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802493 上传时间:2017-08-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收尘器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吴亮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管理科点检站 吴亮升,电收尘故障处理及原因分析,主要内容,1.电收尘现状2.常见故障及处理3.小结,电收尘现状,我厂三期焙烧炉电收尘已全部国产化,采用大连碧海公司型号为DBH80-型电收尘,配套的电气设备由大连电子研究所提供。从2008年5月份投用至今,设备故障频发,经过不断的处理和整改,勉强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但由于设备本身存在设计、材料、安装等方面的缺陷,极板短路和运行中电流逐渐降低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现把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汇总分析,共同探讨和交流,以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原理,电收尘器是利用强电场使固体和液体悬浮粒子与气体分离的一个电气系统。在它的电气系统中通上高压直流电,利用阴

2、阳极的几何形状不同,在极间产生强大的不均匀电场,使周围的气体发生电离,产生大量的电子和正负离子。当含尘气体进入电场后,粉尘在这些电子和离子的作用下,将以极快的速度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迅速趋向与其极性相反的电极,最后放出电荷并吸附到电极上。通过振打装置的打击,这些粉尘脱落到下部灰斗,经排灰装置排出。而净化了的符合排放要求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入大气。,工作原理,结构简介,电收尘器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本体(包括进、出气口;气体分布装置;壳体;内部结构件等)、电控(包括高压整流设备及低压程控系统)、保温。,电收尘器的结构,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气,我厂三期电收尘自投产以来,因极板“短路”故障而停

3、炉检修的,4#炉有4次 , 3#炉有3次 。极板故障已成为影响电收尘稳定运行的最大危害因素。故障汇总如下:一、电气方面:1. 控制柜系统,3#炉1区和3区、4#炉1区控制柜内的主控板和信号板误报警,主要是电路板质量不稳定引起,更换新板后已好。2.高压变压器 ,3#炉电收尘3区变压器因绝缘油受潮,更换过油;2区变压器在运行中线圈放炮烧毁,更换新的变压器;也已更换过,原因为受潮引起,加装挡雨棚以后,已解决。,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气,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气,3、瓷瓶、套管开裂、损坏严重。3#炉电收尘3个区穿墙套管已开裂,2区更是出现烧断,都已更换。4#炉3区阴极支撑瓷瓶已开裂,对地放电,造成

4、短路故障。原因是保温箱密封不好,水流到瓷瓶表面,冷热交替引起。经补漏后已基本解决。,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气,瓷瓶图片,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气,4.保温箱加热器,最常见的故障是因保温箱密封不好,箱内积水,加热管被水浸泡烧坏,无法正常加热,造成极板绝缘降低。对渗水采取的措施是补漏和加装排水阀门。,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二、极板方面:1.极板受热变形,烧毁、间距不足。表现为运行电压波动,有火花发生,电流下降。引起变形的原因是施工方安装时,由于极板底部变形凹槽高只有25mm(已整改为45mm),冷态时正常,受热后极板无法向下变形,只能从中间拱起,使极板弯曲,间距变小。3#炉极板的烧毁主要

5、是由于漏斗积料,浸没极板,引起短路,大电流流过极板引起烧毁。现3#炉3区4有8根阴极线烧毁、4片阳极板局部烧毁。变形的问题虽经多次调校,但由于材料方面的原因,自今未能解决。名词解释:火花放电由于分隔两端的空气或其他介质材料突然被击穿,引起带有瞬间闪光的短暂放电现象。,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3#、4#炉极板间距图片,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与2#炉极板间距对比,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3#炉3区烧毁极板,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2.阴极线因烧断或固定螺栓断裂而脱落,搭接在阳极板上,引起电压极板短路。故障的表现为:测阴极板对地电阻为0,运行电压为0,电流达到最大值。解决的办法是重

6、新更换耐高温螺栓,固定阴极线。3#炉2区在2月25就出现上述故障。,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阴极线脱落图片,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3.振打效果不好,电压电流逐渐下降。原因主要是极板受热变形后,振打垫板与锤中心点发生偏移,锤子没达到垫板上,或者是锤子打偏,力量不够,没有把灰振打下来,时间久了,极板上的灰越积越厚,引起电阻上升,电流就降了下来。引起极板偏移的原因主要是电收尘结构设计存在缺陷。从极板的安装方式看,一二期阳极板采用插槽式安装,不容易因变形移位,而3#、4#炉采用夹板式,受热后容易弯曲变形。阴极板方面,一二期采用弹簧螺旋线,能根据冷热自动调节,3#、4#炉采用的是芒刺板,变形后无法自

