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8066990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1000道经典选择题集锦(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1000 道经典选择题集锦道经典选择题集锦1、19 世纪,为制造发电机和电动机提供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 A吉尔特 B西门子 C法拉第 D奥斯特 答案:C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 A中共“一大” B文家市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C 4、关于欧共体和欧佩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 都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 都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C. 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 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D. 都是西欧国家为恢复经济和持续发展而建立的 答案:D 6、 史书记载的“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最符

2、合A 禹建夏朝 B汤灭夏建商 C 西周分封制 D春秋渚侯争霸 答案:C 7、19 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B. 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 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 D. 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 答案:B 8、史书记载:1872 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 “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 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A 属近代意义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 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答案:A 9、

3、发起新文化运动的先进知识分子,试图冲破旧的思想牢笼,他们大都A. 信仰马克思主义 B. 宣传社会主义 C. 认同无政府主义 D. 接受了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答案:D 10、11919 年初,有人致电巴黎中国代表:“愿公等坚持到底,全国国民为公后盾”。这一“后盾”后来集中体现在A新文化运动 B抵制日货运动 C 五卅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D 11、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A.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平反了一批重大 冤假错案 D. 正确评价了

4、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答案:A 12、1935 年 1 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解决 军事指挥上的是非问题 党的组织路线问题 红军行动 方向问题 党的思想路线问题A B C D 答案:C 13、1930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个决议中说:“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 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领导人A. 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性 B. 坚持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C. 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D. 能把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答案:C 14、面对抗战胜利后全国人

5、民希望“全国党派,无论在朝在野,均各以和平建国为共同目标” 的呼声,中国共产党A呼吁国民政府进行军事改革 B 积极与国民政府和平谈判 C 主动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D积极防备国民 党发动内战 答案:B 1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主要的依据是A. 敌我双方力量强弱的变化 B.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不同阶段革命的性质不同 D. 社会性质的变化 答案:B 16、下列各项发生在“文革”时期的是A 开始实现石油全部自给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宝山钢铁公司建成投产答案:C 17、1950 年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要解决A. 中国革命

6、道路问题 B. 民主革命的遗留问题 C. 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D.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问题 答案:B 1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于党的A十二大 B十三大 巴十四大 D十五大 答案:B 19、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的决定性原因是A.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 B. 阶级属性 C. 中国国情 D. 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B 20、16 世纪的西班牙 被英国打败而失去海上霸权 大力进行殖民扩张 出现了人文主义作家塞万提斯 资助麦哲伦环球航行A B C D 答案:D 21、英美等国宣布废除在华治外法权的国际会议是A1943 年开罗会议 B1945 年雅尔塔会议 C1945

7、年波茨坦会议 D1954 年日内瓦会议 答案:A 22、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依据是 毛泽东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巨大贡献 毛泽东思想是中 国民主革命正确经验的总结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 作用A. B. C. D. 答案:B 23、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它的核心内容是A 人权与法治 B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C 否定封建等级制 D自由与平等 答案:A 24、在中国近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 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

8、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25、19 世纪 50 年代的美国和沙皇俄国都A 面临外国的威胁 B出现经济繁荣势头 C盛行封建农奴制 D出现下层人民起义 答案:D 26、 据统计,1903 年英国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65。由此可见英国A工业发展比较缓慢 B工业设备比较落后 C 经济落后于其他国家 D 没有形成垄断资本 答案:B 27、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则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出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 变趋势是A. 封建政府的财政危

9、机逐步得到解决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C. 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日趋减轻 D.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 答案:D 28、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己载,扁鹊曾根据齐桓侯的气血变化判断他的病情。从中可见A扁鹊是春秋时期最著名的医生 B诸侯国已设置太医 C 扁鹊继承了伤寒杂病论的精髓 D当时出现 了中医诊断法 答案:D 29、0.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领域不包括A. 重工业 B. 轻工业 C. 电力工业 D. 化学工业 答案:B 30、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形成 B. 自由资本主义形成 C. 国家垄断资

10、本主义形成 D. 重商主义形成 答案:A 31、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化应该从 18 世纪中期以后开始,主要理由是A. 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B.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 C.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确立 D. 英国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出现 答案:D 32、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过程是伴随着对亚非拉国家的殖民掠夺而完成的。下列有关近代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 导致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 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宰割和奴役 C. 客观上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的产生 D. 促进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答案:D 33、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近代化 受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 缺少必要的资本原

11、始积累 发展畸形,结构不合理 资产阶级掌握着近代化的领导权A. B. C. D. 答案:A 34、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 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 B. 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 C. 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 的矛盾 D. 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答案:C 35、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市场经济制度的认可 B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C国际金融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扩张 答案:B 36、二战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事实上是A. 确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新国际格局 B. 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C. 建立了战后新的同盟关系 D. 承认了 美国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答

12、案:B 37、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最终将取决于A. 各国的经济实力 B. 军事实力 C. 政治上的影响力 D. 各国的综合国力 答案:D 38、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 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B.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 进又相互制约 C. 经济全球化对区域集团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D. 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利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 极化 答案:B 39、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实行的意义有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 有利于 农业商品化 对资本主义萌芽有促进作用A. B. C. D. 答案:

13、D 40、秦朝和隋朝都 结束分裂实现了统一 改革政治创立了新制度 开凿运河注重交通建设 赋税沉重导 致经济衰败A B C D 答案:C 41、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的根本原因是A. 两极政治格局的解体 B. 各国经济发展的排它性 C. 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D. 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 答案:D 42、下列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 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 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 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 按 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答案:C 43、北宋时期,造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因素是 统治者“分化事权”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 统治者用募兵、养兵的办法,

14、造成兵员增多,但战斗力下降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的金银 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加速土地兼并过程 ABCD 答案:A 44、吴郡、吴兴、会稽三郡,号称“三吴”。东晋南朝时期这一地区A耕作方式仍然是刀耕火种 B以制造军刀而名扬天下 C商业曾几度陷入萎缩困境 D农业领先于江南 其他地区 答案:D45、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 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 评价是A. 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 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 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 把发展统一战线和 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答案:D 46、辽统治者设置的北面官A治理范围在中央地区 B属于中央统治官员 C 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D统治契丹人和汉族 答案:B 47、建国初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关于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前者是 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 前者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后者则推动了农村改革向专 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