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638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浅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在传统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有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有助于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的、宽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一、阅读国学经典,塑造高尚人格。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 。而阅读经典文本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儒家的厚德载物、刚正不阿、诚信仁爱、尊师

2、重道,道家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佛学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自然清静,这些都值得学生去学习、体会和进行创造性转化。选讲、精背经典著作论语 、 孟子 、 道德经等名篇,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心智与灵魂、促进生命成长的过程。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二、鉴赏古典诗词,培养审美情趣。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古典诗词中,有着“大江东区,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有着“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婉,有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开阔苍凉,有着“无意

3、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高洁,“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完美,“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惆怅,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强大的人格力量感染人,以清新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它们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古典诗词的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审美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审美情趣。三、走近优秀文人,体悟文人风范。优秀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必是有生命的。孔子的“仁爱”,孟子的“舍生取义”,陶渊明的“淡远”,苏东坡的“豁达”,陆游的“爱国”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托起了人类不屈的灵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的利他主义;“不以物喜,不以

4、己悲”是范仲淹的旷达胸怀;“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李煜亡国的泣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是曹雪芹对怜惜与坚持的诠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凌云壮志这些厚重的情感,引导人类对真善美进行不断的追求。设置文人专题,以优秀文人为契机,让学生懂得真善美的内涵,体悟各个时代文人风范,从而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四、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常武地区自公元前 547 年“季札封于延陵”始,占地形之胜,集先贤之能,从一个小邑,展为县、继设州,后称路,终成府。荜路蓝缕,代之相继,曾经是“舟东会耳越,襟带控三吴”,被誉为中吴要塞,八邑名都” 。南宋大诗人陆游赞评“

5、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慨叹“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公元前 11 世纪“泰伯奔吴”,黄河文化导入延陵地区、太湖流域;今日辉煌之吴文化由此起源。常武地区史前和史后悠久辉煌的史脉、各朝各代名人贤哲辈出的人脉、内涵丰富传承有序的文脉,脉脉相通,承先启后,铸就常武地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才人辈出、经济发达、儒风蔚然、文化昌盛”的历史、人文定义。这一定义是常州武进人引以自豪的资本,是延陵先哲先贤留给后人的无以伦比的无形财富。组织学生游览淹城公园和红梅公园,参观常州、武进博物馆、名人馆,通过出土文物、民间器物、图片、资料、字画等了解常州的人文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

6、豪感。五、玩味文字游戏,常享“语文”乐趣。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对联运用于教学,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运用对联介绍作品、作者、写作背景。学习鸿门宴我用“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问学生对联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联中涉及到哪部作品?(写的是司马迁,而“信史”指的就是史记或叫太史公书 。)(二)在写作中学会综合运用修辞等表现手法。教完季氏将伐颛臾,综合内容、过程、方法、效果等方面拟成一副对联:“一场论辩,三次交锋,步步紧逼,层层深入;事理相生,正反结合,句句见血,字字生威。 ”让学生举一反三运用。(三)运用对联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联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因而,很多文人雅士或将之悬挂于厅堂居室,或置放于座右,品赏玩味。如郑逸梅题居室联:“梅花数点,月色一寮。 ”不仅充满着诗情画意,更可窥见其主人淡雅胸怀。 事事关心中引用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对联,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全联如珠落玉盘,警钟频敲,莘莘学子置身其间,真是情趣倍增。对联使语文教学更丰富,更精彩。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