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8059577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基本知识-生物教师招聘考试(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学基础知识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物质基础:核酸(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生命的承担者)。结构基础: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3.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应激性是指生物体对外界刺激发生一定反应的特性。需要时间短。(如:蛾、蝶类的趋光性)。4.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6.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二、生命的物质基础1.C 是最

2、基本的元素,C、H、O、N、P、S,6 种元素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3.原生质: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和脂质。4.水:含量: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两者可以相互转换)。作用:自由水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5.糖类元素组成:C、H、O。作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分类: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单糖是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植物

3、蔗糖和麦芽糖;动物乳糖。多糖:植物淀粉(植物储能的糖)和纤维素(细胞壁的成分) ;动物糖元(肝糖元、肌糖元)。6.脂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类脂: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固醇:调节生命活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7.蛋白质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生命承担者。(1)主要元素:C、H、O、N。(2)基本单位:氨基酸。8、细胞中的化学元素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有 20 多种,在动植物细胞中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 种);主要元素(6 种)占细胞总量的 97%。生物体内部分元素功能如下:(1)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 Ca2+

4、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肉无力。血液中的 Ca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 Ca2+,血液就不会发生凝固。Ca 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2)Fe:人体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时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时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若缺乏此元素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6)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在植物

5、体内参与有机物合成和运输。(7)N:N 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 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 N 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 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 N 而导致老叶先黄。N 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 N 与 P 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 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8)P:P 是构成磷脂、核酸和 ATP 及 NADPH 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 P,会影响到 DNA 的复制和 RNA 的转录,

6、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 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 ATP 和 ADP 中都含有磷酸。P 也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元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成分:磷脂和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少量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又叫糖被,与细胞识别有关)。2.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与膜变形有关) 。3.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物质的过膜方式: 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4.细胞壁的化学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二、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动力工厂”。2.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3.核糖体:合

7、成蛋白质的场所。4.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5.高尔基体:动物:与分泌物形成有关。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6.中心体: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有,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7.液泡:内有细胞液,含有糖类、色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细胞器的总结*具有双膜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单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无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含有 DNA 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能产生 ATP 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

8、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三、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结构:双膜(有核孔)、核仁、染色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2.染色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四、细胞增殖1.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的方式增加体细胞的数量。2.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3.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1)间期: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两出现:染色体

9、出现,纺锤体形成两消失:核膜消失,核仁解体(3)中期: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增加,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5)末期: 染色体解旋,成为染色质状态,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细胞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1)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动物: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植物: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2)末期:形成子细胞的方式不同动物: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植物: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壁5.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

10、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五、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1.细胞分化: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2.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3.细胞癌变: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致癌;化学致癌因子:如苯、坤、煤焦油等;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癌变原因:原癌基因被激活,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

11、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2.酶: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部分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3.酶的特性:具有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等条件。(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低温则抑制其活性)4.ATP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5.光合作用:(1)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 b(黄绿色)功能:吸收、传递光能(叶绿素 a 转化光能)(2)光合作用的过程:总反应式:CO2+H2O 光 叶绿体 (CH2O)+O2过程:光反应阶段:光合

12、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6.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1)吸收的活跃部位:根尖成熟区的表皮细胞(2)方式:植物形成大液泡后:渗透作用吸水,干种子、分生区细胞:吸胀吸水(3)渗透作用条件:具有一层半透膜植物细胞有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

13、差植物细胞液泡内细胞液和土壤浓度之间的浓度差。(4)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5)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是植物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7.植物的矿质营养:(1)矿质元素:指除了 C、H、O 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大量元素 6 种 N、P、S、K 、Ca、Mg;微量元素 8 种Fe、Mn、Zn、Cu、B、Mo、Cl、Ni(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吸收形式:离子吸收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具有根毛)吸收方式:主动运输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

14、独立的过程。8.人和动物三大营养物质代谢(1)糖类代谢 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且陆续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正常人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 80-120mg/dL 范围内;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就会产生糖尿;血糖降低至 50-60mg/dL,出现低血糖症状,喝糖水,吃含糖多的食物缓解低于 45mg/dL,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2)脂类代谢: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和肠系膜等处,多则肥胖;当肝功能不好或者磷脂合成少时会引起脂肪肝;还可转化为糖类(糖异生作用)。(3)蛋白质代谢:游离氨基酸可合成自身蛋白,可氧化分解放出能量,可转化为糖类(糖异生

15、作用)或脂类,也可合成其他生物活性物质。9.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1)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2)新陈代谢类型归纳自养需氧型: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异养虚氧型:人、大部分动物、细菌、真菌等(如蘑菇)异养厌氧型:乳酸菌、蛔虫等兼性厌氧型:酵母菌生命活动的调节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用处于主导地位。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侧的细胞纵向伸长快,向光侧细胞纵向伸厂慢。(2)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例子:植物的顶端

16、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3.应用:(1)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2)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发育成果实所需生长素来自:发育着的种子;在没有接受花粉的雌蕊柱头内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子房就能发育成果实。(3)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4.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5.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激素分泌的调节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合成与分泌。6.相关激素间的作用协同作用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发育生长拮抗作用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含量7.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8.反射类型: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如:缩手、眨眼、膝跳反射等)和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9.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 5 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