但是它不能从长久的角度解决学生的写作。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是常

6、宜之计,必须融合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之中。鲁迅先生谈到写作的时候说“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 。要想让学生不怕写作文,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就要培养学生的表达欲望。课堂应该回归自然,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的交给学生,尊重学生,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倾听者、参与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激发他们对文本,语言材料的兴趣,让他们在和文本“对视”的时候,不仅是由外到内的吸收信息,更要唤醒他们的经验、共鸣和记忆,引起联想,激发创造,建构出自己的知识体系,把课堂变成智慧碰撞、思维升华的演练场。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会说、会想,还要把说和写沟通起来,

7、以说促写。当然对学生的评价也要跟的上,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被认可的需求,只有当表现和评价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真正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一次不起眼的认可、赞赏和表扬表面上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但是它往往会在学生的内心产生深远的影响,它甚至可以触及到学生的神经和心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当然作文训练科目也要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各种各样的作文训练模式的出现,让我们逐渐清确作文教学方向的时候,也带来了新的困惑。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练习了那么多篇作文,作文水平却不见提高,一些学生对作文态度越来越恶劣了,作文的质量也越来越差,任务意识越来越强,甚至出现拒绝写作文的情况。我想关键是我们的心态没有放开,

8、我们的训练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作文课成了一种形式,上课就是一味地写,这又带来了学生课上没感觉,课后拼凑的状况。时间紧,思路窄,作文没有训练目标,课堂作文成了为作文而作文的事实,作文训练课成了老师的完成任务的场所。实践告诉我们与其这样,不如开辟有效的训练途径,找到起码能照顾到学生一点兴趣,能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方法,一个途径。我以为自动作文的写作和训练就是一个不错的训练方式。所谓自动作文就是不在课内进行的,带有一定限制性的,学生主动写作的一种作文练习形式。这种作文方式,具有更广泛的自由。它不受写作的形式、时间、地点的限制,是学生的主动性练笔。它是在尊重学生的写作感受和写作兴趣的

9、条件下进行的。它可以很好地把思维和语言训练结合在一起,把读、想、练有机统一在写作之中。这种作文训练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自我的意识中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尽管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行为,但是这种训练依然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不然也会流于形式。它主要的形式有日记、周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周记是以时间进行的分类,它的写作突出强调记录的意义,强调感受联想和想象。写作时要中心突出,语言通顺,连贯。具体而言就是日记和周记的写作要做到“四要”:要有意义,要真实,要有中心,要具体。读书笔记,是在阅读书籍后写下的文字。它可以是摘录名言、佳句、精彩片段,也可以是感想、心得、体会。它是

10、一种可以很好地把读和写结合在一起的作文训练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敏捷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鉴赏和分析思辨的言语能力。读书笔记这种训练模式既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拓宽了学生写作思路,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模板,学生可以有目的地阅读进而感悟出一定的写作技巧。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 ”清代陶石篑说“读诸经书,诸夫子,诸古文,熔会变化,做成自家一种手笔。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从题材、体裁、立意、结构、表现手法乃至文句等方面进行依样画葫芦,最后逐步迈向创作。当然我们还可以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写作途径,譬如手抄报,创办文学社团激励学生多动笔,在多想多写的状况下培养写作的兴趣,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必须立足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写作感受和写作兴趣,鼓励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我手写我口,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予以赏识性评价。当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的时候,还会有谁不愿意写?还有谁会写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