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558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浅析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未来发 展方向展方向 摘 要:在经济大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近几年职业教育 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传统观点都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学 生技能,造就未来的技术工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职业 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不能忽略人文素质课程培养 “人”的深层教育功能和任务,这才是关系到一个人终生 发展的关键和必要素养,但在实际的职业教育中,人文课 程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剖析人 文素质课程在职业教育体系地位不高的原因,并探索未来 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之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课程 能力 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

2、发展,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 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从前几年的规 模化发展转向集约化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认识到职 业教育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走向社会,与市场接轨。近几 年的形势显示,现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备受功利主义思潮 影响,难以避免逐步演变为狭隘的生计教育、技能训练的 趋势,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大环境之下,容易忽视对人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性的培养。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指 出:“接受教育不仅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 展,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 在 XX 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职业技术大会上,

3、中华职业教育 社副理事长苏华在发言中指出,未来的职业教育,将不再 是单纯的就业准备,而是为人们提供贯穿一生的工作和生 活技能的教育,成为国家人力资源优势化的助推器。因此 在现代科学与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任何形式的教 育中,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的要求方面,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必需的,它是技术和能力形成的基础,是W 生可持续 发展的前提。这就为职业学院人文素质课程的发展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二、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的主要任务 职业教育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呼唤人文精神和科学机制, 用深层次的文化素养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职业意识及敬 业精神,实现职业教育成才成人的目的。 职业教育与综合类大学教育比,

4、更加突显对技术的传 授,如果缺少对技术运用的价值观进行引导,那么就会出 现人发明了技术,技术却反过来驾驭、奴役人的情况。因 此职业院校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素养课程的建设,加强对学 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基本素 养,在大人文环境的滋养熏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标 准、人格气质、审美趣味、思维方式、学识修养等精神收 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 熏陶等教育过程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变成人的 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就其核心而言,主要是指 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内容包括人生的道德、信念、理想、 价值、意义、追求等。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就

5、是要让学 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推理方法, 正确寻找看问题的着眼点,这些能力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受 益终生。 职业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到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 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深层次的结合。职业教 育工作者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教育的基 础上成为有机整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以科学 发展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 三、职业学校人文素质课 程的现状 第一,目前各职业院校的人文课程相对独立,一般由 基础教育部或类似部门担任,无外乎就是语文、英语、政 治、道德修养、传统文化等课程,任课教师一般各自为政, 教学计划及安排均按照独立课程设置,基本无法兼顾到其

6、他相关课程体系的安排,人文课程的系统性更无从谈起。 但是,人文课程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整体,是各门相关的 课程的整合,不是各门课程的简单相加,人文课程本应追 求的学生完整的学习体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 第二,以技能为本位的思想严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 学和管理,弱化了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质量管理。目前 职业院校课程设置的主导权大都放在各专业系部,系部以 招生和就业为导向,追求的是短期内的生源的高就业率和 优质就业岗位比例,这些显性的指标更容易通过学生的技 能和所学的专业知识显现出来,更容易得到企业和家长的 认可。同时,由于系部教师队伍多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在 现实的课程设置中也会更多的考虑本

7、系教师的教学经验和 教学成果的积累,因此势必会弱化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和 研究。 第三,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也限制了人文课程的开展。 众所周知,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薄弱,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知识结构存在断层,加上学习兴趣不大,学 习方法不科学,导致在学习上存在严重的挫败感,势必容 易出现厌学、弃学、混学现象,挫败感和主观上的“不主 动、不愿意”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四、人文素质课 程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针对以上现状,职业教育中人文素质课程在设置和教 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加强合作,寻求教师之间新的合作模式,探索 系统性综合性联合课程的开发。 教学工作是个性化较强

8、、独立完成度高的工作,每个 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授课模式。职业教育对学 生文化课要求较低,没有学生文化成绩方面如升学率等的 硬性指标,加之人文素质课程内容主观性较强,教师在对 学生的成绩考核上多以主观性题目为主,多侧重从学生的 思想素质、思维方式、道德判断等方面进行考察,有别于 理科课程的“是或者非”的标准要求。因此,职业院校目 前人文课程大多都呈现如下状况,大部分人文素质课程中, 同一授课计划下的相同课程,任课教师多是在统筹的基础 上“各自为政” ,结合个人对课程的不同理解加以教授,授 课的实际效果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考核。联合课程 可以在科学的课程体系之下,充分发挥不同风格教师的教 学特色,扬长避短,发挥每个教师专业优势的同时充分开 发教师潜力,在团队建设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发掘每个教 师的教学特长,结合课程设置,完成学生和教师的双向成 长,变成一种良性的常态化的可持续的动态发展课程,同 时能够切实提高人文课程在教授过程的潜在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