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806966 上传时间:2017-09-0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数学教案北师大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北师大第八册数学教案执教者:王丽娟2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 2-5 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教学过程一、 生活中的小数(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

2、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二、 小数的意义1、 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 3 页)2、 小组交流3、 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 0.01。4、 以 1 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 1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1 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 100 份取其中 1 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 0.01 米。5、 归纳小数的意义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3、三、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 3 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四、 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五、 作业:第 5 页 1-4板书设计小数

4、的意义3千 百 十 个 十 百 千位 位 位 位 分 分 分 数位位 位 位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教学反思:教学中,我先复习一些常见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点移动的规律作铺垫比较好,然后通过实例“比高矮” ,引出统一单位进行比较的必要,接着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名数改写的方法,课堂教学效果比较好。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 6-7 页)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

5、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测量活动: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 10 或100 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 6 分米=6/10 米=0.6 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 1 米 6 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二、填一填:填写第 6 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三、试

6、一试:第 1 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第 2 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 2 厘米 5 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四、作业:第 7 页练一练板书设计测量活动填一填中的表格 试一试中的题目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单位的改写,而不是测量。对于测量物体的长和宽,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所以昨天的作业我就让孩子们测量家里的一些物品,并把测量结果进行记录,这样课堂上就节省了许多时间。4教学内容 比大小(一) (第 8-9 页)教学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

7、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1、 小组讨论:9.87 和 9.90 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2、 汇报: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 10 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 和 10 之间。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三、练一练第 1 题:先让学生在

8、直线上找到 9.8 和 10.1 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第 4 题: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四、数学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五、作业练一练 第 9 页 2、3板书设计比大小教学挂图 练一练中的题目比大小的方法: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生掌握了整数大小比较之后进行的,所以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已思考和与同学的相互交流就能够把本课的内容轻松掌握,从作业出现的错误来看,个别同学还不能很细心地进行审题,排列

9、的顺序还容易出错。还有的同学在多个数进行比较时,有丢数的现象。出现错误的这两方面在教学进程中,我有所提醒但并未加以强调,所以在以后的备课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得再全面一些,对学困生容易出现的情况还要进行多种预设教学内容 比大小(二) (第 10-11 页)教学目标5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教学过程一、探索小数的性质1、涂一涂、比一比让学生在第 10 页的方格图上涂出 0.2 和 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2、比较、归纳:让学生自己在

10、第 2 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3、 举例说明: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 0.2 元表示 2 角,0.20 元表示 2 角 0 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二、试一试: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 2 题: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三、练一练:第 1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 2 题: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第 3 题: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

11、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板书设计小数的性质题 1、2 的方格图 练一练中的题目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要求之一。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现代化,人文化的课堂。这节课中,教师寓“导”于“情” ,变传统教学的“指令性”语言为合作、帮助、关爱性的语言,为课堂注入活力教学内容 练习一(第 12-13 页)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2、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12、教学过程第 1 题: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6第 2 题: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第 3 题: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第 4 题: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第 5 题: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第 6 题:引导学生观察前 5 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数学游戏: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

13、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第 14-15 页)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 “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

14、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二、探索计算方法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2、探索计算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 ,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3、研究问题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三、试一试第 1 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 0 去掉。第 2 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 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四、练一练:第 2 题:先让学

15、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第 3 题: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第 4 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板书设计7小数的加减题 1:小数加法竖式 题 2:小数减法竖式教学反思: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加减法在意义上、计算方法上和整数加减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数的范围扩大了,学生感觉有些陌生。课堂开始创设情境,现实而富有吸引力,让学生感觉到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小数的加减法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拉近了学生与新知的距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炼出的数学问题直入中心,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各自方法、概括归纳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互动模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关注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为了更好的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层次,有步骤的安排了练习题,并适当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购物小票(第 16-17 页)教学目标1、 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 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