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书法家冯铸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8051570 上传时间:2018-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书法家冯铸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女书法家冯铸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女书法家冯铸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女书法家冯铸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女书法家冯铸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书法家冯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书法家冯铸(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书法家冯铸女书法家冯铸 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 民主革命的大幕。次日清晨,在武昌阅马场湖北军政府门 前,有一个 11 岁的女童写字义卖,为起义军助饷,她就是 此后名振遐迩的书法家冯铸。是什么原因使尚在髫令的冯 铸投入到这股巨大的革命洪流中去的呢?这得从她自小受到 的教育和影响说起。 书法女神童 冯铸,号冶吾。1901 年(清光绪 27 年)8 月出生于湖北 省黄陂县滠口镇十里乡东冯家塘村的一个书香之家。祖父 冯干臣是清末秀才,擅长诗词楹联,尤其爱好书法。家藏 汉砖一块,光洁如镜,以木架支托,教儿孙沾水习字。祖 母除操持家务外,兼司磨墨,供全家写字之用。

2、父亲冯拙 石(又名白石),业中医,也是饱学之士。堂伯父冯家灏, 亦为书法名家,诸体均擅,尤以苏字称著。 冯铸两岁时,祖父和父亲就教她读诗认字,3 岁开始练 习书法。习字时,祖父要求极严,仅执笔一项,就练了一 个多月。要求做到“直体端坐,凝神专注,秉笔中正,腕 平笔直,五指协力,抽之不去” 。每写一字,祖父依照永 字八法 ,按侧、勒、努、超、策、掠、啄、磔逐笔点评, 因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7 岁时,就能写擘窠大字,书写对 联中堂馈赠亲友,为乡里所传颂。 为开阔眼界,增长才智,冯铸 8 岁时,在祖父母带领 下,北上京师,观摩历代碑帖,游览京华胜迹,从中吸取 滋养。回武汉后,又在伯父冯家灏悉心教导下

3、继续苦练, 并与书法界开展学习交流,提高甚快,为不少著名字号书 写了匾额,顿时名传三镇。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作为一家之主的冯干臣,也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比如他 就没有让自己的孙女裹小脚,冯铸因而保持了一双天足。 这在今天看来似为生活小事,但在当年却是一件使四乡八 邻惊诧的不寻常事件。冯铸也因此有了个外号,叫“冯大 脚” 。 1911 年,各地“保路斗争”风起云涌。这一斗争,与 劳苦大众的“抗租” 、 “抗税”斗争相结合,推动了民主革 命高潮的到来。此时,冯铸正跟随冯家灏在武汉进行书法 创作,参加社团活动。也就是从这时起,她受到了民主革 命思想的启迪。 冯

4、铸从小就与萧林昌订婚。萧氏也是书香望族,清末 有不少人东渡日本留学,有些还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 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前,在日本铁道专科学 校留学的同盟会会员萧日昌和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同盟 会会员萧震昌(萧林昌堂兄)相继归来,直接投入到湖北新 军中去,做宣传革命思想、组织和发动士兵的工作。在他 们的影响之下,冯铸也逐步参加到群治学社、文学社的一 些活动中去了。 1911 年 10 月 10 日,革命党人在武昌打响了辛亥首义 的第一枪。一夜之间,攻占了湖广总督衙门,控制了武汉 三镇。次日,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并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 都督。 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冯铸在萧日昌的指引下,与

5、父亲冯拙石一起,奔赴武昌阅马场,在刚成立的湖北军政 府门前,泼墨挥毫,写字义卖,为起义军助响。众多围观 者见此情景,啧啧称奇,消息迅速传开。素有翰墨雅兴的 黎元洪得知此事,即命侍从召见冯氏父女。经当时已在都 督府任秘书的萧日昌介绍,黎元洪要求冯铸当面试笔,冯 铸从容濡墨铺纸,写了一联赠送黎元洪:“春雷动地苏万 物辛亥义举复神州” 。黎见冯铸挥洒自如,笔法质朴遒劲, 厚重雄健,清逸秀挺,不禁拍案叫绝。立即写了“女士义 举”一幅回赠。当黎得知冯铸也是黄陂人时,更为高兴, 表示要收这位既属翰墨之同好,又有桑梓之谊的小同乡为 义女。冯铸征得冯拙石的同意后,遂拜黎元洪为义父。此 事引起新闻界的极大兴趣,

