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6166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浅谈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谈到今天中学的教学改革时,大多数教师都期望实现“学生主动学起来”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等目标。从理论上讲,这已经不是问题。但有个前提,就是在“课堂变学堂”这个目标实现之前还有一个步骤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缺少这一步,“课堂变学堂”就是一句空话。笔者就如何提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提高学生阅x 课本的能力学生阅x 课本的能力,是中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它学习能力的基础。学生如果连课本都不会阅x,或不知道怎么阅x,或通过阅x,获得不了相应的信息,那么“让学生成为学

2、习的主体”将是一句空话。提高学生阅x 课本的能力,就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环节。(一)训练学生通过阅x 课本,找出具体的知识点识记点、概念点和问题点。学生自己能从课本上找出具体的识记点、概念点、问题点,这是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识记点即学生应该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概念点,即学生靠概念阐释,理解才能掌握的知识点,比如: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什么是殖民主义等。问题点,即学生按照课本自然叙述,通过阅x,引出来的问题。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阔,知识得以掌握。比如,鸦片战争,英国为什么不远千里来发动对中国的战争?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为什么就是不可以避免的

3、?(二)训练学生消化和掌握在阅x 后找出的知识点。对识记型的知识点,学生在阅x 的过程中,慢慢得出结论阅x 课本,要注意什么,怎样通过联系和比较来加以掌握;对概念型知识点,学生要利用工具书,资料信息或寻求教师的帮助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掌握;问题型知识点,学生通过阅x 课本,根据课文前后的知识联系,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在相互讨论去求解、理解,然后加以掌握。比如,在学习古代史时, “官职” “爵位”有什么区别;“谥号” “庙号”有什么区别;唐朝的“三省六部”之间是如何运作的,它与明清时的“中央六部”有什么异同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是自然要出现的,能搞清楚它们,就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体现。(三)

4、训练学生学会抓住知识内容的基本要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历史事件的透彻分析。而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块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那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可以借鉴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如找出每一句的核心词(动词或名词),找句子主干,概括段落大意、中心等;同时,可结合数学“集合”的概念,对各条信息按一定的次序进行分析重组,形成明确的知识框架。这样,学生最终会在分析背景、经过和影响时,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四)训练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知识是在动态历史长河中对过去社会变迁的展示,是千变万化的

5、、富有生命气息的学科知识。她的各部分内容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阅x 课本时,训练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纳入到整体的知识体系当中进行体会,系统地掌握。一是整理专题加以掌握,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在大专题下又可分为若干个小专题,如政治专题下的政局、制度、政体、政策、阶级等;经济专题下的农业、工业、商业等;文化专题下的科技成就、文学艺术等。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训练学生可参照相关辅导材料中对知识体系的概括,结合自己学习特点进一步加工改造,用“集合”的方法,确定层次和隶属关系,探索出系统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学生

6、要达到这一步,确实困难,但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绩。二、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挖掘和联系的能力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包括章节重点知识的挖掘、历史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通过训练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使其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最终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一)训练学生发掘课本的隐性知识。课本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能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体现为隐性知识。在学习中要训练学生对隐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对美国领土扩

7、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卖掉阿拉斯加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课本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让学生尽量通过发掘隐性知识,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敏感度。(二)训练学生有意识地去探寻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是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辛亥革命失败,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性问题。根本原因则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质的问题。从革命的特点可以

8、分析革命属于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的失败,又可以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三)训练学生在学科内加强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的自觉性。对历史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建构完整知识体系的关键。训练学生能自觉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比和综合。在横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区域或不同方面历史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其相互作用和影响,并进一步归纳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在纵向联系上,可寻找同一大专题或小专题所属的各时期中外历史相关内容进行联系综合。如分析其相互关系,比较其异同点,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影响等,尝试将各部分知识迁移重组,形成专题线索。以此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四)训练学生学会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和历史学科相互的渗透、联系的关系,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训练学生以正在学习的内容为立足点,联系其它学科中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或对比,从多学科的角度,更为完整地理解掌握知识,并运用综合知识解答相关问题。如美国西部开发的问题,可以联系到当今中国西部大开发这一现实热点问题,同时又可以联系中、美两国西部的地理因素进行对比,对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区别和联系形成一种正确的立体的综合政史地知识的全面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