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065063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2.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赛力斯-引言-公司简介-行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言引言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3716)专注于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服务、体外诊断产品的代理以及自主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重点开展的集约化销售业务,在体外诊断经营服务领域中起步较早,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于2016年10月1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2,740,000股,于2016年10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本文结合塞力斯的招股说明书、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行业资料,首先分析了塞力斯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该公司的竞争优势,其次对通过对赛力斯财报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计算、对比,综合地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

2、况和经营成果,最后对公司业绩进行了财务预测,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投资建议。1 公司基本情况(塞力斯公司基本情况(塞力斯 603716)1.1 公司基本资料公司基本资料公司中文名称: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Wuhan Thalys Medical Technology Inc.法定代表人:温伟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04年2月23日股份公司设立日期:2012年7月22日注册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1310号办公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金山大道1310号注册资本:3,820万元经营范围:开发、生产和销售生物科技产品、医用电子设备及配套消耗品、试剂等;办公自动化设备、机

3、电、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理;从事医疗诊断设备的经营性租赁业务;相关产品技术咨询;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医用器械软件开发;生物科技品、医用电子设备及配套消耗品、试剂等进出口及批发业务;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1.2 公司设立以来股本变动情况公司设立以来股本变动情况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或“集团”)前身为武汉塞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23日由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法国BMT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20万美元,经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经过多次股权转让和增资,2011年1

4、2月28日,塞力斯有限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更为543.3125万美元。2012年7月22日,塞力斯有限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以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35,808,973.24元为基准,按照1:0.1611折股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3,800万股,其余计入资本公积,注册资本变更为3,800万元人民币。2012年11月8日,塞力斯股份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变更为3,820万元人民币。经2016年10月14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62352号文核准,公司于2016年10月成功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74万股,发行价格为26.91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5、人民币342,833,4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28,842,028.96元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313,991,371.04元。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于2016年10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公司注册资本5,094万元,实收资本5,094万元。1.3 公司股权结构公司股权结构未公开发行前,公司控股股东为天津瑞美,持有公司61.4686%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温伟,公开发行前,温伟通过天津瑞美投资间接持有本公司表决权61.4686%。本次发行后,天津瑞美的持股比例下降至46.0954%,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为66.9667%,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表:公开

6、发行前后股东持股比例图:发行前公司股权结构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1.4 公司组织结构公司组织结构2 行业分析行业分析按照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分类与代码(2012年修订)的行业目录及分类原则,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F-批发和零售业”中的“51-批发业”,具体为“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业”中的“体外诊断产品经营行业”。体外诊断(IVD,In Vitro Diagnosis),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等,其原理是通过试剂和体内物质在体外的反应强度或速度来判断体内物质的性质和数量,通过和标准品的比较

7、来判断人体的生理状态。体外诊断行业涉及上游原料、生产经销、下游用户市场。其中医院检验科、独立实验室体检中心等倾向于使用精确、高通量的大型仪器,而医院临床科室、急诊、社区服务站、家庭倾向于使用快速、便携的快速诊断产品(POCT)。2.1 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体外诊断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并归属其下设的医疗器械监管司具体管理。医疗器械监管司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内 设负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有关医疗器械的产品标准、产品市场准入、生产企业资格、产品临床试验及产品注册等管理职能,主要由医疗器械监管司承担。体外诊断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

8、诊断系统专业委员会(简称“IVD 专委会”)。IVD 专委会主要负责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研究、参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2.1 行业发展概况行业发展概况2.1.12.1.1全球体外诊断(全球体外诊断(IVDIVD)行业概况)行业概况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急速发展。2008年全球体外诊断试剂市场370亿美元,2013年约466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4.72%。北美、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合计约在80%以上。中国、印度、拉美、东欧等地区合计占比10%。临床化学和免疫化学市场将会是

9、其中最大的两个市场,在2009-2016年间二者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5%、4.7%,产值分别达164.253亿美元和141.361亿美元;基因检测市场将会是其中增长最快的市场,其复合增长率达6.7%,产值将会超过十亿美元。新技术的发展,复杂免疫检验向床边检验的转变,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自行检测等降低成本措施的采用推动了全球体外诊断市场的进步。2.1.22.1.2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概况我国体外诊断行业概况我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历 20 多年的发展,现已具 备产业规模发展条件。目前,我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体外诊断生产 和经营企业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

