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6165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浅谈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学生是人生过程中发展智力和体力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现代化的思维和素质,坚强体魄的奠基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体育能力对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至关重要。现就中学生体育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作如下初步探讨。一、创造有利于强化学生体育意识的校园体育环境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在客观上对人的意识起着一种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的体育环境包括运动场地与器材,教师与学生的运动着装以及体育方面的宣传等。例如,利用学校的广播、电教媒体、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向学生宣传体育知识,尽可能增设一些学生所喜爱的快乐体育设施;组织学生开展形式

2、多样的群体性活动,形成一种人人热爱体育、人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教育和熏陶,产生强烈的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身体的体育意识。二、培养兴趣、爱好,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兴趣和爱好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驱动力。兴趣在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体育兴趣的产生来源于需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体育需要。所谓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学生被某项体育活动本身所吸引而想学习或参与,学生如果有以这种需要,就会对某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而间接的体育需要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认识练习的意义,使学生对学习体育的效果感到需要。这种间接的需要并不完全是在“说服教育下”产生的,它的产生离不开学生自身意志的努力

3、。学生有了这种需要,同样会产生体育兴趣。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新颖性和情趣因素,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样,寓教于育,育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并使之不断品尝到“智力劳动的成果” 。当侧重于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时,可在增加示范性等多种引导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辅助器材的练习或改变难度的练习来帮助体验动作;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技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补充,激励;当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时,可让学生观看别人的练习或表演,经观察思考后互相评论的方法,或适当引入音乐伴奏

4、来诱发学习情境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我们经常举行一些体育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观看比赛等,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三、认识自我,提高能力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的基础上,我们就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自主实践能力。首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以及本校场地器材的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设计好每一堂课,尽量安排实用性、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和

5、生活体育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有一种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体验体育乐趣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其次,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练习同一内容时,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改变练习结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练习效果。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在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带足球 8 分钟和 12 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定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既提高了兴趣,同时学习效果也好。第三,多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能力

6、来源于实践。中学时代是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学习和培养发展体育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如利用课前准备活动之机,指定同学出列整队,让从来没有站在大家面前讲过的学生试做,这样既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能培养学生大胆的指挥能力,克服胆怯心理。第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在体育课上“身顺心违”,体育教材“学完丢光”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就影响了学生个性

7、的发展,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第五,开设第二课堂,发展学生的特长。在摸清学生体育兴趣、基础、特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本着自觉、自愿、自主的原则组织成立各种体育活动小组,根据不同季节和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这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也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体育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强身健体终身受益的需要;是增强全民体育意识和人口素质的需要。因此,学校体育应充分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发展与体育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