7、行回位,而且容易积灰。从振打方式看,一二期阳极板底部用裙板加固,极板底部被插入插槽,无法自由变形,振打锤与极板中心保持不变,振打效果好。而3#、4#炉采用夹板式,受热后容易弯曲自由变形。阴极板方面,一二期电收尘所有的阴极线用一根钢梁来连接,只要有一个锤子工作,就能把灰打下来。3#、4#炉每个极线振打是独立的,当该极线变形后,中心点移位,锤子就无法打到该极线的垫板,久而久之,灰尘堆积在极线上,电流就逐渐降低。,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极板积灰,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阳极板下部结构对比,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极板,阴极板振打方式对比,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风速,4.ID风机转速对极板的影

8、响:经过长期观察和记录分析,当ID风机的转速超过1380转后,电场就有火花发生。原因为极板在风力的作用下有接近现象,引起极板间距变小,电压电流随之下降。现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把ID风机最高转速限定为1360转/分,基本可以满足100-110t/h的下料量。,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风速,电场有火花 正常状态,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风速,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粉尘,电收尘1区(进口)在空载时电流为300mA左右,进料后,产生火花,造成电压降低,电流也迅速降为120mA左右。原因是1区的粉尘量大,电阻迅速增大,加上极板间距不足,在电压下降的情况下,电流随之下降。电流=电压/电阻原因分析:极板间距不够

9、和原电气控制方式落后,没有恒电流控制方式。改进措施:调校或更换极板,采用更为先进的控制方式,如采用高频电源替代,高频电源的特点是体积小,能耗低,控制方式先进,能量输出高,保持电场电流稳定,能输出50KHZ高频,整流效率高。,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收尘常见故障及处理,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电-除尘器的修理,小修:电除尘器每运行三个月进行一次小修,维修时间约需4 - 8小时,主要是清扫电场内积灰,尤其是需要压缩空气吹扫两极系统上的积灰,检查内部外部运转机构并适当调整;检查并调整振打锤,检查两极的平直度并适当调整之;擦净绝缘套管、瓷轴;检查分布板及其它内部各处并消除不正常现象;检查排灰系统是

10、否畅通;最后校准指示仪表。实际使用过程中,受主机生产条件的限制,很难按计划时间进行小修,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生产过程中主机临时停机的机会对电除尘器进行内部维护,排除近期发生的故障。,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电-除尘器的修理,中修除尘器运行半年至一年需进行一次中修,约需 3天左右的时间,一般与主机的年检修时间合在一起进行。中修内容如下:(1)检查每个电场中两极之间的间距并进行调整,使其误差不超过规定值。(2)清除内部构件上的粉尘,对个别已经脱焊或折断的电晕线进行更换(有条件时)或直接剪接。(3)检查振打锤是否打在振打砧子的中心上,如有偏差即进行调整;检查振打轴轴承及锤的磨损情况,严重磨损的应

11、予更换。,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电-除尘器的修理,(4)清扫气体分布板的积灰,检查振打位置是否打在砧头中心上。(5)检查绝缘套管、瓷轴,如发现有裂纹应立即更换以保证其绝缘性能,此外还应将其上粉尘清扫干净。(6)检查各人孔门、检修门及联接法兰的密封性能,应严格保证其密封。如发现密封 材料老化或损坏应进行更换,锈损严重的检修门也应予以更换。,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电-除尘器的修理,(7)检查保温层及防雨设施是否漏雨。(8)电气设备和其它通用设备按其说明书及通用规定进行检修。(9)CO测定仪按说明书进行检修,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扫探头。(10)清扫CO2灭火装置,核准仪表CO2 ,称量重量若

12、每瓶减少10%则应重新充气,其允差值小于0.5Kg。,电除尘器的操作维护与故障处理电-除尘器的修理,大修电除尘器运行三年以上进行一次大修,检修时间大约, 5天15大修内容除上述中、小修内容之外,还应检查有无损坏、锈蚀的零部件(包括进、出气口及壳体侧壁等的磨损和腐蚀),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更换或补焊并清除焊渣、毛刺。按硅整流器使用说明书对硅整流器进行维修,检查其油位,如不足则给予补充。应根据平时检修所掌握的情况预先到制造厂订购备件,以免到时延误工期或错过大修时间,影响电除尘器及相关设备的正常投运。,小 结,为保证三期电收尘的正常运行,我通过对运行数据的收集,以及从故障的处理中不断的总结经验,采取

13、了以下几个措施:1.科学制定检修项目,严把检修质量关。检修项目制定要详细周到,每个项目都要按要求进行验收。加固和调校极板是每次停炉检修必做项目。2.优化参数。主要是根据工况,对1-3区的电流电压进行差异整定。从进口到出口逐渐升高。(具体为1区42KV,2区和3区48KV)3.限定ID风机转速,减少因风速对极板间距的影响。虽然对极板进行了多次调校,但极板变形和运行中电流逐渐降低的问题至今也未能得到解决。原因主要是其设计和安装方式及材料的缺陷,很难通过修补让极板恢复到出厂时的状态。要彻底解决上述问题,需对电收尘内部极板结构进行改造。,小 结,本次交流、演示到此结束。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谢谢! 2010-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