6、广为传播,成为辛亥革命时的 一段佳话。 辛亥起义后,湖北革命军民与前来镇压的北洋军队展 开了 40 余天的武汉保卫战。这时,冯铸仍然与革命文学团 体紧紧站在一起,继续以鬻书所得罄囊助饷。 1912 年初,民主革命暂时受到挫折,刚辞去民国临时 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应黎元洪的邀请,作为中国革命同盟 会总理,在胡汉民、廖仲恺等数十人的陪同下,于 4 月 9 日到武汉视察。4 月 12 日,同盟会湖北支部在武昌阅马场 附近的湖南会馆举行欢迎大会。会场上布满了各界名流的 颂歌、赞辞,琳琅满目。冯铸出于对革命领袖的敬仰,书 写了一副对联,张贴于醒目处。联日:“所作空前绝后其 人长乐永康” 。上联歌颂了孙先生

7、的丰功伟绩,下联表达了 对革命伟人的衷心祝愿。言简意赅,质朴无华,加之隶书 大字,颇具功力。孙先生及随行人员得悉此联出自 11 岁女 童之手时,不禁交口称赞:“真是书法女神童!,当时参 加了欢迎大会的民国公报记者陈霁云在所撰写的中 山先生驻鄂记中,即时将此事作了报道。自此, “书法女 神童”冯铸之名,更是传遍四方,慕名求书者接踵而来。 1913 年,冯铸的书法作品被选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 出,一举夺魁,评为世界儿童艺术作品一等奖,获金质奖 章一枚。 江浙投师 法有正宗 为寻求名师指导,法有正宗,冯拙石决心携女远游求 师。1914 年初赴上海,寻得隐居沪郊的“清道人”李瑞清。 李氏为清末民初五大

8、书法名家之一,其书法艺术熔铸古今, 并集成清道人临阁帖一部传世。清道人见冯铸书法已 有根底,而且聪颖好学,欣然收为弟子,教她习练魏碑。 经李氏精心培育,严加磨炼,冯铸的书法从形体到意韵有 了质的飞跃。临别时,她秉笔书写“寿”字中堂一幅,敬 献严师。李氏亦挥毫题写“气可吞牛”四个大字,勉励自 己的第一个女弟子,并以清道人临阁帖相赠。 同年 4 月,冯铸父女又去杭州,拜谒书画篆刻大师吴 昌硕。吴氏是一位既秉承传统,又善于变法,饮誉海内外 的艺术家。在这位大师的教导下,冯铸广习隶、篆各体书 法,融会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深得吴氏嘉许,以石鼓文书 写了“篆隶摩空”一幅,作为奖励,并亲自刻了一套印章, 赠给

9、了自己的得意弟子。冯铸感激之余,临别时又大书 “寿”字中堂一轴,敬谢恩师。江浙求学归来后,冯铸全 身心地投入书法创作交流活动,在书法界的知名度不断提 高。 1916 年 6 月, “窃国大盗”袁世凯病死后,黎元洪按当 时的约法 ,继任民国大总统。黎为给义女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先是推荐冯铸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学 习。后在冯拙石的陈请下,让有外文根底的冯铸未婚夫萧 林昌人“交通传习所”深造学习。而目睹京城官僚腐败, 官场的虚伪,冯铸父女则于 1917 年春离开了北京,有幸避 开了“张勋复辟”造成的更为混乱的局面。 冯铸之未婚夫萧林昌,字孟壬,号梦云。1899 年生。 三岁丧父。少年时期,由亲戚资助,入汉口法文学堂学了 法语。1921 年, “交通传习所”与“北京邮电学校” 、 “唐山 工业专门学校”合并,扩建为“交通大学” ,经岳父申请后, 他成了北京交大第一期的学生。 萧林昌在北京交大学习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加了“五四运动” 。在有 3000 多学 生参加的 221t 游行示威中,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