10、比仍然差距较大。从体外诊断生产企业来看,尽管数量较多(约 300-400 家),但是行业集 中度低,竞争较为激烈。从体外诊断试剂类别来看,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相对 较低的生化诊断试剂领域已经占据了 2/3 左右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已基本达 到国际水平,而在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技术水平较高的领域占比较小。在诊 断仪器领域,全自动生化仪、血液分析仪以及普通 PCR 仪已实现国产化,全自 动化学发光仪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技术尚待完善。从体外诊断产品经营企业来看,目前我国专业从事体外诊断经营企业的数 量众多,但是规模普遍较小,主要是国内外体外诊断产品的二级、三级代理商, 经营区域范围较小,竞争力普

11、遍不强。2.2 市场需求状况市场需求状况2.2.12.2.1全球市场需求状况全球市场需求状况2009-2014 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需求增长迅猛,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5%。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2.2.22.2.2我国市场需求状况我国市场需求状况中国人口占世界的 1/5,但体外诊断市场份额仅为全球的 3%,且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使用量仅为 1.5 美元,而发达国家人均使用量达到 25-30 美元,因此中国体外诊断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2014 年我国 IVD 市场规模达306 亿元,预计 2019 年 IVD 市场规模将达到 723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7%。技术的创新、人口

12、的老龄化、保险覆盖率及支出不断增加以及收入增长等驱动因素将推动我国 IVD 行业不断发展。在卫生监管部门降低药品占比的大医改背景下,体外诊断行业将有机会获得比药品行业更快的增速。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2.3 行业竞争情况行业竞争情况2.3.12.3.1国际竞争格局国际竞争格局全球体外诊断已成为拥有数百亿美元庞大市场容量的朝阳行业,产业发展成熟,市场集中度较高,并聚集了一批著名跨国企业集团,包括罗氏、西门子、雅培等,其总部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等体外诊断市场发展早、容量大的经济发达地区。这些企业集团体外诊断业务销售规模大,产品线丰富,不仅包括各类体外诊断试剂,还包括各类诊断仪器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

13、技术服务。据统计目前罗氏、西门子、雅培、强生、贝克曼、BD 等 6 大企业占据全球体外诊断市场近 60%的市场份额,垄断优势明显。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2.3.22.3.2国内竞争格局国内竞争格局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晚,产业化发展相对滞后。根据 IVD 专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外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约 300-400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 200 家,但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仅约 20 家,企业普遍规模小、品种少,相当部分企业年营业收入少于 1000 万元。近几年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已从导入期步入发展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凭借产品性价

14、比高和更为贴近本土市场的优势,不断抢占份额,致使原以进口产品为主导的市场格局被逐渐打破。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我国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现已涌现一批实力较强的本土企业,集中在生化、免疫、分子诊断三大领域,并在某些产品领域逐渐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总体而言,国内企业市场割据竞争的格局较为明显,实力较强的综合性企业还较少,行业排名靠前的企业主要是在某一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行业集中度相对国际市场较低,2014 年罗氏、贝克曼、西门子、雅培、希森美康、BD、上海科华、迈瑞、达安基因、利德曼等企业品牌国内体外诊断市场近 63%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2.4 影响

15、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4.12.4.1有利因素有利因素(1)医疗诊断刚性需求拉动体外诊断行业稳定增长。一是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加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带来的我国整体医疗保健支出的增加,二是国家加大预防投入以及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带来的体外诊断支出占医疗保健支出比重的提升。(2)技术进步推动体外诊断行业稳步增长。(3)产业政策大力支持促进行业快速发展。(4)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使体外诊断行业长期受益。2.4.22.4.2不利因素不利因素(1)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规模普遍偏小。(2)受大型体外诊断产品供应商制约较多。目前,高端的体外诊断技术与 产品基本

16、上都由国际巨头垄断。国内规模较大的体外诊断经营企业,大多数都 以代理一家国际知名体外诊断供应商为主,同时代理其他品牌体外诊断产品。2.5 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体外诊断产品行业属于高技术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较高,企业综合毛利率 较高,特别是具有技术垄断优势的新产品,利润回报更高。目前我国体外诊断 试剂生产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行业内还存在大量中小型规模企业,随着国家对行业准入和产品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外领先企业对我国市场开拓的 重视,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的企业将逐渐退出,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规 模大的优势企业则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以及更高的利润水平。对于体外诊断产品经营企业而言,市场上众多的小规模单品种代理企业其 竞争优势较弱,市场拓展能力不强,行业利润水平较低;而具有众多知名体外 诊断产品供应商的代理授权及集约化销售业务模式的企业将具有较为明显的竞 争优势,能够取得较高的行业利润水平。2.6 行业经营模式行业经营模式体外诊断产品销售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单纯销售模式、融资租赁模式以及 集约化销售模式。本公司目前采用的是单纯销售模式和集约化销售模式,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