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因论视域下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88KB
约5页
文档ID:58072919
模因论视域下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_第1页
1/5

模因论视域下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模因论视域下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摘要】太极拳模因是集拳术器械模因、太极文化模因、中医模因等于一体的模因综合体,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是太极拳模因在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过程太极拳模因的综合性决定了太极拳模因宿主协同助力其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太极拳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调试和演变是太极拳模因适应和变异作用的结果,也是太极拳的发展在异域文化中的延续和延伸关键词】太极拳模因;跨文化传播;适应;变异太极拳,这一发源于中国的古老的民间武术,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健康的养生理念和神奇的防身健体效果,在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时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不仅深受世界民众的喜爱,更是成为中国与世界文化沟通的重要桥梁目前,太极拳已在全世界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 亿,如此规模的传播态势和传播受众,太极拳的魅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太极拳已然成为中华文化海外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使者本文拟从近年来兴起的文化进化理论――模因论出发,解析影响太极拳传播和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而讨论跨文化传播中太极拳模因宿主的变迁与协同,太极拳模因的适应与接受,太极拳模因的调试与变异,希望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路径的探索有所裨益。

一、模因论模因论是近些年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文化进化理�,它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被定义为“能够通过模仿而被复制的信息单位” [1]Dawkins 举例说,模因可以是一些音乐曲调、想法思潮、流行用语、时尚服饰、陶瓷制作或搭屋建房等[2]Dawkins 用生物学的演化规则来类比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过程,他认为模因的演化包括选择、复制和变异这三个基本过程;模因和基因一样都是复制因子,都可以自我复制,其区别在于前者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后者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过基因靠遗传传递,模因靠模仿传播另外,虽然模因和基因都具备长寿性、多产性等特点,但是二者在复制的忠实性上则有差异,[3]这是模因和基因最显著的区别基因以遗传为主,它的复制过程像是拍照,[4]其变异是有限的,因此其传递明显表现出复制的忠实性;相反,模因复制是信息表征内容的一个组合过程,类似于构建拼图游戏[5]再者,模因通过模仿来传播,从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往往也会因宿主的主观意图或生存环境而出现变异;或者说,模因借助宿主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为模因添加了某些改良或创造因素,形成了模因的变异[6]所以,除了模因复制本身的特性所致,宿主这一媒介的存在是模因变异的另一个促成因素。

二、模因与太极拳的传播太极拳模因宿主――太极拳传播的主体宿主,又称寄主,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模因能够像基因那样得到继承和传播,在人与人之间传染,由于散播模因的人继续携带模因,这种传染就被理解为复制,即在另一个人的记忆中产生模因的复制条件,使这个人成为模因宿主[7]太极拳模因宿主即为太极拳的传播者,是太极拳传播的主体和媒介,他们不但负责直接传播太极拳,而且宿主的主观能动性和太极拳的变迁会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陈氏太极拳发展至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在传播人群和地域上先后实现了突破,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陈长兴在河北永年的陈德瑚家设武学时曾一改不传外人的规矩,教对太极拳有执着追求的弟子杨露禅,杨露禅学成之后回到家乡河北永年县,后入京城授拳,成为把陈氏太极拳传入北京城的第一人杨露禅又在陈长兴太极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删去了陈式太极拳中的一些激烈动作,经杨氏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得以定型,成为今天的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后又派生出吴氏太极拳无独有偶,在太极拳发展史上有过杰出贡献的还有陈氏十五世陈清平他因深知赵堡太极拳限于一隅的状况严重地束缚了赵堡太极拳的发展与创新,于是打破门规广授门徒,其中包括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陈辛庄村人李景延、南张羌村人李作智和河北永年人武禹襄等,他们四人后来创编了和式太极拳、忽雷架、腾挪架和武式太极拳。

陈清平也由此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培育出四位太极拳流派创始人的第一人陈长兴是把陈氏太极拳向外传播的第一人,他打破了陈氏太极拳以往纯粹的家族式传承,使得太极拳的传播不再局限于温县及周边一带,得以开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传,也促成了太极拳的传播地域从陈家沟到城市的变迁陈长兴和陈清平敢于主动打破“陈家沟不传外姓” “赵堡拳不出镇”的门规,他们在传承祖传拳术的同时大胆发挥主观能动性,促成太极拳传播范围的突破和后世太极拳流派的诞生作为有代表意义的太极拳模因宿主,他们自身具有的胸怀和胆识等主观因素曾为太极拳模因的传播起到过决定性的作用太极拳的传播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作为传播主体的模因宿主不但可以决定模因传播的对象,甚至还可以将个人的主观意愿附加于模因之中,因此太极拳模因复制的忠实性是有限的,这也是促成太极拳演变发生的原因之一简而言之,模因宿主在太极拳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另外,由于太极拳模因是融合了多重模因的模因综合体,对于个体模因宿主来说,完整系统地复制太极拳模因并非易事,他们在内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所倚重而非全盘吸纳,这就使得太极拳模因的传播很难完好地保证其系统性再者,作为传递太极拳模因的宿主一方,其具备的技能水平和基本素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太极拳的传递。

因此,太极拳模因的综合性和模因宿主的局限性决定了太极拳的传播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过程太极拳模因的适应和变异――太极拳演变的根源模因能否适应所处的环境是模因能否成功复制和传播的直接决定因素自陈氏九世陈王廷创拳开始,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历经 300 多年传承至今,正是太极拳模因具有的良好适应性使然纵观整个过程,与太极拳模因的适应性相伴而生的是太极拳模因的变异性,体现在太极拳的技术形态、传播方式和性质功能等方面太极拳自诞生至今,由发祥地到繁华都市,从国内到海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形成了百家争鸣、争奇斗艳的发展局面从陈王廷创编的最初七套拳路到后来陆续出现了陈氏太极拳新架,赵堡架、杨氏、武氏、吴氏和孙氏等不同流派的太极拳,太极拳模因在技术形态层面呈现出显著的变化即使是陈氏太极拳,由于先后历经大量的创新和改编,不同的门派在架式风格和特点上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太极拳模因,因其广泛的适应性在技术形态上不断发生着变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