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74019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趣味说”与“美感说”中的理性与感性_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浅析“趣味说趣味说”与与“美感说美感说”中的理性中的理性 与感性与感性【摘 要】本文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围绕“理性”与“感性”这一主题,集中探析了审美领域里中国“趣味说”与西方“美感说”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关键词】趣味说;美感说;感性;理性同作为美学范畴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命题,无论是中国的“趣味说” ,还是西方的“美感说”都涉及了这样一组在文学理论中永恒的经典话题“理性”与“感性” 。虽然在广义上“趣味说”与“美感说”都属于一种情感性的体验,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存在于精神层面的陶醉感或愉悦感。但两者所涵盖的内容却并没有止步于感性的领域,而是与其恰恰相反,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了理性的内容,只是

2、这样的理性内容在表现方式上选择了蕴藏在感性之中,或是存在于作者的创作以及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以至于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和发现。所以“趣味说”以及“美感说”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都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也正是由于两者以一种高度融合的方式进行密切配合,才使读者在文学艺术的阅读以及鉴赏中得到了一种赏心悦目的强烈的情感感受。与此同时,也正是这种共同拥有的感受构成了两者最根本的相似之处,也为两者得以比较提供了基础和平台。但另一方面,我们虽然承认“趣味说”及“感性说”都毋庸置疑的涉及了理性与感性这样一组概念,但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态度及偏重程度却是不尽相同的。同时,这一点也构成了“趣味说”与“美感说”最终产生差异的重要

3、原因之一。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与哲学观念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大多数文论都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中的作用,将人作为创作的主体放在的主要地位,强调的是主体的情感表达。而西方的文论则讲究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遵照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属性及发展规律进行较为理性的创作,而作者的个人情感是被要求排除在创作之外的。但在“趣味说”和“美感说”中,两者对理性及感性的要求却是恰恰相反的。从读者的审美体验角度来说,中国的“趣味说”需要读者运用较多的理性思维来解读作品中的趣味,而在西方的“美感说”中,读者只需要凭借自己的感性直觉来直接感受作品给自己带来的心灵冲击或震撼就可以了。那为什么在两者中会产生这样的反差呢,究其根源

4、还是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众所周知,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偏爱运用思考和辩论的,所以他们是十分擅长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分析事物的。但显然“美感”这样的问题是无法用理性思维来进行推理分析的。若一定要用这样机械的方式对其进行精准的剖析的话,大多数的情况下也只能发现个别的“美感”的具体特征,至于“美感”的本质自然是无法获得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西方文论将“美感”排除在了能用理性进行分析的范畴,而是将对其的理解更多的指向了一种直观的心灵感受。对于读者来说,他们的“美感”体验是在作者所创作的具体的描写对象中直接产生和进行的。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审美感受是包含了理性因素的,但是它并不占据主要的

5、位置, “美感”给人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层面中心灵情感上的冲击、震撼和激荡。另外,国内外许多学者在探讨两者的异同时也共同提到了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需要鉴赏者运用视觉和听觉这两项感官功能。而如果想让这两项感官功能发挥直击人心的作用,恰恰需要的是作品在第一时间内直观的对两者产生的冲击和震撼。这也是在另一角度说明西方的“美感说”对于读者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直接的情感体验,而非需要较多的理性思考才能得到。而中国人的审美思维则与西方完全不同,它强调的是鉴赏者自我的直观感悟,所以在中国的文学创作中,大量使用了描述型的话语及形象化的比喻、类比等形式。比如说对“趣味说”中“趣”字的解释,大多数学者选择运用比喻来

6、形容“趣”像什么或是描绘“趣”能带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却从不像西方一样使用“趣是” ,这样具有判断性的句式来进行解释和阐述。所以“趣”字的真正确切的含义是要靠读者自身去理解和领悟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趣味”也是如此,它们巧妙的蕴藏在文字之中,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只要你在阅读当中感受到了作品带给你心灵的激荡,那么就可以说你已经品尝到了作品的“趣味” 。而至于这“趣味”从何而来、内容到底是什么、组成其的要素有哪些,这都是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和领悟的。因此若想完整的对“趣味”进行品读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思维去自我琢磨、思考和揣摩的,并不是单单情感上的感受及体验就能达到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

7、趣味”的鉴赏,表面看起来是一种用心灵感受的过程,其更深一层次的内在却是需要读者运用理性和智慧去理解、剖析的一种行为。另外一方面,中国的“趣味说”也提到了一种感官功能的重要性,那就是味觉。相比较于视觉和听觉,味觉显然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感觉,酸甜苦辣各种滋味同时在你的口中发生作用,当它们彼此交融或是成分配比不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口味,所以对于味觉来说,它是复杂而多变的。众所周知,一部作品的情感或一个人物的性格往往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不同的情感成分相互交织、共同营造而成的。这种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状态颇有味觉中滋味的特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性,对于“味”的品读就更需要读者更多的运用自己理性思维,这样才能

8、区分其中各种复杂的情感,从而更好的体悟和理解到这种复杂、多变及浑然一体的情感。在中国提到“味”就一定会让人联想到“吃” ,中国人对于“吃饭”的理解显然并不单单局限于一种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赋予其一种文化的意味,所以在中国, “吃饭”更是人们相互交流、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例如,中国的婚丧嫁娶等有关人生情感的重要事件都是和“吃饭”这一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中国人的吃饭不单单是对食物的品尝,更多的是以“吃饭”作为一种形式对于大家共同情感的一种交流和表达。所以古人在描述艺术作品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时,选择了一个“味”来为其命名,可能也有着同样的考虑。那便是对于作品中“趣味”的品读可能并不仅仅局限于

9、对于作品文字内容本身的一种感悟,更为重要的是对游离于文字之外的一种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捕捉和体会。可见对于这种抽离于文字之外的情感的理解自然就更需要读者运用理性的思维去寻找、把握和感悟了。综上所述,虽然西方的“美感说”和中国的“趣味说”都共同阐释了在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但两者因为受到各自文化及思维方式不同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属于各自的对于理性和感性的理解和运用的差异。简单来说,西方的“美感说”强调的是鉴赏者运用听觉和视觉的感官作用来直接感受艺术作品对于其心灵的直观冲击和震撼。所以,对于读者来说,在感受“美感”时较多需要的是感性思维的运用。而中国的“趣味说”强调的是读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这就少不了需要鉴赏者运用理性思维对作品中的“趣味”进行捕捉、琢磨和体会。所以在寻找“趣味”的过程中,就更注重读者理性思维的运用。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无疑对我们更好的比较中国的“趣味说”与西方的“美感说”的异同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