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54964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对推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思考 近几年,无锡市委、市政府提出追赶世界先进城市的目 标。扎实推进教育国际化,拓展教育发展空间,利用国内、 国际两种教育资源,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更好地服务 于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因此,无锡有必要在已经取得的 教育对外开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步伐。 一、 我市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应关注的两个认识 问题 (1)国际教育绝不等同于西方教育。近几年,我市新开 办了多所国际学校,如:太湖国际学校、新区国际(美国人) 学校、伊顿国际学校、韩国人学校等国际学校。引进并开 办这些国际学校,为我市外籍学生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选择, 进

2、一步改善了我市的外向型经济软环境,对提升我市的教育 国际化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需要重视的是,这些 学校的教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各国投资商投资学校的同 时,也带来了他们所属国的教育。其中包括他们国家的课程 设置、教材教法、教学理念等,如韩国人学校沿用的是韩国 现行的教育模式,新区国际(美国)学校沿用的是美国教育模 式。所以,这些学校实际上是向海外推广自己国家的教育制 度和教育理念,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从本质上说,这种教育 不是真正的国际教育,而是一种教育移植、文化迁徙。在中 国办国际化学校,如果不体现中国的特色是难以想象的,国 际化在许多外国学生的眼中表现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 上海是教

3、育国际化处于领先位置的地区。在上海,国际化办 学模式以中国文化为主,中国文化的熏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 内容。事实上,许多外籍学生来到无锡,是希望融入无锡社 会、体验中国文化、接受经过改良的中国式教育。大量的 外籍人士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他们非常看好中国的教育。 这表明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认同。他们希望自己的 孩子能够到中国更加系统地学习汉文化。还有外籍孩子的 家长认为,中国以后是他们的贸易伙伴,无锡在中国经济发 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孩子在中国学习,是在结识日后的合作 伙伴。因此,我们认为,在无锡搞国际教育,适当引进一些国 际教育机构,特别是西方教育机构是必要的,但不能把引进 国际教育机构当成

4、我市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唯一选择。 (2)推进国际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本地区培养具有国际 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所谓国际教 育,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其本质就是在经济 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 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 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 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日益显 现的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谁拥有数量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富于创新能力的 人才,谁就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育国际化的最

5、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 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能 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 二、 如何加快我市国际教育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的必 然结果,并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我市的国际教育进程。在市 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国际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与先进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加快我市国际 教育进程,借鉴先进省市和外国的经验,我们认为应从以下 几方面下手。 (1)从决策层面上来说,要具备国际化的意识和眼光。 要搞好我市的国际教育,就必须注意培养自身超强的国际化 意识,

6、这是扎实推进我市国际教育进程的前提。只有具备了 国际化的意识和眼光,才能真正确立起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并 形成正确的思路,才能够用国际化的眼光去发现和分析问题,才 能够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2)从操作层面上来说,要尽快制订我市加速国际教育 进程的发展规划,分层、分类推进我市国际教育进程。一方 面,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另一方面要及时制订教育国际化道路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并 根据形势发展随时做出调整。规划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标 准。全市要有一盘棋的思想,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各层次教育机构和学校都应该贯彻教育要“面向世界”的 方针,向教育国际化靠

7、拢。同时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 制宜,找准切入点。 (3)要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教育国际化的一个 重要目标就是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 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在我国,制订 教育国际化目标的省、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但放眼世界, 不少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订了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 标。如日本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提出“要培养世界通用的日 本人” 。在教育国际化目标中提出:“只有做一个出色的国 际人,才能做一个出色的日本人”,在国际社会中要想生存 下去,除了牢固掌握日本文化外,还应该对各国的文化和传 统加深理解。日本在教育国际化中还提出具体的培养目标: 要求

8、学生“懂技术、通外语、会经营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 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 和生活环境。 ”总之要“培养在国际社会中被信赖和尊敬的 日本人,同时还应增进相互间的团结与发展” 。再如美国在 90 年代初制订的美国 XX 年教育目标法中,强调了教育 的国际化,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采用面貌新、与众不 同的方法,使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知识的世界级的 标准。韩国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专门成立了“21 世纪 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是:努力提高学生国 际化的意识,包括提高外国语言能力,增强“自主的世界公 民意识,加深学生对各国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知识的理解

9、,制 订系统的国际问题研究计划,加强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 社会、历史、宗教等问题的研究,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 强国际间的相互理解” 。无锡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应当从前 瞻性的战略高度制订我市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我们认 为下面几条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培养学生具有国际观念、 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 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 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 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 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 土人情等。 (4)要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加大教育国际合作,

10、鼓 励学校与境外学校结成友好学校,形成比较稳定的交流协作 关系。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以及充 分向外国开放本国的教育资源,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 发展。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 导者。要构建教育国际化的教师队伍,实现教育国际化的培 养目标,教师首先要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知识的储备,才能在 教学中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自己的态度影响学生。 目前,我国的师范院校在所开设的师资培养项目中均没有相 应的国际化文化课程。在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中,也没有要 求教师具备国际知识,这样的教师无法进行国际教育。因此,在 教师的培养上,要增设国际知识与国际素养内容,对教师的 专

11、业发展也要强调国际理解教育。这就需要政府出台政策, 要求教师培训机构与发达国家的师范院校建立联系,创造条 件使教师和学校领导者能够出国学习,使之具备相应的国际 知识以及真实的国际教育体验。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法。走出去,就是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 讲学、搞合作研究。请进来,就是请外国专家、教师到中国 来讲学,参加学术活动。这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通过 相互交流,达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加强学生之 间的国际交流。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大量吸收各个学段外国 留学生到无锡的大、中、小学学习。同时,鼓励本市大、中、 小学生到国外去留学,这是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与 先进

12、城市相比,无锡学生的国际交流比例还很低。从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 都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国留学生去学习,这不仅给本国带来 了一笔很大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为本国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 “雇员”,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我 市应该积极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现实,一方面积 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充分利用外国的教育资源为我市培养 人才服务;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改善办学条件,扩大 招收外国留学生,让他们到中国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让 他们了解中国、了解无锡,促进无锡教育国际化氛围的形成。 (5)积极推广实质性的“双语”教育。无锡实施“双语” 教

13、育,建构目标体系,不仅仅要着眼于教育自身,更要着眼于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要有一个宏观的战略性筹划。 要把“双语”教育作为推动无锡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政府行 为,以此带动学校办学模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重大变 革。在实施策略上,要做到机制建设与环境舆论建设一致, “双语”师资建设与“双语”课程建设一致,课堂教学建设 与双语教育氛围建设一致的做法。把“双语”教育作为推 进无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突破口,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 纵向衔接的“双语”教育体系,形成无锡整体推进“双语” 教育的良好氛围。 (6)需要举办规模宏大、条件优越的国际学校。无锡是 一片充满神奇与活力的热土。短短几年来,它拥有的

14、外资企 业已达一百多家,成为无锡走向全球化经济的强大支柱。随 着无锡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外籍投资商和外籍高科技人 才也大量涌入,这给无锡的国际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挑 战必须适时地为外商子女提供拥有现代化设施和完整 国际教学体系的国际学校,以满足外籍人士多元化、高水平 的国际教育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把这样的国际学校办成培 养我市具有开阔的胸襟、全球的意识、开放的视野和人际 交往能力的人才基地,起到以点带面和引领、辐射的作用。 无锡是人文荟萃、经济发达的地区,历史上就有着对外 开放的先例和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无锡教育更是加 快了对外开放、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推进无锡的教育 国际化进程必然会有利地推动我市的教育改革,积极发展无 锡教育,建设教育名城,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从更长 远的眼光来看,无锡教育的开放在保证无锡教育健康有序地 发展的前提下,还要努力追求无锡教育对于全国乃至世界教 育的影响,特别是无锡的教育实践,应该成为全国教育的楷 模。 (无锡市湖滨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